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移門用明輪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9:18:5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移門用配件,特別涉及一種移門用明輪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移門的底部上安裝有明輪,明輪與軌道配合,實現移門的推拉過程。在裝配移門的過程中,為了完成移門、上門框和軌道之間的恰當裝配,需要調整移門的上下高度,以適應不同高度的上門框。現有的移門上所用的明輪結構不可靠,不易組裝,且易損壞,不能很好的實現對移門高度的調節。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可靠且能夠很方便的調節移門高度的移門用明輪結構。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移門用明輪結構,包括塑件本體、調節螺母、調節螺杆、固定鐵件、輪架和明輪,調節螺母為加長型結構,所述固定鐵件具有塑件本體安裝口,所述塑件本體插裝於固定鐵件的塑件本體安裝口中,塑件本體具有輪架安裝口,輪架安裝於塑件本體的輪架安裝口中,所述調節螺杆穿過固定鐵件的上部,並穿入塑件本體,調節螺杆的下部與調節螺母通過螺紋連接,該調節螺母的下端設有兩個卡口,所述輪架的上端部上設有連接口,該連接口具有大開口過渡部和小開口連接部,調節螺母的卡口通過該大開口過渡部的過渡作用與輪架的小開口連接部卡接配合,所述明輪安裝於輪架上。
進一步的,所述塑件本體上設有定位部,調節螺母設置於塑件本體的定位部中。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鐵件上設有卡片,固定鐵件的卡片卡在塑件本體的前側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鐵件的左右兩側設有固定耳片,固定鐵件通過固定耳片固定於移門上。
進一步的,所述調節螺杆的上端部設有十字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中的調節螺杆與調節螺母通過螺紋連接,調節螺母的下端部的卡口卡接於輪架的連接口中,通過旋轉調節螺杆,在調節螺杆和調節螺母的螺紋作用下,使得調節螺母上下移動,從而帶動輪架上安裝的明輪上下移動,進而實現與固定鐵件連接的移門的高度的調節。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較可靠,可以很方便的實現移門高度的調節,在調節的過程中,明輪不易損壞,更耐用。本實用新型採用的調節螺母為加長型結構,提高了整個結構的強度,並且調節螺母在與輪架連接時,先通過輪架的連接口的大開口過渡部過渡,然後再將調節螺母的卡口卡入輪架的連接口的小開口連接部中,這種結構設計使得組裝更方便,節約組裝時間,且連接更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固定鐵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塑膠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的調節螺母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的輪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如圖1至圖6所示,一種移門用明輪結構,包括塑件本體1、調節螺母2、調節螺杆3、固定鐵件4、輪架5和明輪6,調節螺母2為加長型結構,所述固定鐵件4具有塑件本體安裝口,所述塑件本體1插裝於固定鐵件4的塑件本體安裝口中,塑件本體1具有輪架安裝口11,輪架5安裝於塑件本體1的輪架安裝口11中,且輪架5的下部伸出於塑件本體1。所述調節螺杆3穿過固定鐵件4的上部,並穿入塑件本體1,調節螺杆3的下部與調節螺母2通過螺紋連接,該調節螺母2的下端設有兩個卡口21,所述輪架5的上端部上設有連接口,該連接口具有大開口過渡部51和小開口連接部52,調節螺母2的卡口21通過該大開口過渡部51的過渡作用與輪架5的小開口連接部52卡接配合,所述明輪6安裝於輪架上5。
進一步說,塑件本體1上設有定位部12,調節螺母2設置於塑件本體1的定位部12中。
進一步說,固定鐵件4上設有卡片41,固定鐵件4的卡片41卡在塑件本體1的前側面上。
進一步說,固定鐵件4的左右兩側設有固定耳片42,固定鐵件4通過固定耳片42固定於移門上。
進一步說,調節螺杆3的上端部設有十字槽,便於通過外部工具旋轉調節螺杆3。
工作時,固定鐵件4通過其固定耳片42固定於移門上,利用外部工具旋轉調節螺杆3,在調節螺杆3和調節螺母2的螺紋作用下,使得調節螺母2上下移動,從而帶動輪架5和輪架5上安裝的明輪6上下移動,進而抬高或放低移門,實現對移門高度的調節,使得移門在安裝時適用於不同高度的上門框。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較可靠,可以很方便的實現移門高度的調節,在調節的過程中,明輪不易損壞,更耐用。本實用新型採用的調節螺母2為加長型結構,提高了整個結構的強度,並且調節螺母2在與輪架5連接時,先將調節螺母2的下端部置於輪架5的連接口的大開口過渡部51中,然後再推動調節螺母2,使得調節螺母2的卡口21卡入輪架5的連接口的小開口連接部52中,這種結構設計使得組裝更方便,節約組裝時間,且連接更可靠。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