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圈式光學掃描儀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7:19:51 2
專利名稱:動圈式光學掃描儀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動圈式光學掃描儀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動態線圈式的光學掃描儀結構。
現有的靜電容式的角度檢測器,具線性度佳、不太受溫度影響、穩定性高等諸多特性,付出成本高。
而光學式的角度檢測器,付出成本較低,然而易受溫度漂移、線性度於設計上耗時、要有電路補償、機件易隨時間耗損及不易組裝等諸多缺點。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可增加掃描儀使用壽命的檢測結構,由於其驅動部分沒有碳刷,而是採用非磨耗的動力傳導方式,故可提高該掃描儀於操作時的使用壽命。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動態線圈式的光學掃描儀結構,其是在一迴轉角度檢測器上設有一座體,該座體的中間部位上設有一中空座孔,座孔的一側設有一光源組,與光源組相對應的部位上設有一迴轉擋片,該迴轉擋片的下端部與一磁石的一端部相接合,磁石的周緣繞設一線圈,線圈設於一致動器的容室,由於該迴轉擋片的迴轉角正比於線圈的迴轉角,故可利用該光源發射組發出的光源照射迴轉擋片所產生的遮蔽陰影,檢測其陰影的反射對比差值,以此差值求出線圈的迴轉角。
1致動器 11容室12線圈13磁石14反射鏡 15軸承2鋼座 21座孔3配電盤 31饋電線
4迴轉角度檢測器40防護蓋41座體 42座孔43光源組 431發光組件432接收組件44散射吸收體45迴轉擋片鋼座2呈盤狀,與致動器1相連結,鋼座2的中心部位上設有一透孔21。
配電盤3設在該鋼座2的內面,併線圈12相連結,藉以供給該線圈12的電力而產生轉矩。
迴轉角度檢測器4與鋼座2連結,其上設有一座體41,並與一方形狀的防護蓋40接合,座體41的中間部位上設有一中空座孔42,座孔42的一側設有一光源組43與一散熱吸收體44,光源組43中設有一發光組件431及兩光接收組件(如光敏電晶體Qa、Qb)432,該兩光接收組件432接收發光組件431投射至防護蓋40經反射的光線,如圖3,與光源組43相對應的部位上設有一迴轉擋片45,迴轉擋片45與配電盤3的饋電線31相連結,該迴轉擋片45的下端部穿過座孔42、配電盤3、鋼座2的透孔21與磁石13的另端部相接合,迴轉擋片45的迴轉角正比於線圈12的迴轉角。
藉此,當光源組43的發光組件431發出的光線照射迴轉擋片45所產生的遮蔽陰影時,檢測其陰影的反射對比差值,藉此差值以求出線圈12的迴轉角。
請參閱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等效電路圖,其中Ia是自光接收組件Qa輸出的電流值;Ib是自光接收組件Qb輸出的電流,It是流經光接收組件Qa、Qb的電流值,即It=Ia+Ib(理想狀況)。
假設光接收組件Qa、Qb的特性完全相同,則Ia-Ib應為0,然而,該兩光接收組件Qa、Qb的特性不可能完全相同,故可得到Ia-Ib的正負值,該正負值即為線圈12所在相位,而It數值即為迴轉角。
請參閱圖5,為迴轉擋片於作動時,發光與接收光區域分布的示意圖,當迴轉擋片45在未偏移的狀態,其發光與接收的光區域是相等,如圖中的陰影,反之,迴轉擋片45往左偏移時,其接收的光區域比發光的光區域多;迴轉擋片45往右偏移時,其接收的光區域較發光的光區域少。
綜上所述,通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可降低其生產成本,增加其在操作上使用壽命,因此,本實用新型完全符合專利申請的要件。
權利要求1.一種動圈式光學掃描儀結構,其特徵是,該結構包括一致動器,其上設有一中空容室,該容室內設有一線圈及一磁石,該線圈繞匝在磁石上,磁石的兩端部凸露於外,並在一端部接設一反射鏡;一鋼座,與致動器相連結,鋼座上設有一透孔;一配電盤,設在鋼座的內面,併線圈相連結,以供給該線圈的電力,進而產生轉矩;以及一迴轉角度檢測器,與鋼座相連結,其上設有一座體,該座體上設有一中空座孔,座孔的一側設有一光源組與一散熱吸收體,與光源組相對應的部位上設有一迴轉擋片,迴轉擋片與配電盤的饋電線相連結,迴轉擋片的下端部與磁石的另端部相接合,迴轉擋片的迴轉角正比於線圈的迴轉角。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圈式光學掃描儀結構,其特徵是,磁石的另端部可接設一軸承。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圈式光學掃描儀結構,其特徵是,該迴轉擋片的下端部可穿過座孔、配電盤、鋼座的透孔而與磁石的另端部相接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圈式光學掃描儀結構,其特徵是,光源組中設有一發光組件及兩光接收組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動圈式光學掃描儀結構,包括一致動器、一鋼座、一配電盤及一迴轉角度檢測器,其是在迴轉角度檢測器上設有一座體,座體的中間部位上設有一中空座孔,座孔的一側設有一光源組,與該光源組相對應的部位上設有一迴轉擋片,迴轉擋片與配電盤的饋電線相連結,且其下端與磁石的一端部相接合,磁石的周緣繞設一線圈,線圈設於致動器的容室,藉此,利用該光源發射組發出的光源照射迴轉擋片所產生的遮蔽陰影,檢測其陰影的反射對比差值,以此差值求出線圈的迴轉角。
文檔編號H04N1/04GK2543298SQ0223104
公開日2003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02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02年4月18日
發明者何國梁 申請人:何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