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燃自動壓縮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5:37:36 2
專利名稱:內燃自動壓縮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壓縮機,是一種利用內燃機壓縮氣的內燃自動壓縮機。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內燃機和壓縮機兩者分離,壓縮機要靠內燃機或電動機帶動,通過壓縮機工作產生壓縮氣帶動風鑽、扁鏟或充氣。這種結構設計不合理,使得結構複雜,生產成本高,投資大,無用功多,費功費時,產生的壓縮氣壓力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內燃自動壓縮機,以解決現有技術內燃機與壓縮機分離,結構複雜,生產成本高,投資大,無用功多,費功費時,產生的壓縮氣壓力低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機是由內燃機和貯氣筒構成,在內燃機缸蓋上固有一連通管,管的另一端接自控氣閥,自控氣閥上設有連通氣管,其與貯氣筒相連通,成為一體;在自控氣閥和連通氣管外面設有冷卻水套,水套內充有冷卻水,冷卻水套上設有進水閥和放水閥,在貯氣筒上設有壓力表和氣閥。
自控氣閥是由閥體、閥片、閥杆、彈簧、壓蓋和調節螺釘構成。
該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利用內燃機壓縮氣,經冷卻直接通入貯氣筒氣壓高,可達20--100個大氣壓,2)減少了傳動、壓縮機構,減化了結構,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設備投資;3)無用功少,省時省力,節省能源;4)使用方便,適於野外、礦山、工廠和充氣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
圖1內燃自動壓縮機結構示意圖;圖中內燃機(1)可採用現有內燃機或者重新設計專用內燃機,在缸蓋上鑽一孔或者利用現有孔,孔上固定一金屬連通管(2),連通管(2)另一端固定在自控氣閥(3)的閥體進口上,閥體內間隙配合有閥片(4),閥片上螺紋或焊固有閥杆(5),閥杆(5)上部設有擋臺,擋臺上設有彈簧(6),彈簧(6)上設有調節螺釘(7),調節螺釘螺紋配合在壓蓋上,壓蓋(8)與閥杆(5)間隙配合,與閥體螺栓固定,在閥體下端部一側設有連通氣管(15),其與貯氣筒(13)相連通,成為一體,在閥體和連通氣管(15)外設有冷卻水套(16),其上面設有進水閥(10),放水閥(14),其內充有冷卻水(9),在貯氣筒(3)上設有壓力表(11)和氣閥(12)。
權利要求1.一種內燃自動壓縮機是由內燃機(1)和貯氣筒(13)構成,其特徵在於在內燃機(1)缸蓋上固有一連通管(2),管的另一端接自控氣閥(3),自控氣閥上設有連通氣管(15),其與貯氣筒(13)相連通,成為一體,在自控氣閥(3)和連通氣管(15)外設有冷卻水套,冷卻水套內充有冷卻水(9)冷卻水套上設有進水閥(10)和放水閥(14),在貯氣筒上設有壓力表(11)和氣閥(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自動壓縮機,其特徵在於自控氣閥(3)是由閥體、閥片(4)、閥杆(5)、彈簧(6)、壓蓋(8)、調節螺釘(7)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內燃自動壓縮機。其特點是:在內燃機缸蓋上固有連通管,管另一端與自控氣閥相連接,自控氣閥上設有連通氣管,其與貯氣筒相連通,成為一體,在自控氣閥和連通氣管外設有冷卻水套,其內充有冷卻水,冷卻水套上設有進水閥和放水閥,在貯氣筒上設有壓力表和氣閥。該壓縮機結構簡單,設備投資少,無用功少,節省能源,氣壓高可達20—100個大氣壓,適於野外、礦山、工廠和充氣使用。
文檔編號F02B63/00GK2307107SQ9722918
公開日1999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1997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1997年10月16日
發明者王凱臣 申請人:王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