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紙質文件生成電子文檔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3:34:21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紙質文件生成電子文檔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圖像採集處理裝置,尤其是一種用於紙質文件生成電子文檔
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大部分國內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的文件,尤其是會籤、審閱的重要文件的 保存還是紙質形式進行,隨著辦公自動化系統(OA)的逐漸普及,在辦公自動化系統中如何 瀏覽、保存這些紙質文件,就成為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目前大部分單位包含完整的各類原 始印鑑、印章和籤字信息的文件尚不能在0A系統裡面發揮應有的作用,還保持傳統的紙質 文件流轉的方式。 一些單位雖然實施了 OA系統,但是流轉過程中的電子版本的文件保存無 法展示各類原始印鑑、印章和籤字信息,從而無法保證文件的原始性。 這種情況對於一些特別重視文件原始印鑑、印章和籤字信息內容,以表明文件的 嚴肅性和正式性的單位而言,如何將最終版本的原始紙質文件轉換成為電子文檔就成為比 較迫切的需求。 目前,紙質文件的電子化處理基本上都採用掃描儀,將紙質文件逐頁掃描成為圖 像文件,每掃描一頁文件,都要指定掃描生成文件的文件名稱,存放路徑,文件的存貯格式。 掃描完畢以後,利用一些工具軟體比如adobe acrobat將掃描得到圖像文件集合裡面的每 一個圖像文件按照紙質文件的頁碼順序排列,再將其轉化為需要格式的電子文件,如PDF。 在這一過程中,存在的典型問題下 (1)掃描文件的速度比較慢。使用掃描儀逐頁將紙質文件轉換為圖像文件,受限於 掃描儀本身的工作速度、工作方式,一頁紙質文件完成掃描到按照指定的文件名稱、文件格 式和存儲路徑存放完畢,一般需要1分鐘左右的時間,導致紙質文件電子化的效率比較低。 (2)轉換過程容易出錯。由於每一次掃描都要指定掃描得到的圖像文件的存貯路 徑、名稱和格式,操作枯燥,容易出錯,而且轉換的時候是要求必須將掃描的圖像文件按照 紙質文件的頁碼順序依次加入第三方工具軟體進行批量轉換,這一過程極易出錯。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高效率的、操作簡便 的、基於圖像採集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紙質文檔生成電子文檔的裝置。該裝置有利於特別 重視文件原始印鑑、印章和籤字信息內容,以表明文件的嚴肅性和正式性的單位辦公自動 化系統的建設和實施,從而提高相關單位的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解決的 這種用於紙質文件生成電子文檔的裝置,包括計算機和連接於計算機上的攝像 頭,另外還包括有一個水平放置的底座和固定於底座上的支架,攝像頭固定於支架上端且 攝像頭的鏡頭對準底座。 上述支架為倒L型結構,支架上設有升降機構。[0011] 本實用新型藉助於計算機技術和圖像採集方法解決了紙質文件轉化為電子文件 速度慢的缺點,極大地提高了文件處理的速度,達到了更好的應用效果。本實用新型可以有 效地將傳統紙質文件轉化為通用的Word或者PDF格式的電子文件,而且操作簡便,轉化速
度顯著提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要單元的數據流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紙質文件生成電子文檔的處理流程圖。
其中1為計算機;2為攝像頭;3為USB連接線;4為底座;5為支架;6為升降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示意圖。如圖l所示,本實用新型由USB接口的攝 像頭2、USB連接線3、支架5、底座4和計算機1組成。底座4水平放置,其用於放置紙質文 件,底座4後端垂直向上固定有到L型支架5,攝像頭2固定在支架5的上端,支架5的立柱 上設置有升降機構6用於調校攝像頭2位置,配合焦距設置過程設定最佳拍照位置,支架5 的立柱可以相對底座4轉動用於調節攝像頭2的拍攝角度。攝像頭2用於拍攝紙質文檔圖 像,攝像頭2通過USB連接線3和計算機1連接。計算機1應用程式由圖像採集單元和電 子文檔生成單元組成。 參見圖2,由紙質文件具體生成電子文檔時,首先是紙質文件的每一頁的圖像採 集。具體做法是將紙質文件逐頁放在底座4上,利用計算機1和攝像頭2採集紙質文件的 圖像。計算機1的系統上有圖像採集軟體,圖像採集軟體的具體實現也有多種方式可以實 現, 一種是採用VFW技術, 一種是借調攝像頭製造商提供的驅動程序和相應的開發包進行 開發。對於通用型的USB攝像頭, 一般可以在安裝驅動程序之後,給予VFW技術進行圖像採 集。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成像質量不是很理想。而選用高解析度的工業專用攝像頭,一般採 取調用製造商提供的開發包進行二次開發,優點是成像質量高,生成的電子文檔效果好。 採集圖像時要確保攝像頭2通過USB接口和計算機1連接,然後由程序控制採集 紙質文件的圖像信息。