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機內冷水鈉型/氫型混床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8:54:31 1
專利名稱:發電機內冷水鈉型/氫型混床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控制的、採用鈉型/氫型混床並聯運行對發電機內冷水進行旁流處理的裝置。
背景技術:
發電機內冷水處理技術簡介1.內冷水處理系統介紹1.1發電機的冷卻形式(1)雙水內冷,發電機靜子和轉子全部採用水冷卻;(2)水-氫-氫冷卻,發電機靜子採用水冷卻、轉子及定子鐵芯採用氫冷。
1.2冷卻水源發電機內冷水一般都採用除鹽水或凝結水作為補充水。
採用凝結水,由於經過加氨處理,電導率較高,同時氨對銅有腐蝕影響;採用除鹽水,pH值往往較低,具有侵蝕性。
1.3內冷水質要求
*摘自《火力發電廠水汽化學監督導則》(DL/T561-95)。標準一,不添加緩蝕劑;標準二,添加緩蝕劑。
**摘自《火力發電機組及蒸汽動力設備水汽質量》(GB/T 12145-1999)。標準三,雙水內冷和轉子獨立循環的冷卻水質量標準;標準四,汽輪發電機定子繞組採用獨立密閉循環水系統。
2.目前內冷水處理的常用方法及存在的問題2.1緩蝕劑法(1)MBT處理(2-巰基苯並噻唑,陽極抑制劑)。
用NaOH溶解MBT,再用除鹽水稀釋,加入量5-10mg/l,此類緩蝕劑能與水中的銅離子形成溶解度小、粘附性強的螯合保護膜,可控制冷卻水的含銅量在30μg/l以下。
缺點需用NaOH溶解,使冷卻水電導率上升;MBT易析出(尤其是酸性水中),沉積在冷卻水系統的死角處;處理後的內冷水中有淡黃色的絮狀沉積物;對內冷水系統的橡膠製品有溶解作用。
(2)BTA+EA處理(苯並三唑+乙醇胺)將BTA加熱溶解,用除鹽水稀釋後與乙醇胺(EA)一起加入冷卻水箱中,BTA初始濃度5-10mg/l左右;乙醇胺的加入量按電導率不超標和PH>7.6來控制(PH小於6.8時降低緩蝕效果),一般控制在0.65-1.0mg/l。可使冷卻水的含銅量在10-20μg/l的範圍內,銅離子含量大於40μg/l時換水。
缺點BTA和EA能使冷卻水的電導率上升,工業品BTA雜質較高,尤其是Na+含量高,有毒;溶解性較差,緩蝕性較差;與銅發生作用時,能使PH下降;氨存在時會破壞銅與BTA的保護膜;價格較高。
(3)其它類型的緩蝕劑APDC(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銨);IC-1,正常使用量2mg/l,冷卻水電導率約增加0.5μs/cm。
2.2提高內冷水的pH值通過計算和試驗都可以證明,將發電機冷卻水pH值維持在8.5左右,可使發電機銅導線得到保護。提高pH最簡單的方法是進行加氨處理。
缺點進行加氨處理,能使冷卻水的電導率上升;同時,氨和氧化亞銅易發生反應生成銅氨絡合離子。
2.3採用小混床旁流處理通常旁路系統處理流量佔主系統流量的最大比例為10%。可使冷卻水的含銅量和電導率控制在標準範圍內。
缺點通過氫型混床處理,冷卻水的pH值難於控制。冷卻水pH值偏低,加劇銅的腐蝕,使控制內冷水的含銅量、電導率和pH值成為交叉矛盾。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動控制的、採用鈉型/氫型混床並聯運行對發電機內冷水進行旁流處理的裝置,處理內冷水質達到pH 8-9,電導率達到標準要求,銅含量<40ug/l。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在發電機內冷水處理過程中同時採用鈉型混床和氫型混床,鈉型混床和氫型混床採用並聯運行,通過氫型混床保證發電機內冷水的電導率,通過鈉型混床保證發電機內冷水的pH值,以控制發電機內冷水的電導率為主、pH值為輔,在保證電導率和pH值的情況下可控制銅的腐蝕,通過三通調節閥根據內冷水的水質自動控制鈉型/氫型混床的進水流量,達到控制發電機內冷水的pH 8-9、電導率達到標準要求、銅含量<40ug/l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利用離子交換理論的技術方案,採用鈉型/氫型混床進行發電機內冷水的鹼性調節,即旁路採用鈉型混床保證內冷水的微鹼性,而用氫型混床保證電導率。同時,冷卻水中金屬的腐蝕產物主要以微粒形式存在,通過混床可對冷卻水中金屬氧化物微粒進行濾除,防止金屬氧化物在線棒通流截面上沉積。
