一種拼裝式水泥墩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4:38:51 4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安裝光伏支架的拼裝式水泥墩。
背景技術:
隨著太陽能技術的發展,光伏系統越來越普及。光伏系統通常通過固定在地面上的光伏支架實現安裝。由於大部分居民用戶的屋頂樓層較薄,直接將光伏支架與屋頂樓層進行固定,膨脹螺栓容易打穿屋面,造成滲水及其他不安全因素,因而常通過在屋頂放置水泥墩的方式實現光伏支架的組裝。然而現場做水泥墩會耽誤工期,事先預製整個水泥墩,則搬運難度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拼裝式水泥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拼裝式水泥墩,包括:
若干個疊放的子水泥墩,各子水泥墩上均加工有兩個通孔,各水泥墩的兩個通孔拼成兩個平行的連接孔,放置於最底部的子水泥墩其底面加工有兩個凹槽,所述兩個凹槽分別與其兩個通孔同心;
兩個連接件,包括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圓管,兩個連接件的底板分別置於所述兩個凹槽中,兩個連接件的圓管分別穿過所述兩個連接孔並由最頂層的子水泥墩上端面伸出,圓管的伸出端沿其周向切有若干道切口槽;
轉接件,由底座及轉接座組成,其底座上加工有兩個通孔以套接在兩根圓管的伸出端上,圓管的伸出端通過所述切口槽向下彎折以形成花瓣狀,從而抵接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
兩根膨脹螺栓,由圓管的伸出端伸入圓管中以實現所述底座與圓管的緊固。
優選地,拼裝後的水泥墩呈四稜台狀。
優選地,所述轉接座為由底座上端面延伸而出的豎板,豎板上加工有用於與光伏支架實現連接的螺栓通孔。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通過連接件將各子水泥墩拼裝在一起,克服整個水泥墩難以搬運的問題;
2、連接件上的圓管向下彎折形成花瓣狀不僅可以實現各子水泥墩以及轉接件的預緊,還可起到防松墊片的作用,使得各子水泥墩、連接件以及轉接件在膨脹螺栓的作用下被可靠連接。
附圖說明
圖1為各子水泥墩的串接過程示意圖;
圖2為串接後的各子水泥墩示意圖;
圖3為圓管伸出端向下預彎折後使各子水泥墩及轉接件實現預緊的示意圖;
圖4為完成拼裝後的總成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如圖1、圖2、圖3及圖4依次所示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拼裝過程示意圖。拼裝式水泥墩,包括子水泥墩1、連接件2、轉接件3以及膨脹螺栓4。
本實施例中,子水泥墩1的數量為3個,分別為底層子水泥墩11、中層子水泥墩12及頂層子水泥墩13,3個子水泥墩堆疊成四稜台狀。各子水泥墩上均加工有兩個通孔,,堆疊在一起後,各水泥墩的兩個通孔拼成兩個平行的連接孔,放置於最底部的底層子水泥墩11的底面加工有兩個凹槽111,兩個凹槽111分別與其兩個通孔同心。
連接件2,包括底板21及固定在底板21上的圓管22,兩個連接件的底板21分別置於兩個凹槽12中,兩個連接件的圓管22分別穿過所述兩個連接孔並由放置於最頂層的子水泥墩的上端面伸出,圓管22的伸出端沿其周向切有若干道切口槽221。
轉接件3,由底座31及轉接座32組成。底座31上加工有兩個通孔311以套接在兩根圓管22的伸出端上,圓管22的伸出端通過切口221槽向下彎折以形成花瓣狀,從而抵接在底座31的上端面上;兩根膨脹螺栓4,由圓管22的伸出端伸入圓管22中,鎖緊膨脹螺栓4,即將由圓管22伸出端彎折而出的花瓣下壓,實現所述底座與圓管的緊固。
轉接座32為由底座31上端面延伸而出的豎板,豎板上加工有用於與光伏支架實現連接的螺栓通孔321,本實施例中螺栓通孔321的個數為一個,光伏支架與轉接座32完成連接後以點焊的方式防轉防松。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