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加強偏置碰撞A柱的結構件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6:13:1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製造領域,具體說是一種加強偏置碰撞A柱的結構件。
背景技術:
汽車正面碰撞抗撞性研究是汽車碰撞安全研究的核心內容。目前國外的汽車碰撞試驗法規中有兩種典型的證明碰撞試驗評價方法,分別是全寬碰撞和40%偏置碰撞。交通事故統計結果表明、40%偏置碰撞事故形態下乘員嚴重傷害的比例最高,該試驗主要評價安全車身,而40%偏置碰撞也主要是檢查車身結構性能。由歷年的結果可知,重疊率30%-40%的事故中嚴重受傷率最高,而40%偏置碰撞試驗能夠較好的模擬重疊率為30%-40%的交通事故。全寬碰撞和40%偏置碰撞兩類試驗無法相互替代。因此,汽車40%偏置碰撞安全性的研究對減輕交通事故中的人員傷亡就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偏置碰撞往往被人們忽視,其實在生活中,正面碰撞上去的機率不是太大,出於本能,司機總會在出現障礙或緊急情況時,向右或向左打方向盤,正因為如此,車輛碰撞受力不均勻,這種危險係數被加大。在64kph偏置碰撞過程中,由於車身A柱承受較大的碰撞力進而發生較大變形,而為了給乘員提供足夠的空間,A柱本身是不能夠產生過大變形。在車身設計時,就要合理分配碰撞力傳遞路徑,保證A柱及乘員艙保持穩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加強偏置碰撞A柱的結構件,它提高了A柱的強度,減小了A柱變形,目的是保持乘員艙穩定和完整,提升偏置約束系統的得分。從根本上解決了上述問題,其具有結構簡單緊湊、使用方便快捷、維護成本低、使用壽命較長、故障率低等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加強偏置碰撞A柱的結構件,包括左側上縱梁,其技術要點是:所述左側上縱梁的上方設置有左側A柱下外板,左側A柱下外板的上方設置有左側A柱上外板,左側A柱上外板設置有左側A柱中外板,左側A柱中外板的後部設置有左側C柱外板,左側A柱中外板的下方設置有左側B柱外板,左側B柱外板的前端設置有左側內門檻,左側A柱上外板與左側A柱中外板中間設置有左側A柱加強件,左側A柱加強件的長度設置為360mm,左側A柱加強件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翻邊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偏置碰撞原有結果A柱變形較大基礎上,優化新增一個長度360mm的A柱加強件來減小A柱變形,提升偏置約束系統的得分,新增零件結構簡單,工藝性易於實現,連接方式簡單,試用範圍廣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側面結構等軸示意圖;
圖2為A柱加強件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圖1中:1、左側上縱梁 2、左側A柱下外板 3、左側A柱上外板 4、左側A柱加強件 5、左側A柱中外板 6、左側C柱外板 7、左側B柱外板 8、左側內門檻;
圖2中:9、左翻邊結構 10、右翻邊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圖1、圖2,通過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內容。該一種加強偏置碰撞A柱的結構件,包括左側上縱梁1,其中所述左側上縱梁1的上方設置有左側A柱下外板2,左側A柱下外板2的上方設置有左側A柱上外板3,左側A柱上外板3設置有左側A柱中外板5,左側A柱中外板5的後部設置有左側C柱外板6,左側A柱中外板5的下方設置有左側B柱外板7,左側B柱外板7的前端設置有左側內門檻8,左側A柱上外板3與左側A柱中外板5中間設置有左側A柱加強件4,左側A柱加強件4的長度設置為360mm,左側A柱加強件4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翻邊結構9和10。
工作原理如下:根據圖1對本實用新型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加強偏置碰撞A柱的結構件,它包括有左側上縱梁1,左側A柱下外板2,左側A柱上外3,左側A柱加強件4,左側A柱中外板5,左側C柱外板6,左側B柱外板7,左側內門檻8。基於原有64kph偏置碰撞A柱變形較大基礎上, 在左側A柱上外3和左側A柱中外板5中間增加一個長度360mm的A柱加強件來減小A柱的變形,該加強件保證乘員艙完整。各零件之間連接方式採用點焊,如圖2,在9和10的翻邊結構上分別打九個焊點,工序較為簡單。綜上,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