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防止砂帶跑偏的砂帶張緊機構及其實現方法與流程
2023-04-24 16:54:52 2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打磨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防止砂帶跑偏的砂帶張緊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自動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在傳統的砂帶機打磨領域,越來越多地使用機器人進行打磨,機器人打磨末端執行器的設計通常受限於機器人自身承載能力,只能採用較為簡單、輕便的結構。
機器人在工業生產中通常用於非接觸式加工、製造流程,如搬運、焊接、裝配等,機器人打磨末端執行器需要針對機器人性能特點進行專用化設計。砂帶機是打磨作業中的一種常用設備,具有通用性良好、打磨效果良好等諸多優點,其砂帶張緊機構對砂帶機整體結構複雜度起決定性影響,常用的砂帶張緊機構包括偏心軸張緊機構、氣缸張緊機構、凸輪張緊機構等。當砂帶寬度尺寸過大時,由於加工誤差產生的軸線偏差會導致砂帶進行軸向移動、發生跑偏,影響砂帶機使用效果,因此這些常見砂帶張緊機構只能用於砂帶寬度尺寸較小的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可防止砂帶跑偏的砂帶張緊機構,包括偏心軸、導向槽塊、調整螺栓、抱箍、鎖緊螺釘、關節軸承、張緊輪、手柄和鎖緊螺母;
所述偏心軸包括第一承接段、偏軸段和第二承接段,所述偏軸段位於第一承接段和第二承接段之間,所述第一承接段和第二承接段同軸,偏軸段的軸線偏離第一承接段和第二承接段的軸線;所述導向槽塊中含有導向槽,導向槽內含有與調整螺栓配合的螺紋;所述調整螺栓包含螺紋段和光軸段;所述抱箍包含有可與偏心軸第一承接段配合的抱緊圈;
所述偏心軸第二承接段安裝在關節軸承上,所述第二承接段末端安裝有手柄,控制偏心軸繞關節軸承軸線轉動;搖動手柄控制偏心軸轉動,偏軸段軸線位置發生變化,改變張緊輪與主動輪的輪間距,使砂帶張緊;
所述張緊輪與軸承相連安裝於偏心軸的偏軸段,並隨偏心軸偏軸段軸線變化發生位移;所述偏心軸的第一承接段插入導向槽塊內的導向槽內,使偏心軸可沿導向槽方向擺動,所述導向槽內的螺紋與調整螺栓配合,固定偏心軸的擺動角度;
所述抱箍的鎖緊螺紋與所述鎖緊螺釘配合,夾緊偏心軸的第一承接段,所述調整螺栓的光軸段插入抱箍的頂緊腰孔中,固定抱箍位置,所述抱箍套於偏心軸的第二承接段末端。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可防止砂帶跑偏的砂帶張緊機構的實現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砂帶套在張緊輪和主動輪上;
2)轉動手柄帶動偏心軸轉動,使砂帶張緊;
3)啟動砂帶機主動輪電機,使砂帶機運轉,觀察砂帶沿偏心軸軸向位置和位移,若發生砂帶跑偏現象,則旋轉調整螺栓,改變其擰入量,帶動偏心軸擺動,直至砂帶平穩運行,不再發生跑偏,此時旋緊鎖緊螺母,固定調整螺栓位置;
4)轉動手柄,使砂帶鬆脫,將跑偏的砂帶恢復至初始位置處;
5)擰緊鎖緊螺釘,使抱箍抱緊偏心軸,使偏心軸在打磨過程中不發生偏轉。
本發明提供的可防止砂帶跑偏的砂帶張緊機構結構簡單、可靠,佔用空間很小,同時解決了砂帶跑偏問題,具有優良性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可防止砂帶跑偏的砂帶張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可防止砂帶跑偏的砂帶張緊機構中偏心軸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可防止砂帶跑偏的砂帶張緊機構中導向槽塊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可防止砂帶跑偏的砂帶張緊機構中調整螺栓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可防止砂帶跑偏的砂帶張緊機構中抱箍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可防止砂帶跑偏的砂帶張緊機構的三維立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提出的可防止砂帶跑偏的砂帶張緊機構及其實現方法作進一步詳細說明。需說明的是,附圖均採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率,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
一種可防止砂帶跑偏的砂帶張緊機構整體結構如圖1、圖6所示,主要由偏心軸1、導向槽塊2、調整螺栓3、抱箍4、鎖緊螺釘5、關節軸承6、張緊輪7、手柄8、鎖緊螺母9和各個安裝塊等部件組成。
偏心軸1如圖2所示,其特徵在於偏心軸1分為A、B、C三段,其中A段與C段共軸線,B段軸線與A、C兩段軸線偏離一段距離。
導向槽塊2如圖3所示,其主要特徵在於含有導向槽,與所述偏心軸A段配合實現偏心軸沿導向槽擺動,並且包含一段螺紋,與調整螺栓3配合固定偏心軸1擺動角度,螺紋通常採用細牙,以提高偏心軸1角度調整的解析度。
調整螺栓3如圖4所示,其特徵在於包含一段螺紋(A段)和一段光軸(B段),其他部分與常用螺栓類似。
抱箍4如圖5所示,其特徵在於含一個抱緊圈,與偏心軸1A段配合,為偏心軸1提供支撐力和夾緊力,抱箍4鎖緊螺紋與一鎖緊螺釘配合,夾緊偏心軸4A段,頂緊腰孔與調整螺栓3B段配合,固定抱箍4位置。
本發明結構特徵如下所述:
1)偏心軸1C段套在關節軸承上,安裝在基座上,並在C段末端安裝一手柄,控制偏心軸1繞關節軸承6軸線轉動,偏心軸1轉動時,其B段軸線位置發生變化,從而調整張緊輪7軸線位置,即改變張緊輪7與主動輪間的輪間距,使砂帶張緊;
2)張緊輪7與軸承相連安裝於偏心軸1B段,並隨偏心軸1B段軸線變化而改變位置;
3)偏心軸1C段嵌入導向槽塊2的導向槽內,使偏心軸1可沿導向槽方向擺動;
4)導向槽2塊安裝於基座上,在其螺紋處擰入調整螺栓3,調整螺栓3B段光軸插入抱箍4頂緊腰孔中,抱箍4套於偏心軸1C段末端。
本發明使用步驟如下所述:
1)將砂帶套在張緊輪7和主動輪上;
2)轉動手柄8帶動偏心軸1轉動,使砂帶張緊;
3)啟動砂帶機主動輪電機,使砂帶機運轉,觀察砂帶沿偏心軸1軸向位置和位移,若發生砂帶跑偏現象,則旋轉調整螺栓3,改變其擰入量,帶動偏心軸1擺動,直至砂帶平穩運行,不再發生跑偏,此時旋緊鎖緊螺母9,固定調整螺栓3位置;
4)轉動手柄8,使砂帶鬆脫,將跑偏的砂帶恢復至初始位置處;
5)擰緊鎖緊螺釘5,使抱箍4抱緊偏心軸1,保證其打磨過程中不發生偏轉。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形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