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粉狀活性炭添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9:45:41 3
本發明涉及加料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粉狀活性炭添料裝置。
背景技術:
1984年以前,甘油全部從動植物脂制皂的副產物中回收。至今為止,天然油脂仍為生產甘油的主要原料,其中約42%的天然甘油得自製皂副產,58%得自脂肪酸生產。制皂工業中油脂的皂化反應。皂化反應產物分成兩層:上層主要是含脂肪酸鈉鹽(肥皂)及少量甘油,下層是廢鹼液,為含有鹽類,氫氧化鈉的甘油稀溶液,一般含甘油9-16%,無機鹽8-20%。油脂反應。油脂水解得到的甘油水(也稱甜水),其甘油含量比制皂廢液高,約為14-20%,無機鹽0-0.2%。近年來已普遍採用連續高壓水解法,反應不使用催化劑,所得甜水中一般不含無機酸,淨化方法比廢鹼液簡單。無論是制皂廢液,還是油脂水解得到的甘油水所含的甘油量都不高,而且都含有各種雜質,天然甘油的生產過程包括淨化、濃縮得到粗甘油,以及粗甘油蒸餾、脫色、脫臭的精製過程。目前在甘油精製過程中多是用活性炭配製罐配製活性炭與水的混合物,現有的活性炭配製罐內設有一個攪拌器,用來攪拌水和活性炭,其不足之處在於是人工將活性炭投入到配製罐內,人工投料勞動強度大,投料過程中產生粉塵,汙染環境,影響工作人員的健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粉狀活性炭添料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粉狀活性炭添料裝置,包括底座、安裝架、配製罐和控制器,所述安裝架設置在底座上,所述配製罐設置在安裝架上,所述配製罐上方的安裝架上還設有活性炭物料罐,所述活性炭物料罐與配製罐之間通過進料管連接,所述進料管上依次設有第一電磁閥和固體流量計,所述配製罐頂部另一側設有進水管,所述配製罐內設有攪拌器,所述攪拌器包括攪拌軸和攪拌葉,所述攪拌軸的一端與設置在配製罐頂部的電機連接,所述配製罐底部設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依次設有第二電磁閥和抽吸泵,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第一電磁閥、固體流量計、電機、第二電磁閥、抽吸泵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配製罐內壁設有液位傳感器,所述液位傳感器與控制器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進水管上設有控制閥。
優選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設有防滑墊。
本發明中,可以將活性炭物料罐內的粉狀活性炭進入到配製罐內,通過電機驅動攪拌器轉動,實現粉狀活性炭與水的充分混合,進料管上依次設有第一電磁閥和固體流量計,可控制粉狀活性炭的量,出料管上依次設有第二電磁閥和抽吸泵,通過抽吸泵將與水混合後的粉狀活性炭由出料管抽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無需人工投料,大大降低工人勞動強度,並且不會產生粉塵,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粉狀活性炭添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安裝架、3配製罐、4活性炭物料罐、5第一電磁閥、6固體流量計、7電機、8第二電磁閥、9抽吸泵、10出料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一種粉狀活性炭添料裝置,包括底座1、安裝架2、配製罐3和控制器,安裝架2設置在底座1上,配製罐3設置在安裝架2上,配製罐3上方的安裝架2上還設有活性炭物料罐4,活性炭物料罐4與配製罐3之間通過進料管連接,進料管上依次設有第一電磁閥5和固體流量計6,配製罐3頂部另一側設有進水管,配製罐3內設有攪拌器,攪拌器包括攪拌軸和攪拌葉,攪拌軸的一端與設置在配製罐3頂部的電機7連接,配製罐3底部設有出料管10,出料管10上依次設有第二電磁閥8和抽吸泵9,控制器分別與第一電磁閥5、固體流量計6、電機7、第二電磁閥8、抽吸泵9電連接。
配製罐3內壁設有液位傳感器,液位傳感器與控制器電連接,進水管上設有控制閥,底座1的底部設有防滑墊。
工作時,可將活性炭物料罐4內的粉狀活性炭進入到配製罐3內,通過電機7驅動攪拌器轉動,實現粉狀活性炭與水的充分混合,進料管上依次設有第一電磁閥5和固體流量計6,可控制粉狀活性炭的量,出料管10上依次設有第二電磁閥8和抽吸泵9,通過抽吸泵9將與水混合後的粉狀活性炭由出料管10抽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無需人工投料,大大降低工人勞動強度,並且不會產生粉塵,實用性強。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