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車剎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0:23:26 1
專利名稱:滑板車剎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了一種滑板車剎車裝置,尤其是一種能夠加大後輪摩擦以達快速剎車的滑板車剎車裝置。
現有技術的滑板車剎車裝置是採用銷軸穿過剎車板的軸孔、彈簧軸孔及後輪支架孔,使剎車板固定於後輪支架上,其裝配很不方便、裝卸很麻煩,且彈簧的前端與後輪支架下面相靠,另一端與剎車板弧面相結合。這使滑板車在行駛過程中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時,因彈簧的前端外露在底板下面,經常刮碰地面,使滑板車行駛困難以至有產生翻車的傾向。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使用更方便、更安全的滑板車剎車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於車體尾端固接一後輪支架,後輪樞設於該後輪支架上,所述車體尾端固定設有一「L」形彈性支架,彈性支架的另一端固定一剎車踏板。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採用了車體尾端固定一「L」形彈性支架,其上設剎車踏板的結構,因而使用更方便、更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
如下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位置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組合示意圖。
圖4是現有技術中剎車裝置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於車體尾端固接一後輪支架1,後輪4樞設於該後輪支架1上,所述車體尾端固定設有一「L」形彈性支架2,彈性支架2的另一端固定一剎車踏板3。「L」形彈性支架2是採用螺紋緊固件23、24固定於車體尾端的。剎車踏板3與後輪4在常態下保持有適當的間隙。剎車踏板3內表面32設有與後輪相配合的摩擦面。彈性支架2上設有兩螺孔22,螺栓24穿過彈性支架2上的螺孔22再鎖入底板或後輪支架1上;「L」形彈性支架2的另一端向上延伸並與車踏板3內表面32相結合,兩螺栓23穿過「L」形彈性支架2的螺孔21,再鎖入剎車踏板3的螺孔31內,使「L」形彈性支架2與剎車踏板3鎖固成為一個整體,並支撐著剎車踏板3。
如圖3所示,當用力踩下剎車踏板3時,剎車踏板3內表面32與車輪4相互作用產生摩擦阻力,可以達到快速剎車目的。當抬腳鬆開剎車踏板3時,剎車踏板3在「L」形彈性支架2的作用下與車輪分4離並保持一定距離,滑板車照常向前行駛。
權利要求1.一種滑板車剎車裝置,於車體尾端固接一後輪支架,後輪樞設於該後輪支架上,其特徵在於所述車體尾端固定設有一「L」形彈性支架,彈性支架的另一端固定一剎車踏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車剎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L」形彈性支架是採用螺紋緊固件固定於車體尾端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車剎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剎車踏板與所述後輪在常態下保持有間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車剎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剎車踏板內表面設有與後輪相配合的摩擦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了一種滑板車剎車裝置,尤其是一種能夠加大後輪摩擦以達快速剎車的滑板車剎車裝置。本實用新型於車體尾端固接一後輪支架,後輪樞設於該後輪支架上,所述車體尾端固定設有一「L」形彈性支架,彈性支架的另一端固定一剎車踏板。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採用了車體尾端固定一「L」形彈性支架,其上設剎車踏板的結構,因而使用更方便、更安全。
文檔編號A63C17/00GK2452571SQ0026279
公開日2001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00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00年11月9日
發明者廖學湖 申請人:信隆車料(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