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辯日的故事(兩小兒辯日這個故事說明古人無視科學)
2023-04-22 17:54:39 4
《列子》中有個「兩小兒辯日的故事,被引入了初中教材:
一天,孔子東遊,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時熱而遠時涼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呢?"
教材上對這個故事的解讀是,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就算博學如孔子,也未必能懂得所有的知識,所以人們必須要虛心好學,堅持探索。
也有人認為,列子寫的這個故事,其用意是為了諷刺孔子。
且不論列子的用意是不是諷刺,客觀地說,這個故事其實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證明古人不重視科學的素材。
兩孩子討論太陽何時近的問題,這明顯是一個科學問題,但在當時的科學認知水平下,這個問題是無法回答的,要想準確回答這個問題,要等到16世紀哥白尼發表日心說以後。
列子的文章中,有個很有意思的點是」孔子不能決「,但是也僅此而已,教材告誡人們必須要虛心好學,堅持探索,可這個故事本身的結果呢?也就到此為止了,兩小兒爭辯一通,孔子搖頭不知所以,就此止步,沒有下文。這裡面只看到了科學問題提出,沒看到任何科學的探索和實踐。
這其實是我們兩千年科學發展緩慢的一個縮影,看看我們的物理化學生物的教科書,想想我們每天用到的各種器物,兩千年來僅在技術上有零星的突破和應用,而在基礎自然科學的研究上幾乎空白。直到清朝末期鴉片戰爭之後,這種情況才開始慢慢改變,現在咱們國家各領域科學技術蓬勃發展的局面來之不易,仍有很多短板,要繼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