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汽車鋁製件的成型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11:53:01
專利名稱:用於汽車鋁製件的成型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成型模具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用於汽車鋁製件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對於汽車金屬件的製作加工,特別是鋁製件例如隔熱板,目前的成型工藝主要採 用四道工序分別是第一道工序成型,成型出板件造型;第二道工序切邊衝孔,切去多餘板 料並衝出所有孔;第三道工序翻邊,把需要包邊部分先翻成垂直邊;第四道工序包邊刻字。 採用此工藝需要四付模具以及壓機,模具的前期製造成本大、開發周期長,四道工序成型的 生產效率也不滿意;最重要的還是衝壓出的產品質量問題,由於多道工序的公差累計,使產 品的穩定性不佳,這也給客戶的後續衝壓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另外,由於採用四付模具以及 壓機,維修保養也不方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將切邊和翻邊工序在一副模具上完成的用於汽車 鋁製件的成型模具。本實用新型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上模架與 下模架、上壓料與下壓料、上刀塊與下刀塊,上壓料與上模架之間彈性聯接,下壓料與下模 架之間彈性聯接,上刀塊緊固在上模架上,下刀塊緊固在下模架上,上刀塊上一邊為切邊刀 口,另一邊為翻邊刀口,下刀塊切邊側的水平位置高於翻邊側的水平位置。本實用新型採用的上述結構,將切邊和翻邊工序在一副模具上解決,可以節省模 具以及壓機以降低成本,而且便於維修保養;也減少了原有成型多模具多工序間的公差累 計,使產品的穩定性更好。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附圖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附圖可知,該用於汽車鋁製件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架1與下模架2、上壓料3與 下壓料4、上刀塊5與下刀塊6,上壓料3與上模架1之間彈性聯接,下壓料4與下模架2之 間彈性聯接,上刀塊5緊固在上模架1上,下刀塊6緊固在下模架2上,上刀塊5上一邊為 切邊刀口 7,另一邊為翻邊刀口 8,下刀塊6切邊側的水平位置高於翻邊側的水平位置。工 作時,把板件9置於下壓料4上,上模架1下行,帶動上壓料3下行,利用上下壓料先將板件 9成型,在上模架1行程到底之前利用切邊刀口 7切去板件9的外圍廢料,緊接著利用翻邊 刀口 8進行翻邊,翻邊刀口 8把所有需要包邊的部位先翻成直邊向下,上模架1行程到底時即可完成成型、切邊以及翻邊工序;上刀塊5的翻邊刀口和切邊刀口為同一鋼塊上製作,這 樣便於後期的模具調試和維修。
權利要求一種用於汽車鋁製件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架與下模架、上壓料與下壓料、上刀塊與下刀塊,上壓料與上模架之間彈性聯接,下壓料與下模架之間彈性聯接,其特徵在於上刀塊緊固在上模架上,下刀塊緊固在下模架上,上刀塊上一邊為切邊刀口,另一邊為翻邊刀口,下刀塊切邊側的水平位置高於翻邊側的水平位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汽車鋁製件的成型模具。它包括上模架(1)與下模架(2)、上壓料(3)與下壓料(4)、上刀塊(5)與下刀塊(6),上壓料(3)與上模架(1)之間彈性聯接,下壓料(4)與下模架(2)之間彈性聯接,上刀塊(5)緊固在上模架(1)上,下刀塊(6)緊固在下模架(2)上,上刀塊(5)上一邊為切邊刀口(7),另一邊為翻邊刀口(8),下刀塊(6)切邊側的水平位置高於翻邊側的水平位置。本實用新型採用的上述結構,將切邊和翻邊工序在一副模具上解決,可以節省模具以及壓機以降低成本,而且便於維修保養;也減少了原有成型多模具多工序間的公差累計,使產品的穩定性更好。
文檔編號B21D35/00GK201659207SQ20102016582
公開日2010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22日
發明者侯棟, 徐文武, 李國強, 陳明, 顧強 申請人:李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