主要反應如下(M為陽離子,如鐵、銅、銨離子等,n為電荷數)(M為陽離子,如鐵、銅、銨離子等,n為電荷數)(A為陰離子,如Cl-、HCO-3等,n為電荷數)採用鈉型/氫型混床對發電機內冷水進行處理,對補充水採用除鹽水或凝結水均適用。
以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述
圖1本實用新型流程原理圖圖2本實用新型正視圖圖3本實用新型俯視圖圖中1.進口、2.pH表、3.電導表、4.三通調節閥、5.鈉型混床、6.氫型混床、7.出口、8.控制箱、9.底盤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一定量的發電機內冷水通過處理裝置的進口[1],經過pH表[2]、電導表[3]的分析,經過邏輯比較,控制三通調節閥[4]的分流開度,從而控制鈉型混床[5]、氫型混床[6]的進水流量,即電導率高時增大氫型混床[6]的進水流量,在保證電導率合格的情況下,控制鈉型混床[5]的進水流量,以保證pH值。鈉型混床[5]和氫型混床[6]採用並聯運行的方式。一定量的發電機內冷水經鈉型混床[5]和氫型混床[6]處理後,通過處理裝置的出口[7]返回到發電機內冷水的主系統。
參照圖2、3,處理裝置將鈉型混床[5]、氫型混床[6]、三通調節閥[4]、控制箱[8](pH表[2]和電導表[3]安裝在控制箱[8]上)、進口[1]、出口[7]、以及其它必要的接口和附件(閥門、管道、儀表)整體組裝在底盤[9]上。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控制的發電機內冷水旁流處理裝置,採用鈉型、氫型混床並聯運行對發電機內冷水進行旁流處理,其特徵是三通調節閥[4]的出水口分別與鈉型混床[5]和氫型混床[6]的進水口連接,在三通調節閥[4]的進口[1]管路上設置隔離閥和pH表[2]、電導表[3]的測點,鈉型混床[5]和氫型混床[6]的出水口分別設置隔離閥和樹脂捕捉器,再連接到裝置出口[7]上,出口[7]上設置止回閥和隔離閥。將鈉型混床[5]和氫型混床[6],三通調節閥[4]、控制箱[8]、進口[1]、出口[7]、以及其它必要的接口和附件,包括閥門、管道、儀表,整體組裝在底盤[9]上,pH表[2]和電導表[3]安裝在控制箱[8]上。
專利摘要發電機內冷水鈉型/氫型混床處理裝置是一種自動控制的、採用鈉型/氫型混床並聯運行對發電機內冷水進行旁流處理的裝置。它是在發電機內冷水處理過程中同時採用鈉型和氫型混床並聯運行,通過氫型混床保證發電機內冷水的電導率,通過鈉型混床保證發電機內冷水的pH值,以控制發電機內冷水的電導率為主、pH值為輔,採用三通調節閥根據內冷水的水質自動控制鈉型和氫型混床的進水流量,達到控制發電機內冷水的pH 8-9、電導率達到標準要求、銅含量<40ug/l的目的。它將鈉型混床[5]、氫型混床[6]、三通調節閥[4]、控制箱[8]、進口[1]、出口[7]、以及其它必要的接口和附件(閥門、管道、儀表)整體組裝在底盤[9]上。
文檔編號C02F1/42GK2656400SQ0228416
公開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2年11月12日
發明者石巍, 鄒向群 申請人:武漢藝達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