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複合牆板面板安裝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7:01:11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材製造設備,特別涉及複合牆板面板安裝裝置,屬於機械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新型鋼筋網籠複合牆板由於其施工簡單、成本低、效率高,在建築中的應用越來越多,這種新型複合牆板是以薄型纖維水泥矽酸鈣板作為面板,將兩塊水泥矽酸鈣板面板平行固定在底模上後,然後放入鋼筋網籠,再在其中間澆築填充骨料一次複合形成的非承重的輕質複合板材,填充骨料時兩塊水泥矽酸鈣板面板上還具有頂模,這樣填充後就會形成設計規格的複合牆板,這種複合牆板具有隔音和隔熱效果好,施工速度快等優點,骨料可以採用建築垃圾,還可以實現環保節能,是一種非常有前途的建築材料,目前的新型鋼筋網籠複合牆板大多採用人工製作,自動化程度低,產量低、效率不高,產品質量受操作人員的制約很大,規格和質量不易標準化,而且現有的人力成本越來越貴,導致其生產成本較高,不能較好的參與市場競爭,採用自動化或半自動化大批量生產是克服上述問題的一條有效途徑,在批量生產中,自動成批取出面板並安裝到澆築模具中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目前市場上尚無合適的設備能夠應用在這個工藝環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目前的複合牆板製造過程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新型複合牆板面板安裝裝置。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採用了下述的技術方案:一種新型複合牆板面板安裝裝置,包括升降裝置,在升降裝置上連接有面板取放裝置,所述的面板取放裝置包括安裝架,在安裝架長度方向上設置有至少兩套面板提升裝置和至少兩套推板裝置,安裝架的長度方向與面板的長度方向相同,面板的寬度方向為上下方向,所述的每套面板提升裝置包括轉動設置在安裝架上的多根提升杆,多根提升杆沿面板的厚度方向分布,多根提升杆的下端均固定連接有底扣,所述的底扣在下端具有兩個外沿,多個提升杆的上端均固定連接有提升曲柄,所有提升曲柄的端部鉸接在連杆一上,連杆一絲杆連接有連杆一驅動裝置,兩套面板提升裝置中長度方向相互對應的兩根提升杆的連線與面板的長度方向平行,所述的每套推板裝置還包括轉動設置在安裝架上的多根推板杆,推板杆與提升杆的數量相同,多根推板杆沿面板的厚度方向分布,每根推板杆位於相應的提升杆旁,多根推板杆上兩側均連接有塑性推板,多個提升杆的上端均固定連接有推板曲柄,所有推板曲柄的另一端鉸接在連杆二上,連杆二的端部連接有連杆二驅動裝置;進一步的,所述的多根提升杆沿面板的厚度方向均勻分布;進一步的,在安裝架長度方向上靠近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套面板提升裝置和一套推板裝置,兩端部的兩套面板提升裝置和推板裝置中長度方向上相互對應的提升杆和推板杆位於同一條直線上,該直線與面板的長度方向平行;進一步的,在安裝架的兩端的面板提升裝置和推板裝置之間設置有多套推板裝置,長度方向上所有的推板裝置中的推板杆均位於與面板的長度方向平行的直線上;進一步的,所述的連杆一驅動裝置為直線驅動裝置,連杆一鉸接在直線驅動裝置上,提升曲柄與連杆一之間的夾角為45度時,提升杆下端部的兩個外沿位於面板長度方向的提升杆兩側,直線驅動裝置伸出後,驅動提升曲柄旋轉90度,提升杆下端部的兩個外沿位於面板厚度方向的提升杆兩側;進一步的,所述的連杆二驅動裝置為直線驅動裝置,連杆二鉸接在直線驅動裝置上,推板曲柄與連杆二之間的夾角為45度時,推板杆上兩側連接的塑性推板位於面板長度方向的推板杆兩側,直線驅動裝置驅動推板曲柄旋轉90度,推板杆兩側連接的塑性推板位於面板厚度方向的推板杆兩側;進一步的,連杆一驅動裝置與連杆二驅動裝置位於安裝架的不同側;進一步的,每套面板提升裝置中在面板厚度方向分布有10根提升杆,每套推板裝置在面板厚度方向分布有10根推板杆,進一步的,所述的升降裝置連接在行車上。
