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景觀功能的戶外帳篷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9:11:01 1
專利名稱:具有景觀功能的戶外帳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景觀功能的戶外帳篷。
背景技術:
一個好的帳篷是戶外野營者的必備品,對於一個帳篷而言在於方便攜帶,易於搭建,對於帳篷所在的營地則是要安全,有一定私密空間。遺憾的是現在戶外野營搭帳篷的過程中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原本野營是一個親近自然的過程,人與自然應該是和諧的,但是現在野營基地的建設往往要破壞森林,砍伐掉一些樹木來建造基地營盤。而且營地本身常常會非常擁擠,安全性降低不少,野營者的私密性難以保障,凌亂的帳篷排布更使得景觀遭到破壞而失去了原有的氛圍。通常營地沒有便捷照明設施,在夜晚活動行動不便,需要多個光源,對於攜帶眾多物品的野營者而言照明設備也不會帶太多,功率也不會太大。並且目前帳篷本身搭建複雜,收取後的存放也很佔空間。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戶外帳篷搭建複雜、安全性不夠且收取存放佔用空間比較大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景觀功能的戶外帳篷。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具有景觀功能的戶外帳篷,包括篷布和多根支撐骨架,所述篷布通過杆套與所述支撐骨架相連形成帳篷的外部圍護,所述帳篷的進出口處設有門帘,其特徵在於多根所述支撐骨架上端連接在一展開立柱上,所述展開立柱下端通過第一固定件安裝在樹幹上,上端可伸縮的設置在一立柱主體內,所述立柱主體通過第二固定件安裝在樹幹上。進一步,所述第二固定件底端設有固定底圈。進一步,一根所述支撐骨架上設有便於拉開所述支撐骨架的手柄。進一步,所述立柱主體內設有指示燈,所述指示燈外設有第一燈罩。進一步,所述展開立柱內設有照明用燈,所述照明用燈外設有第二燈罩。進一步,所述第二燈罩與所述展開立柱之間設有金屬承接件。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拉開手柄,展開立柱伸出,然後支撐骨架展開成為帳篷,不使用時,將支撐骨架收攏即可。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減輕了戶外野營者的負擔,方便了使用,保護了環境。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收攏狀態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展開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3,具有景觀功能的戶外帳篷,包括篷布10和多根支撐骨架11,所述篷布10通過杆套與所述支撐骨架11相連形成帳篷的外部圍護,所述帳篷的進出口處設有門帘12,多根所述支撐骨架11上端連接在一展開立柱6上,所述展開立柱6下端通過第一固定件8安裝在樹幹上,上端可伸縮的設置在一立柱主體I內,所述立柱主體I通過第二固定件3安裝在樹幹上。進一步,所述第二固定件底端設有固定底圈7。進一步,一根所述支撐骨架11上設有便於拉開所述支撐骨架11的手柄9。進一步,所述立柱主體I內設有指示燈,所述指示燈外設有第一燈罩2。進一步,所述展開立柱6內設有照明用燈,所述照明用燈外設有第二燈罩4。進一步,所述第二燈罩4與所述展開立柱6之間設有金屬承接件5。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拉開手柄9,展開立柱6伸出,然後支撐骨架11展開成為帳篷,不使用時,將支撐骨架11收攏即可。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容僅僅是對發明構思的實現形式的列舉,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應當被視為僅限於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也及於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
權利要求1.具有景觀功能的戶外帳篷,包括篷布和多根支撐骨架,所述篷布通過杆套與所述支撐骨架相連形成帳篷的外部圍護,所述帳篷的進出口處設有門帘,其特徵在於多根所述支撐骨架上端連接在一展開立柱上,所述展開立柱下端通過第一固定件安裝在樹幹上,上端可伸縮的設置在一立柱主體內,所述立柱主體通過第二固定件安裝在樹幹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景觀功能的戶外帳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固定件底端設有固定底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景觀功能的戶外帳篷,其特徵在於一根所述支撐骨架上設有便於拉開所述支撐骨架的手柄。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景觀功能的戶外帳篷,其特徵在於所述立柱主體內設有指示燈,所述指示燈外設有第一燈罩。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景觀功能的戶外帳篷,其特徵在於所述展開立柱內設有照明用燈,所述照明用燈外設有第二燈罩。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景觀功能的戶外帳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燈罩與所述展開立柱之間設有金屬承接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景觀功能的戶外帳篷,包括篷布和多根支撐骨架,所述篷布通過杆套與所述支撐骨架相連形成帳篷的外部圍護,所述帳篷的進出口處設有門帘,多根所述支撐骨架上端連接在一展開立柱上,所述展開立柱下端通過第一固定件安裝在樹幹上,上端可伸縮的設置在一立柱主體內,所述立柱主體通過第二固定件安裝在樹幹上。本實用新型減輕了戶外野營者的負擔,方便了使用,保護了環境。
文檔編號E04H15/02GK202899739SQ201220559638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9日
發明者張帥, 胡一川, 胡城 申請人:浙江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