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衣罩杯的模壓成型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6:33:2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衣罩杯的模壓成型設備,屬於內衣製造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健身運動已作為一種時尚走入現代都市女性的生活,由於女性生理特徵的特元,胸部懸掛在胸大肌上的腺體器官,沒有骨骼和肌肉的支撐,所述運動時會造成胸部的震動,而胸部的震動容易造成胸部下垂,影響運動時的動作並且在運動後有疼痛感,由此,能固定胸部、放置胸部震動的運動內衣就應運而生了。市場上有一種運動內衣,是直接在內衣面料上對應胸部的部位模壓加熱形成柔性罩杯,該柔性罩杯達到固定和支撐胸部的作用,這種運動內衣穿著舒適性高。
現有技術中,一種製造上述運動內衣罩杯的模壓成型設備,包括機架、驅動氣缸和加熱模頭,所述機架上設有工作平臺,在所述工作平臺上方設置有受所述驅動氣缸驅動而上下移動的模頭固定架,所述模頭固定架上固定有兩加熱模頭,所述兩加熱模頭底部分別設有與兩罩杯形狀匹配的成型面,在所述工作平臺上與兩加熱模頭對應位置設有兩避讓孔,在所述工作平臺上設有用於將內衣壓緊的壓緊裝置。上述模壓成型設備在工作時,將內衣平鋪在工作平臺上,內衣上形成罩杯的部位與兩避讓孔對齊,然後通過壓緊裝置將內衣壓緊,然後驅動氣缸驅動兩加熱模頭向下移動,成型面對內衣進行模壓加熱從而在內衣上形成相應形狀的罩杯。上述模壓成型設備存在的問題是,壓緊裝置的動作需要人工操作,操作較為繁瑣,不利於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對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內衣罩杯的模壓成型設備,其上壓緊裝置的動作由驅動氣缸驅動,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內衣罩杯的模壓成型設備,包括機架、第一驅動氣缸、第二驅動氣缸和加熱模頭,所述機架上設有工作平臺,在所述工作平臺上方設置有受所述第一驅動氣缸驅動而上下移動的模頭固定架,所述模頭固定架上固定有兩加熱模頭,所述兩加熱模頭底部分別設有與兩罩杯形狀匹配的成型面,在所述工作平臺上與兩加熱模頭對應位置設有兩避讓孔,在所述模頭固定架與所述工作平臺之間設有適於將內衣壓緊在所述工作平臺上的壓緊裝置,所述壓緊裝置受所述第二驅動氣缸驅動而上下移動,所述壓緊裝置包括與所述第二驅動氣缸固定連接的矩形框和設於所述矩形框架下方的壓料架,所述壓料架上設有適於兩加熱模頭分別穿過的兩穿孔,所述壓料架與所述矩形框架通過彈性結構連接。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彈性結構包括活動連接所述矩形框架與所述壓料架的連接螺栓和套在所述連接螺栓上的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壓料架和所述矩形框架相抵。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工作平臺前部兩側設置有向前凸出的置物板,兩置物板之間的凹部為工作區域。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工作平臺上設置有通風網罩,在通風網罩的下方對應設置有吹風機。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模頭固定架包括與所述第一驅動氣缸固定連接的第一固定架、用於固定兩加熱模頭的第二固定架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的螺栓組件,所述第一固定架與所述第二固定架的間距可調。
本實用新型具有積極的效果:(1)本實用新型的模壓成型設備中,在模壓成型前,第二驅動氣缸帶動壓緊裝置向下移動將內衣面料壓緊,內衣上成型出罩杯形狀後,壓緊裝置被第二驅動氣缸帶動升起離開內衣,從而無需人工操作壓緊裝置,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2)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工作平臺前部兩側設置有向前凸出的置物板,兩置物板之間的凹部為工作區域;設置兩置料板可用於放置未成型罩杯的內衣和成型有罩杯的內衣,以便於工作平臺上能有足夠的操作空間。(3)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工作平臺上設置有通風網罩,在通風網罩的下方對應設置有吹風機;在內衣上罩杯成型後,通過吹風機向外吹風及時給內衣上罩杯部位降溫。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內衣罩杯的模壓成型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附圖標記為:1-機架;2-第一驅動氣缸;3-第二驅動氣缸;4-加熱模頭;5-工作平臺;51-避讓孔;52-通風網罩;6-模頭固定架;61-第一固定架;62-第二固定架;7-螺栓組件;8-矩形框架;9-壓料架;91-穿孔;10-連接螺栓;11-復位彈簧;12-置物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結構做以說明:
一種內衣罩杯的模壓成型設備,如圖1所示,其包括機架1、第一驅動氣缸2、第二驅動氣缸3和加熱模頭4,所述機架1上設有工作平臺5,在所述工作平臺5上方設置有受所述第一驅動氣缸2驅動而上下移動的模頭固定架6,所述模頭固定架6上固定有兩加熱模頭4,所述兩加熱模頭4底部分別設有與兩罩杯形狀匹配的成型面41,在所述工作平臺5上與兩加熱模頭4對應位置設有兩避讓孔51,在所述模頭固定架6與所述工作平臺5之間設有適於將內衣壓緊在所述工作平臺5上的壓緊裝置,所述壓緊裝置受所述第二驅動氣缸3驅動而上下移動,所述壓緊裝置包括與所述第二驅動氣缸3固定連接的矩形框架8和設於所述矩形框架8下方的壓料架9,所述壓料架9上設有適於兩加熱模頭4分別穿過的兩穿孔91,所述壓料架9與所述矩形框架8通過彈性結構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模壓成型設備中,在模壓成型前,第二驅動氣缸3帶動壓緊裝置向下移動將內衣面料壓緊,內衣上成型出罩杯形狀後,壓緊裝置被第二驅動氣缸3帶動升起離開內衣,從而無需人工操作壓緊裝置,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具體製造內衣時,在模壓成型前,第二驅動氣缸帶動壓緊裝置向下移動將內衣面料壓緊,然後第一驅動氣缸2帶動加熱模頭4向下移動從而在內衣上成型出罩杯形狀,待罩杯成型後壓緊裝置被第二驅動氣缸3帶動升起離開內衣以便於下一次模壓成型。
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結構包括活動連接所述矩形框架8與所述壓料架9的連接螺栓10和套在所述連接螺栓10上的復位彈簧11,所述復位彈簧11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壓料架9和所述矩形框架8相抵;實踐操作中,所述連接螺栓10及所述復位彈簧11的數量為多個,沿周向間隔分布設置,該彈性結構的結構簡化合理,易於實現,造價低。
進一步,所述工作平臺5前部兩側設置有向前凸出的置物板12,兩置物板12之間的凹部為工作區域;設置兩置料板12可用於放置未成型罩杯的內衣和成型有罩杯的內衣,以便於工作平臺5上能有足夠的操作空間。
本實施例中,所述工作平臺5上設置有通風網罩52,在通風網罩52的下方對應設置有吹風機;在內衣上罩杯成型後,通過吹風機向外吹風及時給內衣上罩杯部位降溫。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模頭固定架6包括與所述第一驅動氣缸2固定連接的第一固定架61、用於固定兩加熱模頭4的第二固定架62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架61和所述第二固定架62的螺栓組件7,所述第一固定架61與所述第二固定架62的間距可調,通過採用這種結構,在成型不同尺寸的罩杯時通過螺栓組件7調節第一固定架61與第二固定架62之間的間距,以達到調節加熱摸頭4高度位置的目的。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於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