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t型接頭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6:18:16 1
專利名稱:組合t型接頭的製作方法
一種適用於微波測量的六埠反射計的關鍵部件組合T型接頭。
在已有技術中,六埠反射計都用多個魔T及方向耦合器組合而成。但是由於組合器件太多,使反射計的工作頻帶不容易展寬,另一方面由於魔T等器件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所以這一項微波測量中的新技術六埠反射計很難推廣應用。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小巧、加工方便的能夠寬工作頻帶的組合T型接頭。應用本項技術只要用一隻普通的方向耦合器和一隻組合T型接頭,就可以構成一隻六埠反射計。由於組合T接頭的埠分布合理,使接在六埠反射計上的功率計只要一檔量程就可以進行各種反射係數的測量。以三公分矩形波導型組合T接頭為主體構成的六埠反射計為例,這隻反射計的工作頻率能夠復蓋8.2~12.5千兆赫幾乎復蓋了整個x波段,並且四隻功率計全部用1mW量程就能正常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構成,在於組合T型接頭由三隻矩形波導型T接頭組成,該接頭分為上蓋板及下底板二部分均用矩形銅材加工製成,在上蓋板上沿長度方向的一側加工形成一矩形孔,下底板沿長度方向加工形成一矩形槽,在槽的一側沿寬度方向,加工形成二平行的矩形槽。上蓋板的矩形孔、下底板的矩形槽內壁均經鍍銀處理。上蓋板、下底板上均有定位孔,經螺釘組合成一體,組成組合T型接頭。組合T型接頭上有法蘭孔與六埠反射計的其他電氣部件相連接。
通過上述組成的組合T型接頭與已知技術的六埠反射計的其他電氣部件組成的六埠反射計,就可利用計算機和專門編制的軟體對被測器件的復反射係數Γ進行檢測。
圖1是組合T型接頭的上蓋板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為上蓋板,〔2〕為矩形孔,〔3〕為定位孔,〔4〕為螺釘孔,〔5〕為法蘭孔。
圖2是組合T型接頭的下底板的結構示意圖,其中〔6〕為下底板,〔7〕為沿長度方向的矩形槽,〔8〕、〔9〕為在矩形槽〔7〕的一側的沿寬度方向的矩形槽,〔10〕為定位孔,〔11〕為螺釘孔,〔12〕為法蘭孔。
圖3是由上蓋板〔1〕,下底板〔6〕所組成的組合T型接頭的示意圖。
圖4是包含組合T型接頭的六埠反射計的原理方框圖。
下面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最佳實施例,通過實施例的描述和附圖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細節。
在本實例中,部件〔1〕是組合T型接頭的上蓋板,是平行六面體的形狀,長為160mm,寬46mm,高18mm,在沿長度方向距一端為35mm寬度正中處開有一矩形孔〔2〕,矩形孔〔2〕長為22.86mm,寬為10.16mm,以外在上蓋板〔1〕上還開有二個定位孔〔3〕,六個螺釘孔〔4〕和十二個法蘭孔〔5〕。
在本實例中,部件〔6〕是組合T型接頭的下底板,是平行六面體的形狀其上開有「∏」形槽,下底板〔6〕,其長為160mm,其寬為46mm,其高為28mm,在寬度的正中,沿長度方向開有一矩形槽〔7〕,槽寬為22.86m,槽深為10.16mm,在此槽的一側沿寬度方向平行地開了二個矩形槽,即矩形槽〔8〕、矩形槽〔9〕,矩形槽〔8〕距下底板〔6〕長度的一端為28.6mm,矩形槽〔9〕距下底板長度的另一端為28.6mm,這二個矩形槽均與矩形槽〔7〕相貫穿。矩形槽〔8〕和矩形槽〔9〕的槽寬均為22.86mm,槽深均為10.16mm。下底板〔6〕上有二個定位孔〔10〕,六個螺釘孔〔11〕及八個法蘭孔〔12〕。
上蓋板〔1〕及下底板〔6〕經定位,緊固螺釘就組成了組合T型接頭。
和已有技術相比,組合T型接頭結構比較簡單,緊湊小巧,埠分布比較合理,可使六埠反射計工作頻率比較寬,測量的精度高,有利於自動控制及使六埠反射計應用到飛行體(例如飛機、火箭)中成為可能。
權利要求
一種適用於微波測量的六埠反射計的關鍵部件組合廠型接頭,其特徵在於組合T型接頭由上蓋板[1]和下底板[6]組成,上蓋板[1]上開有矩形孔[2],下底板[6]沿長度方向加工有一矩形槽[7],在矩形槽[7]的一側加工有二個平行的矩形槽,即矩形槽[8],矩形槽[9],上蓋板[1]與下底板[6]經定位,螺釘緊固組合。組合T型接頭的典型尺寸為上蓋板[1]的矩形孔[2]距長度方向的一端為35mm,該矩形孔長為22.86mm,寬為10.16mm,上蓋板[1]長為160mm,寬為46mm,高為18mm,下底板[6]長為160mm,寬為46mm,高為28mm,沿長度方向寬度正中處的矩形槽[7],寬為22.86mm,深為10.16mm,在矩形槽[7]的一側加工有二平行的矩形槽,即矩形槽[8],矩形槽[9],其槽寬各為22.86mm,槽深各為10.16mm,矩形槽[8]距長度方向的一端為28.6mm,矩形槽[9]距長度方向的另一端為28.6mm。
專利摘要
組合T型接頭是一種用於微波測量用的六埠反射計的關鍵部件,結構比較簡單,採用上蓋板與下底板,上開有矩形孔,及矩形槽,組合而成,接頭分布比較合理,體積緊湊小巧,使六埠反射計的測量精度提高,有利於自動控制,及使六埠反射計應用於飛行體中成為可能。
文檔編號H01P5/16GK85200301SQ85200301
公開日1985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1985年4月1日
發明者顧浩然 申請人:華東師範大學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