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設有懸臂支承梁的熱處理冷卻池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1:40:11 5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處理冷卻池,尤其涉及一種壁部設有能夠支承懸掛多個熱處理工件的懸臂梁冷卻池,屬於金屬熱處理設備設計製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較大尺寸的合金鋼工件淬火時通常採用水淬油冷的雙級淬火方法,即:將合金鋼工件加熱至臨界點以上30~50°C,保溫一定時間,然後先將其放入冷卻速度較大的淬火介質中冷卻,當冷到MS點稍上(300~400°C)時,再轉入另一種冷卻速度較小的淬火介質中去緩慢冷卻,以獲得較為理想的淬火質量。通常一級淬火需要的冷卻時間約為數分鐘,二級淬火需要的冷卻時間為數小時。這樣的淬火方法在傳統的淬火工藝中是這樣實現的:用車間行車將合金鋼淬火工件從熱處理加熱爐中吊出,然後轉入淬火介質為水的熱處理冷卻池中持續數分鐘快速冷卻,再吊起轉入冷卻介質為油的熱處理冷卻池中持續數小時緩慢冷卻,其整個冷卻過程需要一臺行車配合懸吊完成,因而弊端顯見:1、行車懸吊工件必須等到淬火工件達到淬火要求時才能吊離,如果加熱爐裡有多個工件,則必須由其它行車負責吊轉,這樣不但需要多個行車,且冷卻池需要足夠大,同時配備的操作人員多,而多個行車和足夠大的冷卻池都需要佔據較大的空間,因此,現實工作環境一般不可能;2、當弊端1不能滿足多個行車,冷卻池也達不到足夠大時,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減少裝爐量,由此帶來的工作效率低下和能源浪費是不言而喻的。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較大尺寸合金鋼在雙級淬火時出現如背景技術中所述的顯見弊端,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設有懸臂支承梁的熱處理冷卻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設有懸臂支承梁的熱處理冷卻池,包括冷卻池體,所述池體設置有四壁和池底,所述的池體內側壁上部設有多個懸臂支承梁,所述懸臂支承梁與池體側壁設置為一整體;所述懸臂支承梁的懸壁伸向池內。
所述懸臂支承梁的上面鋪設一層鎧甲鋼板。
所述懸臂支承梁的四周裹覆一層鎧甲鋼板。
所述的懸臂支承梁與池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可實現以下有益效果:通過行車和吊具將較大尺寸的合金鋼淬火工件置入冷卻池並直接懸掛在懸臂支承梁上任意小時;移開行車將另一淬火工件置入冷卻池並直接懸掛在另一懸臂支承梁上任意小時。由此,熱處理車間只需要配備一臺行車、一水冷卻池、一油冷卻池,就可以完成全部的淬火設施需要。
本實用新型具有設計獨特、結構簡單、巧思路解決大問題的優點。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附圖1中A-A截面剖視結構示意圖。
在附圖1、2、3中:1水冷卻池、1』油冷卻池、2懸臂支承梁、201鎧甲鋼板、3吊具、4淬火工件、5鋼筋混凝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解釋說明:
如附圖1、2、3所示,水冷卻池1和油冷卻池1』內壁的上部設有多個懸臂支承梁2,懸臂支承長度為80cm;懸臂支承梁2由鋼筋混凝土5澆築而成;懸臂支承梁2的上面或四周裹覆一層鎧甲鋼板201。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通過行車和吊具3將較大尺寸的合金鋼淬火工件4置入水冷卻池1或油冷卻池1』內,並直接懸掛在懸臂支承梁2上任意小時;移開行車將另一淬火工件4置入水冷卻池1或油冷卻池1』內,並直接懸掛在另一懸臂支承梁2上任意小時。
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設置,可解決原本需要多臺行車和足夠大的冷卻池才能完成的熱處理工藝。節約了大量的設備投入成本,節省了大面積工作場地,真正實現巧設置解決大問題的有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