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散熱式的灶具面板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22:56:31 2
後散熱式的灶具面板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後散熱式的爐具面板,包括安裝於嵌入式電磁爐的面板,其面板的後側對應嵌入式電磁爐的位置設有一凸部,凸部後側布散熱孔。散熱孔的位置高於面板的表面。嵌入式電磁爐底部對應所述凸部設置有傾斜度的導流片,導流片安裝在面板或底殼上。本實用新型的面板上直接設置散熱孔,嵌入式電磁爐工作時產生的熱空氣通過導流片引導至散熱孔並排至外界,提高嵌入式電磁爐的散熱效果,保證嵌入式電磁爐的工作效率及大功率不死機、不燒機,使該嵌入式電磁爐滿足人們的烹調需要。
【專利說明】後散熱式的灶具面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灶具面板,具體是一種後散熱式的灶具面板。
【背景技術】
[0002]市場上嵌入式灶具的種類很多,如嵌入式電磁爐等,這些傳統類型的嵌入式灶具,其無法直接向外界進行通風散熱,因此,其工作功率與同類型的外置式相比功率將大大降低,導致其烹調火力無法完全滿足用戶的使用需要,大大降低其實用性。
[0003]本人在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2675395B於2013年I月16日公開了一種後散熱嵌入式電磁爐,包括電磁爐外殼和散熱風扇,電磁爐外殼主要由面板和設置在面板下部的底座構成,所述面板後上方設有散熱排風口,底座上設有進風口,底座內部對應散熱排風口與進風口之間形成有風道,散熱風扇設置在風道中。其通過將散熱排風口設置在電磁爐頂面後上部,從而不用改變支撐架的結構強度,達到承重能力強的目的;後散熱嵌入式電磁爐嵌入安裝在灶面或臺面後,進風口和散熱排風口分別位於灶面或臺面的下側和上側,使進風口和散熱排風口的空氣不互相影響,空氣單向流動,經進風口進入到電磁爐內部換熱後經散熱排風口排出,散熱效果極佳,即使嵌入式電磁爐的功率在2000W或以上或機殼超薄,其散熱問題也能解決,長期工作也不會因內部過熱而死機。但是,其僅限於自身有散熱孔的電磁爐。無散熱孔的普通嵌入式電磁爐在灶具上單獨使用,散熱就很差。因此,需要進一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設計簡單、結構合理、裝配簡便、成本低、提高通風散熱效果、通用性強、可用於多種普通嵌入式電磁爐的有後散熱孔的灶具面板,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0005]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後散熱式的灶具面板,包括安裝於嵌入式電磁爐上的面板,其結構特徵在於,面板的後側對應嵌入式電磁爐的位置設有一凸部,凸部後側布滿散熱孔。
[0006]所述凸部與面板一體成型或分體設置,凸部的截面呈弧形或鈍角形。
[0007]所述散熱孔的位置高於面板的表面。
[0008]所述嵌入式電磁爐底部對應所述凸部傾斜設置有導流片。
[0009]所述面板與底殼連接,所述導流片安裝在面板或底殼上。
[0010]所述嵌入式電磁爐的散熱方向朝向面板的後側。
[0011]所述面板上還設有金屬面板或玻璃面板。
[0012]本灶具面板還可適用於其他電灶具,如嵌入式電磁爐、嵌入式光波爐或嵌入式電爐。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通用性強的面板上直接設置散熱孔,嵌入式電磁爐工作時產生的熱空氣通過導流片引導至散熱孔並排至外界,提高嵌入式電磁爐的散熱效果,保證嵌入式電磁爐的工作效率及大功率不死機、不燒機,使該嵌入式電磁爐滿足人們的烹調需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面板與灶具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7]參見圖1-圖2,本後散熱式的灶具面板,後散熱式的灶具面板,包括安裝於嵌入式電磁爐5上的面板I,其面板I的後側對應嵌入式電磁爐的位置設有一凸部2,凸部後側布滿散熱孔3。本灶具面板還可適用於其他公知的電灶具,如嵌入式電磁爐、嵌入式光波爐或嵌入式電爐等設備。
[0018]本實施例的凸部2與面板I為一體成型,凸部2的截面呈弧形或鈍角形,本實施例優選前一方案。上述方案,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均可理解,無需贅述。若採用凸部2與面板I為分體設置的方案,凸部2則為單獨嵌入在面板I上,該方案則主要適用於玻璃造的面板。
[0019]散熱孔3的位置高於面板I的表面,可避免烹調時濺落的液體導流至灶具內部,對應地,灶具內部同樣可設有集水槽和排水孔等,【背景技術】中的專利文獻已有記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均可理解,無需贅述。
[0020]面板I底部對應所述凸部2傾斜設置有導流片6,導流片6可有效引導灶具內部的氣流流向散熱孔3,形成風道,有利於其散熱。面板I與底殼4連接,根據實際設計需要,導流片6可通過螺釘安裝在面板I或灶具底殼4上,本實施例優選後一方案。
[0021]嵌入式電磁爐5的散熱方向朝向面板I的後側,嵌入式電磁爐5工作時產生的熱空氣通過導流片6引導至面板I散熱孔並排出。
[0022]進一步地,面板I上還可設有金屬面板或玻璃面板等,起裝飾作用,使之更加美觀。
【權利要求】
1.一種後散熱式的灶具面板,包括安裝於嵌入式電磁爐(5)上的面板(I),其特徵在於,面板(I)的後側對應嵌入式電磁爐(5)的位置設有一凸部(2),凸部後側布滿散熱孔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後散熱式的灶具面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凸部(2)與面板(I)一體成型或分體設置,凸部(2)的截面呈弧形或鈍角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後散熱式的灶具面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孔(3)的位置高於面板⑴的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後散熱式的灶具面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嵌入式電磁爐(5)底部對應所述凸部(2)傾斜設置有導流片(6)。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後散熱式的灶具面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面板(I)與底殼(4)連接,所述導流片(6)安裝在面板(I)或底殼(4)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後散熱式的灶具面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嵌入式電磁爐(5)的散熱方向朝向面板(I)的後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後散熱式的灶具面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面板(I)上還設有金屬面板或玻璃面板。
【文檔編號】F24C15/10GK203442919SQ201320487203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9日
【發明者】陳四強 申請人:陳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