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彩塗機組上的盛裝塗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9:21:01
專利名稱:用於彩塗機組上的盛裝塗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彩塗機組上的盛裝塗料裝置,尤其是涉及一 種由塗料盤和回流管件所構成的盛裝塗料裝置,
背景技術:
彩塗機組是採用二塗/二烘的生產工藝加工彩板的專用機械設 備。在用該種設備加工彩板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將塗料裝在類似於盤 子的裝置內,並通過高速旋轉的下輥向盤子或裝置內粘取塗料,然後 再經過上輥將塗料傳遞給帶鋼。由於彩板的品種繁多,且每一個品種對塗料層的結構和顏色各有 不同的要求,所以,每一次更換彩板品種前均需要將盛裝塗料裝置或 塗料盤和塗料回流管路,以及上下輥進行徹底清洗,即在加工前一種 彩板時,部分塗料以粘結的方式滯留在上述部件或裝置的表面,而在 加工新品種的彩板時,需要人工對上述各部件表面所滯留的塗料徹底 逐一清洗,否則無法將保證下一品種產品的質量,且每清洗一個塗料 盤就需要耗時二個小時左右,所以,人工清洗塗料盤首先反應出來的 問題是費時費力;其次,由於在清洗上述各部件時所用的稀釋劑是含 有丁酮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而這些化學物質揮發速度相當快, 會直接導致室內環境嚴重汙染,危害操作者的身體建康,嚴重者會產 生昏迷,進而造成安全事故;另外,因清洗過程中,生產線雖然不能 正常生產彩板產品,但供應生產線的煤、水、電等能源仍然處於正常 的供給狀態,這是造成生產成本提高的第一個原因;同時,人工清洗 塗料盤時採用稀釋劑來稀釋塗料,被稀釋後的塗料因無法繼續使用, 浪費塗料是增加生產成本的第二個原因;在清洗塗料盤或裝置時需用 大量的無纖維高擋擦洗布等輔料,而擦洗布使用後便成為廢品,這是 增加生產成本的第三個原因。如何解決塗料盤的清洗問題現已成為彩塗機組能否生產出高效 率和低消耗彩板產品的關鍵之所在,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解 決這 一 問題的有效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是提供一種利用方便清理塗料的方式解決生產成 本和效率問題的用於彩塗機組上的盛裝塗料裝置。本發明所-提出的盛裝塗料裝置具有一個塗料盤,在該塗料盤的表 面覆蓋有用於阻礙塗料與其表面相接觸的膜層。所述膜層在與所述凹孔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與其直徑相同的通 孔,而回流管件的外表面且與膜層相接觸的部位徑向設置有突環。所述膜層延伸出塗料盤的周邊,且在塗料盤的邊沿安裝有用於固 定膜層的夾具。所述膜層由塑性材料製成。本發明所提出的用於彩塗機組上的盛裝塗料裝置在塗料盤上覆 蓋有由塑性材料製成的膜層,在需要清洗塗料盤時,只要將膜層整體 從塗料盤上取下即可完成清洗殘餘塗料的任務,其操作非常方便,不 僅可提高加工彩板的效率,而且還能有效地防止塗料中丁酮等有害揮發物對操作者的侵蝕;此外,由於所清除的塗料沒有添加稀釋劑,所 以,這些塗料還可以:故再次利用,進而可節省原材料。
附圖1是本發明用於彩塗機組上的盛裝塗料裝置一個實施例的 部分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圖1,該圖僅給出一個塗料盤1和設置在該塗料盤1上的回 流管件2,以及由塑性材料製成的膜層3的一個實施例的外觀結構。 從圖1中可以看出,塗料盤1基本上是一個矩形的且上表面是開放的 殼體,在塗料盤l的下底面設置有凹孔ll,該凹孔ll上主要是用於 安裝回流管件2,回流管件2與凹孔11之間可通過直接插接或採用 螺紋連接。回流管件2的外表面的徑向設置有突環21,以限定回流 管件2插入凹孔11的深度。塗料盤1的表面覆蓋有用於阻礙塗料與 其表面相接觸的膜層3,且使膜層3延伸出塗料盤1的周邊。膜層3 延伸出塗料盤1周邊的部分通過夾具4固定,在塗料盤1底面部分通 過回流管件2上設置的徑向突環21固定。當需要更換彩板的品種或 塗料的色彩時,可直接將膜層3從塗料盤1上取下再在其上覆蓋新的 膜層3即可實現。
權利要求
1. 用於彩塗機組上的盛裝塗料裝置,該裝置具有一個塗料盤,在該塗料盤的下底面設置有凹孔,在該凹孔上安裝有用於調節塗料回流高度的回流管件,其特徵在於在塗料盤的表面還覆蓋有用於阻礙塗料與其表面相接觸的膜層。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盛裝塗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膜 層在與所述凹孔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與其直徑相同的通孔,而回流管 件的外表面且與膜層相接觸的部位徑向設置有突環。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盛裝塗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膜 層延伸出塗料盤的周邊,且在塗料盤的邊沿安裝有用於固定膜層的夾 具,〉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盛裝塗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膜 層由塑性材料製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彩塗機組上的盛裝塗料裝置,該裝置在塗料盤的表面覆蓋有用於阻礙塗料與其表面相接觸的膜層。該裝置可提高加工彩板的效率,而且還能有效地防止塗料中丁酮等有害揮發物對操作者的侵蝕;此外,由於所清除的塗料沒有添加稀釋劑,所以,這些塗料還可以被再次利用,進而可節省原材料。
文檔編號B05C11/11GK101209445SQ200610135178
公開日2008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06年12月29日
發明者劉昌偉, 張大慶, 張恩濤, 王溪剛, 高興昌 申請人:本溪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