本發明的積極有益技術效果為:本裝置在多塊面板按設計要求間隔置放且寬度方向豎立的情況下,多塊面板的長度方向兩端有支撐,相鄰兩塊面板之間的間隔大於提升杆及推板杆的最大直徑,底扣上兩個外沿端部之間的距離大於相鄰兩塊面板之間的間隔,升降裝置下降,面板取放裝置向下移動,向下移動時提升杆下端部的兩個外沿位於面板長度方向的提升杆兩側,塑性推板位於面板長度方向的推板杆兩側,推板杆兩側的塑性推板兩個外端面之間的距離大於底扣上兩個外沿端部之間的距離,當提升杆下端部的底扣上的兩個外沿下降到面板的下端面下方後,升降裝置停止,驅動裝置一驅動連杆一帶動提升曲柄轉動90度,這時底扣隨著旋轉90度,兩個外沿轉動到面板厚度方向上的提升杆兩側,每個外沿均位於一塊面板下端面的正下方,此時升降裝置上升,面板取放裝置向上移動,在面板厚度方向上提升杆兩側的兩塊面板下端面落在同一個底扣的兩個外沿上,隨著升降裝置的升起,每個提升杆攜帶兩塊面板隨著升起,完成取面板作業,放置面板時,升降裝置移動到模具箱的上方,模具箱底部有底模,在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模具箱中均勻分布著多塊側板,放置面板時需要將每根提升杆上攜帶的兩塊面板安裝到相鄰兩塊側板的形成的槽體的兩個側面上,移動本裝置時可通過將升降裝置連接在行車上移動到模具箱的上方,升降裝置下降,每個提升杆攜帶的兩塊面板進入相鄰兩塊側板圍合成的槽體中,下降到設定位置後,驅動裝置二驅動連杆二帶動推板曲柄旋轉90度,推板杆隨著轉動,塑性推板在轉動過程中接觸到支撐在底扣外沿上的兩塊面板並將其推向遠離推板杆的側板部位,這時驅動裝置一驅動提升杆再反向轉動90度,兩個外沿的連線方向變為與面板長度方向相同,驅動裝置二驅動推板杆反向轉動90度,兩側的塑性推板連線方向也變為與面板長度方向相同,升降裝置啟動帶動面板取放裝置向上從模具箱體中移出完成面板的安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面板取放裝置示意圖。
圖2是一套面板提升裝置和一套推板裝置的示意圖。
圖3是提升杆的示意圖。
圖4是推板杆的示意圖。
圖5是取面板時面板排列俯視示意圖。
圖6是取面板時面板排列的側視示意圖。
圖7是放置面板時部分側板和底模單元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充分的解釋本發明的實施,提供本發明的實施實例。
這些實施實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闡述,不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的解釋,本申請中的長度方向指圖5中的橫向,面板的厚度方向指圖6中的橫向。
附圖中各標記為:10:安裝架;20:提升杆一;201:提升杆二;201:提升杆三;21:提升曲柄;22:連杆一;23:底扣;231:外沿;24:連杆一驅動裝置;30:推板杆;31:推板曲柄;32:連杆二;33:塑性推板;34:連杆二驅動裝置;40:面板;41:面板支撐;50:側板;51:底模。
如附圖所示,一種新型複合牆板面板安裝裝置,包括升降裝置,升降裝置在圖中沒有示出,升降裝置可採用目前公知的齒輪齒條升降裝置、絲槓升降裝置等,在升降裝置上連接有面板取放裝置,所述的面板取放裝置包括安裝架10,在安裝架10長度方向上設置有至少兩套面板提升裝置和至少兩套推板裝置,安裝架的長度方向與面板的長度方向相同,面板的寬度方向為上下方向,所述的每套面板提升裝置包括轉動設置在安裝架上的多根提升杆,20、201分別為一套面板提升裝置中的兩根提升杆,本實施例採用每套面板提升裝置中在面板厚度方向分布有10根提升杆,所述的多根提升杆沿面板的厚度方向均勻分布;多根提升杆的下端均固定連接有底扣23,所述的底扣23在下端具有兩個外沿231,多個提升杆的上端均固定連接有提升曲柄21,所有提升曲柄的端部鉸接在連杆一22上,連杆一22連接有連杆一驅動裝置,兩套面板提升裝置中長度方向相互對應的兩根提升杆的連線與面板的長度方向平行,201、202分別為兩套面板提升裝置中長度方向相互對應的兩根提升杆,所述的每套推板裝置還包括轉動設置在安裝架上的多根推板杆,30所示為一根推板杆,推板杆與提升杆的數量相同,本實施例中,每套推板裝置在面板厚度方向也分布有10根推板杆,多根推板杆沿面板的厚度方向分布,每根推板杆位於相應的提升杆旁,多根