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鹽水處理立式後反應槽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8:41:51
專利名稱:一種鹽水處理立式後反應槽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工用器械,特別涉及一種鹽水處理立式後反應槽。
背景技術:
在化工生產中,粗鹽水的處理需要用到反應槽,傳統的反應槽的結構如附圖1所示,包括圓柱形的反應槽殼體2,所述反應槽殼體2的頂部設有鹽水進口 3,反應槽殼體2上靠近頂部的位置設有鹽水出口 5,所述反應槽殼體2的靠近底部的位置設有排汙口 1,反應槽殼體2內設有攪拌槳7,所述攪拌槳7與設置在反應槽殼體2頂部的電動機4通過攪拌軸6傳動連接,傳統的反應槽的沉澱效果不理想,在生產過程中,反應槽底部容易聚集大量 CaCO3沉澱,積累至一定量後CaCO3沉澱需定期從底部排汙口排出,導致部分NaCL隨CaCO3 沉澱一同損失;且大量CaCO3隨著鹽水進入凱膜過濾器,吸附在濾芯上造成凱膜壓力過大, 並且使反衝周期縮短,吸附的CaCO3沉澱需定期清洗,清洗周期從原來20天降至12天左右, 大大影響凱膜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技術方案的不足,提供減少生產成本, 增加NaCl利用率,提高生產效率的一種鹽水處理立式後反應槽。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鹽水處理立式後反應槽,包括圓柱形的反應槽殼體,所述反應槽殼體內具有收集腔室和攪拌腔室,所述收集腔室和攪拌腔室的上部連通;所述攪拌腔室內設有攪拌槳, 攪拌槳通過攪拌軸與設置在反應槽殼體頂部的電動機連接,所述反應槽殼體的頂部設有鹽水進口,反應槽殼體上靠近頂部的位置設有鹽水出口,所述反應槽殼體上靠近攪拌腔室底部的位置設有排汙口 ;所述反應槽殼體上靠近收集腔室底部的位置設有收集腔室排汙口。以下是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收集腔室和攪拌腔室通過設置在反應槽殼體內的擋板分隔。收集腔室的設置使粗鹽水中的CaCO3形成二次沉澱,減少了粗鹽水中CaCO3的含量,延長了凱膜的清洗周期,減小了維修成本,增加了經濟效益。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上述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鹽水處理立式後反應槽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排汙口 ;2-反應槽殼體;3-鹽水進口 ;4-電動機;5-鹽水出口 ;6_攪拌軸;7_攪拌槳;8-擋板;9-收集腔室;10-攪拌腔室;11-收集腔室排汙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實施例,如附圖所示,一種鹽水處理立式後反應槽,包括圓柱形的反應槽殼體2,所述反應槽殼體2內具有收集腔室9和攪拌腔室10,所述收集腔室9和攪拌腔室10的上部連通;收集腔室9和攪拌腔室10通過設置在反應槽殼體2內的擋板8分隔。所述攪拌腔室10內設有攪拌槳7,攪拌槳7通過攪拌軸6與設置在反應槽殼體2 頂部的電動機4連接,所述反應槽殼體2的頂部設有鹽水進口 3,反應槽殼體2上靠近頂部的位置設有鹽水出口 5,所述反應槽殼體2上靠近攪拌腔室10底部的位置設有排汙口 1 ;所述反應槽殼體2上靠近收集腔室9底部的位置設有收集腔室排汙口 11。收集腔室9的設置使粗鹽水中的CaCO3形成二次沉澱,減少了粗鹽水中CaCO3的含量,延長了凱膜的清洗周期,NaCL的消耗量由平均1. 78噸降至1. 55噸,按公司年產30萬噸固鹼計算,年可節約6. 9萬噸原鹽,創造效益1242萬元;改進裝置後凱膜清洗周期從12 天恢復至20天,減小了維修成本,增加了經濟效益。
權利要求1.一種鹽水處理立式後反應槽,包括圓柱形的反應槽殼體O),其特徵在於所述反應槽殼體O)內具有收集腔室(9)和攪拌腔室(10),所述收集腔室(9)和攪拌腔室(10)的上部連通;所述攪拌腔室(10)內設有攪拌槳(7),攪拌槳(7)通過攪拌軸(6)與設置在反應槽殼體( 頂部的電動機(4)連接,所述反應槽殼體O)的頂部設有鹽水進口(3),反應槽殼體( 上靠近頂部的位置設有鹽水出口(5),所述反應槽殼體( 上靠近攪拌腔室(10) 底部的位置設有排汙口(1),所述反應槽殼體( 上靠近收集腔室(9)底部的位置設有收集腔室排汙口(1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鹽水處理立式後反應槽,其特徵在於收集腔室(9)和攪拌腔室(10)通過設置在反應槽殼體O)內的擋板(8)分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鹽水處理立式後反應槽,包括圓柱形的反應槽殼體,所述反應槽殼體內具有收集腔室和攪拌腔室,所述收集腔室和攪拌腔室的上部連通;所述攪拌腔室內設有攪拌槳,攪拌槳通過攪拌軸與設置在反應槽殼體頂部的電動機連接,所述反應槽殼體的頂部設有鹽水進口,反應槽殼體上靠近頂部的位置設有鹽水出口,所述反應槽殼體上靠近攪拌腔室底部的位置設有排汙口;所述反應槽殼體上靠近收集腔室底部的位置設有收集腔室排汙口,收集腔室和攪拌腔室通過設置在反應槽殼體內的擋板分隔。
文檔編號B01J19/18GK202015615SQ201120062428
公開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1日
發明者何海江, 孫文勇, 孫文杰, 李迎堂 申請人:山東大地鹽化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