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行防堵免耕播種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23:01: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兩行防堵免耕播種機,屬於套作模式下農機具作業領域。
背景技術:
四川、重慶、貴州等在內的西南省區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生產區。該區地形複雜,多以丘陵和山地為主,屬於典型的旱作農業區。由於其熱量條件三熟不足,兩熟有餘,故該地區多採用套作種植模式,以充分利用地力、氣候資源,同時緩解西南地區人多地少的矛盾,解決糧食的安全問題。
然而現有的套作播種機存在茬杆纏繞和缺苗斷壟等問題,制約了播種機具的作業效率和相關種植模式的優勢發揮,如中國專利201120229360.0名為基於微耕機驅動的微型小麥播種機,其驅動輪採用傾斜後置方式,容易在茬杆作用下導致驅動輪懸空,出現動力傳遞失效及缺苗斷壟等問題。因此,研製具備防纏繞及有效驅動的套作播種機,對於丘陵地帶的農業生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兩行防堵免耕播種機,主要包括滅茬裝置1、施肥開溝器2、限深輪3、驅動輪4、排種開溝器5、鎮壓輪6、檔位調節裝置7、排種器8、仿形四桿機構9、肥料箱10、傳動軸11,其特徵在於:驅動輪4安裝在左右限深輪3中間;傳動軸11穿過固定在機架上的仿形四桿機構9,其一端通過檔位調節裝置7與驅動輪4相連,另一端分別連接排種器8和肥料箱10,其中位於後部的排種器8分別與限深輪3及排種開溝器5固接,肥料箱10下部則與施肥開溝器2相連。
驅動輪4傾斜前置安裝於左右排種器8之間,驅動輪4提供動力的同時,傾斜向下方向的分力會把茬稈向下擠壓,起到防堵防纏繞的作用。
驅動輪4轉動後,動力傳遞經鏈傳動到傳動軸11,繼而分別帶動排種器8和肥料箱10運轉,進行施肥排種作業;而滅茬裝置1則由拖拉機提供動力,後部鎮壓輪6在彈力作用下實現鎮壓效果。
驅動輪4採用傾斜前置的彈性貼地方式,避免了拖地狀態,驅動輪4表面含有較深紋理,從而與地面的接觸程度加深,綜合結果能夠有效避免驅動輪打滑。
檔位調節裝置7在保持發動機轉矩和轉速不變的情況下,能夠有效改變傳動系統的傳動比,使排種器8獲得所需的不同株距。
限深輪3與排種器8相連,保持彈性貼地,能夠適應不同地形,並始終控制播種深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滅茬裝置、2-施肥開溝器、3-限深輪、4-驅動輪、5-排種開溝器、6-鎮壓輪、7-檔位調節裝置、8-排種器、9-仿形四桿機構、10-肥料箱、11-傳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描述。
兩行防堵免耕播種機,主要由滅茬裝置、限深輪、驅動輪、排種開溝器、檔位調節裝置、排種器和傳動軸等組成。其中,驅動輪安裝在左右限深輪中間,並保持向前傾斜彈性貼地,輪子表明帶有較深紋理;傳動軸一側與驅動輪相連,另一側則與施肥及排種器相連接。
作業時,拖拉機牽引兩行免耕播種機向前運行,同時帶動滅茬裝置高速旋轉,將秸稈切斷;施肥排種的動力則由驅動輪提供,通過傳動軸輸出後分別驅動,其中檔位調節裝置可調節排種器的輸出株距,實現不同播種要求。位於後部鎮壓輪則實現側部擠壓實現鎮壓效果。
最後應該說明的是:對於所屬領域額普通人員來說,在上訴基礎上還能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者改動,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仍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