推板杆上兩側均連接有塑性推板,33所示為塑性推板,多個提升杆的上端均固定連接有推板曲柄,31所示為推板曲柄,所有推板曲柄的另一端鉸接在連杆二32上,連杆二32的端部連接有連杆二驅動裝置34;連杆一驅動裝置與連杆二驅動裝置位於安裝架的不同側,在安裝架長度方向上靠近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套面板提升裝置和一套推板裝置,兩端部的兩套面板提升裝置和推板裝置中長度方向上相互對應的提升杆和推板杆位於同一條直線上,該直線與面板的長度方向平行;如圖1所示,在安裝架的兩端的面板提升裝置和推板裝置之間設置有多套推板裝置,長度方向上所有的推板裝置中的推板杆均位於與面板的長度方向平行的直線上;這樣在安裝面板時能夠在面板長度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均勻,所述的連杆一驅動裝置為直線驅動裝置,直線驅動裝置可以採用電動推桿、氣缸、直線電機、齒輪齒條、絲槓結構等各種直線驅動裝置,連杆一鉸接在直線驅動裝置上,提升曲柄與連杆一之間的夾角為45度時,提升杆下端部的兩個外沿位於面板長度方向的提升杆兩側,直線驅動裝置伸出後,驅動提升曲柄旋轉90度,提升杆下端部的兩個外沿位於面板厚度方向的提升杆兩側,所述的連杆二驅動裝置為直線驅動裝置,直線驅動裝置可以為上述的各種直線驅動裝置,連杆二鉸接在直線驅動裝置上,推板曲柄與連杆二之間的夾角為45度時,推板杆上兩側連接的塑性推板位於面板長度方向的推板杆兩側,直線驅動裝置驅動推板曲柄旋轉90度,推板杆兩側連接的塑性推板位於面板厚度方向的推板杆兩側,本裝置中的塑性推板可採用橡膠板。
以本裝置中採用10根提升杆為例,本裝置工作時,在多塊面板按設計要求間隔置放且寬度方向豎立的情況下,40為面板,圖5、圖6示出了20塊面板,每根提升杆的底扣上有兩個外沿,20塊面板正好對應於本裝置中的10根提升杆,面板的長度方向兩端有支撐,41為支撐,相鄰兩塊面板之間的間隔大於提升杆及推板杆的最大直徑,底扣上兩個外沿端部之間的距離大於相鄰兩塊面板之間的間隔,升降裝置下降,面板取放裝置向下移動,向下移動時提升杆下端部的兩個外沿位於面板長度方向的提升杆兩側,塑性推板位於面板長度方向的推板杆兩側,推板杆兩側的塑性推板兩個外端面之間的距離大於底扣上兩個外沿端部之間的距離,當提升杆下端部的底扣上的兩個外沿下降到面板的下端面下方後,升降裝置停止,驅動裝置一驅動連杆一帶動提升曲柄轉動90度,這時底扣隨著旋轉90度,兩個外沿轉動到面板厚度方向上的提升杆兩側,每個外沿均位於一塊面板下端面的正下方,此時升降裝置上升,面板取放裝置向上移動,在面板厚度方向上提升杆兩側的兩塊面板下端面落在同一個底扣的兩個外沿上,隨著升降裝置的升起,每個提升杆攜帶兩塊面板隨著升起,完成取面板作業,放置面板時,升降裝置移動到模具箱的上方,模具箱底部有底模,1所示為底模,在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模具箱中分布著多塊側板,50所示為側板,放置面板時需要將每根提升杆上攜帶的兩塊面板安裝到相鄰兩塊側板的形成的槽體的兩個側面上,40為安裝到相鄰兩塊側板的形成的槽體的兩個側面上面板,移動本裝置時可通過將升降裝置連接在行車上移動到模具箱的上方,升降裝置下降,每個提升杆攜帶的兩塊面板進入相鄰兩塊側板圍合成的槽體中,下降到設定位置後,驅動裝置二驅動連杆二帶動推板曲柄旋轉90度,推板杆隨著轉動,塑性推板在轉動過程中接觸到支撐在底扣外沿上的兩塊面板並將其推向遠離推板杆的側板部位,這時驅動裝置一驅動提升杆再反向轉動90度,兩個外沿的連線方向變為與面板長度方向相同,驅動裝置二驅動推板杆反向轉動90度,兩側的塑性推板連線方向也變為與面板長度方向相同,升降裝置啟動帶動面板取放裝置向上從模具箱體中移出完成面板的安裝。
在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之後,熟悉該項技術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脫離上述申請專利範圍與精神下可進行各種變化與修改,凡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且本發明亦不受限於說明書中所舉實例的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