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型筒體類零件展開長度的測量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0:32: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型筒體類零件展開長度的測量裝置,屬於重型機械測量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盾構機產品中,盾體是盾構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盾體分別由前盾、中盾、尾盾組成,盾體的直徑特別大,達6.6米左右,焊接完成後,需要檢查員對筒體的上端、中間端、下端分別進行測量,6.6米直徑筒體展開長度為20多米,用盒子尺測量時,如果盒子尺與筒體外壁存在間隙或者盒子尺沿外壁周線偏斜,則造成測量誤差,而且由於直徑較大,一人不易操作,造成測量誤差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測量精準的大型筒體類零件展開長度的測量裝置。
為解決這一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大型筒體類零件展開長度的測量裝置,涉及待測筒體,包括測量尺和至少三個定位塊組件,所述定位塊組件包括折彎板,所述折彎板包括兩側板和一頂板,在側板的底部設有磁鐵,一側板內側設有軸向定位尺,軸向定位尺通過固定在兩側板上的擋板定位,所述軸向定位尺通過螺杆和螺母固定;所述側板底部設有測量尺凹槽;測量時,多個定位塊組件通過磁鐵吸附在繞待測筒體上,定位塊組件通過軸向定位尺定位在同一圓周上,測量尺置於定位塊組件的測量尺凹槽內、緊貼待測筒體外壁測出筒體展開長度。
所述兩定位塊組件之間設有磁鐵壓塊。
所述測量尺為普通捲尺。
所述軸向定位尺為摺疊式直尺或是捲尺。
所述測量尺凹槽一側與軸向定位尺的零點對齊。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利用磁鐵的吸力將盒子尺與筒體緊密貼合併設有定位塊,減少盒子尺測量時的誤差,保證更加準確的測量筒體焊接後的展開尺寸;通過軸向定位尺能夠準確測量出筒體的兩端面及中間端的展開尺寸。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造價低、效果好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工作示意圖。
圖中:1筒體、2測量尺、3定位塊組件、4折彎板、5磁鐵、6軸向定位尺、7擋板、8螺杆、9螺母、10測量尺凹槽、11磁鐵壓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具體描述。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涉及待測筒體1,包括測量尺2和至少三個定位塊組件3。
所述定位塊組件3包括折彎板4,所述折彎板4包括兩側板和一頂板,在側板的底部設有磁鐵5,一側板內側設有軸向定位尺6,軸向定位尺6通過固定在兩側板上的擋板7定位,所述軸向定位尺6通過螺杆8和螺母9固定。
所述兩定位塊組件3之間設有磁鐵壓塊11。
所述側板底部設有測量尺凹槽10。
所述測量尺2為普通捲尺。
所述軸向定位尺6為摺疊式直尺或是捲尺。
所述測量尺凹槽10一側與軸向定位尺6的零點對齊。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工作示意圖。
測量筒體中部某部位的展開長度時:將定位塊組件3通過磁鐵5吸附在繞待測筒體1上,利用軸向定位尺6測量定位塊組件3至筒體邊緣的尺寸,依照上述步驟將多個定位塊組件3定位在同一圓周上;將測量尺2置於定位塊組件3的測量尺凹槽10內、緊貼待測筒體1外壁,在兩定位塊組件3之間設有磁鐵壓塊11壓緊測量尺2,準確測出該部位筒體展開長度。
測量筒體端部的展開長度時:將定位塊組件3通過磁鐵5吸附在繞待測筒體1的端部、並對其筒體1的端部邊緣處,依照上述步驟將多個定位塊組件3定位在筒體1的端部邊緣圓周上;將測量尺2置於位塊組件3的測量尺凹槽10內、緊貼待測筒體1外壁測出筒體端部的展開長度;或者直接使用磁鐵壓塊11將測量尺2貼齊筒體1的端部邊緣測量。
本實用新型利用磁鐵的吸力將盒子尺與筒體緊密貼合併設有定位塊,減少盒子尺測量時的誤差,保證更加準確的測量筒體焊接後的展開尺寸;通過軸向定位尺能夠準確測量出筒體的兩端面及中間端的展開尺寸。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造價低、效果好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方案,只是舉例說明,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或等同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