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刺茄保健脯的製作方法與流程
2023-04-23 07:38:06 2
本發明涉及食品深加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烏刺茄保健脯的製作方法。
背景技術:
烏刺茄,又稱烏甜仔、龍葵等,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寒味甘略苦,《拜地依藥書》記載:「清熱止癢,消腫軟堅,燥溼斂瘡,防腐除膿,生寒固精」。果實和全草均可入藥,全草入藥有解熱利尿的功效,可治療慢性氣管炎等症,果實有明顯的鎮咳祛痰的作用。果實含龍葵鹼、澳洲茄鹼等多種生物鹼,具有抗癌和治癌的功效。
目前,新鮮烏刺茄不易貯藏,烏刺茄經深加工的產品較少,利用新鮮烏刺茄原料加工烏刺茄保健脯,產品營養豐富、綿甜可口、食用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營養豐富、食用方便的烏刺茄保健脯的製作方法,解決了新鮮烏刺茄原料不易貯藏、深加工產品種類較少的問題。
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烏刺茄保健脯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主要採用選料、去皮籽、切條、浸泡、預煮、糖漬、糖煮、烘乾、包裝、成品的工藝流程,主要方法步驟為:
a、選料:選取成熟度適宜,無蟲害,無腐爛、新鮮的烏刺茄;
b、去皮籽:去除表皮和籽瓤;
c、切條:切成厚7mm,長60mm的條;
d、浸泡:將烏刺茄果條放入3%的食鹽中浸泡4-6小時,撈出,用清水洗淨,再放入3-4%的石灰水上清液浸泡4小時,撈出後用清水衝洗2-3次,然後放入清水中浸泡3.5小時,之後換水再浸泡12小時;
e、預煮:用食用檸檬酸調節溶液ph4.0-4.5,將浸好的烏刺茄果條放入溶液中煮沸4-6min,撈出後置於冷開水中冷卻至常溫;
f、糖漬:浸好的烏刺茄果條用糖漬,每50kg烏刺茄果條用糖量為15kg,拌均,裝入缸中,並在其表面撒上一層白糖,糖漬時間為30-36小時;
g、糖煮:將糖漬後的烏刺茄果條倒入濃度為50%的沸騰糖液中,繼續糖制36-48小時,然後再進行二次糖煮,第一次糖液濃度為50%,糖煮10min,第二次糖液濃度為65%,糖煮至果脯呈現透明狀無白心時出鍋,最後在原糖液中浸泡25小時,撈出後瀝淨糖液;
h、烘乾:糖煮後的果脯在62℃下烘至不粘手,然後取出晾乾;
i、包裝、成品:將晾乾的果脯用食品級的包裝袋包裝為成品。
進一步,步驟g中所述的第二次糖液濃度為65%,該糖液濃度由白糖和濃度40%的f-42型果葡糖漿共同配製而成,兩者的比例為4:1。
有益效果:本發明製作工藝簡單,設備成本低,實施方便,加工時充分保留了原料中的營養物質,在糖煮工藝加入果葡糖漿,產品更加綿甜可口、香氣濃鬱,同時為新鮮烏刺茄的深加工利用開闢了新途徑。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烏刺茄保健脯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如下步驟:
a、選料:選取成熟度適宜,無蟲害,無腐爛、新鮮的烏刺茄;
b、去皮籽:去除表皮和籽瓤;
c、切條:切成厚8mm,長50mm的條;
d、浸泡:將烏刺茄果條放入2.5%的食鹽中浸泡5小時,撈出,用清水洗淨,再放入4-5%的石灰水上清液浸泡3-5小時,撈出後用清水衝洗2-3次,然後放入清水中浸泡3-4小時,之後換水再浸泡10小時;
e、預煮:用食用檸檬酸調節溶液ph3.5-4.5,將浸好的烏刺茄果條放入溶液中煮沸5min,撈出後置於冷開水中冷卻至常溫;
f、糖漬:浸好的烏刺茄果條用糖漬,每50kg烏刺茄果條用白糖量為9kg、果葡糖漿5-6kg,拌均,裝入缸中,並在其表面撒上一層白糖,糖漬時間為30小時;
g、糖煮:將糖漬後的烏刺茄果條倒入濃度為45-50%的沸騰糖液中,繼續糖制36-48小時,然後再進行二次糖煮,第一次糖液濃度為50%,糖煮8-12min,第二次糖液濃度為65%,糖煮至果脯呈現透明狀無白心時出鍋,最後在原糖液中浸泡24-30小時,撈出後瀝淨糖液;
h、烘乾:糖煮後的果脯在65℃下烘至不粘手,然後取出晾乾;
i、包裝、成品:將晾乾的果脯用食品級的包裝袋包裝為成品。
進一步,步驟g中所述的第二次糖液濃度為65%,該糖液濃度由白糖和果葡糖漿共同配製而成,兩者的比例為3:1。
實施例2:
一種烏刺茄保健脯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的主要方法步驟為:
a、選料:選取成熟度適宜,無蟲害,無腐爛、新鮮的烏刺茄;
b、去皮籽:去除表皮和籽瓤;
c、切條:切成厚6-10mm,長50-60mm的條;
d、浸泡:將烏刺茄果條放入2-3%的食鹽中浸泡4-6小時,撈出,用清水洗淨,再放入3-4%的石灰水上清液浸泡2-2.5小時,撈出後用清水衝洗2-3次,然後放入清水中浸泡3-4小時,之後換水再浸泡10-12小時;
e、預煮:用食用檸檬酸調節溶液ph3.5-4.0,將浸好的烏刺茄果條放入溶液中煮沸4-6min,撈出後置於冷開水中冷卻至常溫;
f、糖漬:浸好的烏刺茄果條用糖漬,每50kg烏刺茄果條用糖量為8-9kg,拌均,裝入缸中,並在其表面撒上一層白糖,糖漬時間為15-20小時;
g、糖煮:將糖漬後的烏刺茄果條倒入濃度為45-50%的沸騰糖液中,繼續糖制36-48小時,然後再進行二次糖煮,第一次糖液濃度為50%,糖煮10-12min,第二次糖液濃度為60-65%,糖煮至果脯呈現透明狀無白心時出鍋,最後在原糖液中浸泡25-35小時,撈出後瀝淨糖液;
h、烘乾:糖煮後的果脯在63-68℃下烘至不粘手,然後取出晾乾;
i、包裝、成品:將晾乾的果脯用食品級的包裝袋包裝為成品。
進一步,步驟g中所述的第二次糖液濃度為65%,該糖液濃度由白糖和濃度35-40%的f-42型果葡糖漿共同配製而成,兩者的比例為3:1。
本發明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採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烏刺茄保健脯的製作方法,屬於食品深加工領域。其特徵在於,主要採用選料、去皮籽、切條、浸泡、預煮、糖漬、糖煮、烘乾、包裝、成品等工藝步驟。本發明製作工藝簡單,設備成本低,實施方便,加工時充分保留了原料中的營養物質,在糖煮工藝加入果葡糖漿,產品更加綿甜可口、香氣濃鬱,同時為新鮮烏刺茄的深加工利用開闢了新途徑,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技術研發人員:程軒;劉鑫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蕪湖市三山區綠色食品產業協會
技術研發日:2017.07.02
技術公布日:201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