可以根據採集圖像的顯示效果,進行正式採集前的預處理,即配合固 定攝像頭的支架5、攝像頭焦距調整,進一步獲取最佳成像效果。設置圖像採集方式(自動 或手動),如果是自動模式採集圖像,則需要確定自動採集圖像的時間間隔,而且確保在採 集的過程中,能夠在此時間間隔內根據系統的提示信息更新底座4上放置的紙質文件。由 應用程式截取底座4上當前拍照區域的圖像信息,每一頁紙質文件採集一次圖形信息,生 成一個圖像文件,並傳輸至計算機1系統存貯和顯示。 計算機1上有電子文檔自動生成單元生成電子文檔的具體方式比較靈活多樣, 可以按照轉換目標的電子文件格式的特點自行編碼,也可以藉助相應的一些開放式的開發 包的基礎上編寫。本實用新型在實施的過程就採用在開放式的開發包的基礎上編寫轉換 單元的方式來實現圖像文件轉換為PDF格式或者WORD格式的電子文檔。根據圖像採集單元採集到的紙質文檔圖像序列集,按照拍攝時間的先後順序進行排序或者按照圖象文 件名稱進行排序,並在此基礎上,調用第三方開放式的開發包,比如用於生成PDF文件的 itextsharp. dll和ICSharpCode. SharpZipLib. dll,將圖像文件序列自動生成PDF格式。將 生成結果存貯在計算機系統中。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紙質文件電子化的處理步驟和流程 首先是按照圖1提供的結構示意圖連接系統硬體各單元。然後按照如下步驟完成 紙質文件生成電子文檔。 St印l :將紙質文件分拆成為單頁,按照頁碼順序碼放好 St印2 :放置首頁紙質文件在裝置的底座上面。 St印3 :採集底座上紙質文件的圖像,根據圖像的成像質量,決定是否調整攝像頭 位置、高度和焦距,確保最佳成像質量。 St印4 :設定採集圖像的存貯格式、存貯路徑、採集圖像文件名的命名規則,以及圖 像採集的模式。系統在採集一次圖像之後,將按照這裡設置的參數自動存貯採集到的圖像 文件。 St印5 :如果是手動採集圖像,則執行St印6,否則,設置自動採集時間間隔,執行 st印7 St印6 :將紙質文件逐頁放在底座上,然後採集紙質文件圖像。 St印7 :自動模式下採集圖像,在系統提示下,逐頁將紙質文件放置在底座上,完成
一次採集之後,等待提示,放置另外一頁紙質文件,直到所有文件放置完畢。 St印8:進入轉換電子文檔單元,設置電子文檔屬性信息,將採集到的圖像文件按
照採集時間或者文件名稱進行排序,使其排序後的文件內容和紙質文件的內容完全一致。
調用指定格式的電子文件開發包,將圖像文件批量轉換為一個電子文檔。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在於使用圖像採集技術將紙質文件逐頁進行圖像採集,然後將 採集的圖像按照指定的格式、命名規則和存貯路徑存貯在計算機中,然後調用專用的電子 文檔轉換模塊,將採集到的圖像文件合併製作成為一個完整的電子文檔。在轉換過程中全 部按照標準的電子文檔格式進行,從而使得生成的電子文檔可以廣泛應用於各類計算機應 用系統,尤其是各級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辦公自動化系統。由於本實用新型中圖像採集 的速度遠遠高於一般掃描儀的速度,所以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另外本實用新型針對實際 應用中存在的操作麻煩、容易出錯的問題,在圖像採集單元中特別引入採集圖像的格式、存 貯路徑和命名規則的自動設置,系統每採集一頁紙質文件圖像,就為其自動命名,並存貯在 指定的路徑下,避免了掃描儀方式下的不足,從而提高了紙質文件電子化的可靠性,更是大 幅度的提高了轉換的效率。 本裝置提供手工和自動兩種模式。在手工方式下操作,速度可達6頁/分鐘,自動 方式工作,速度可達15頁/分鐘,遠遠高於原來1. 5頁/分鐘的掃描速度。因此在政府機 關、各企事業單位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
權利要求一種用於紙質文件生成電子文檔的裝置,包括計算機(1)和連接於計算機(1)上的攝像頭(2),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一個水平放置的底座(4)和固定於底座(4)上的支架(5),攝像頭(2)固定於支架(5)上端且攝像頭(2)的鏡頭對準底座(4)。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紙質文件生成電子文檔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 (5)為倒L型結構,支架(5)上設有升降機構(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紙質文件生成電子文檔的裝置,包括計算機和連接於計算機上的攝像頭,另外還包括有一個水平放置的底座和固定於底座上的支架,攝像頭固定於支架上端且攝像頭的鏡頭對準底座。該裝置藉助於計算機技術和圖像採集方法解決了紙質文件轉化為電子文件速度慢的缺點,極大地提高了文件處理的速度,達到了更好的應用效果。本實用新型可以有效地將傳統紙質文件轉化為通用的Word或者PDF格式的電子文件,而且操作簡便,轉化速度顯著提高。
文檔編號G06K9/20GK201514644SQ200920034528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5日
發明者任喜偉, 張彩麗, 楊帆 申請人:陝西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