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及其懸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8:50:51 2
車輛及其懸架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懸架系統,包括連接於車輪和車架之間的支撐架;該懸架系統還包括可伸縮的第一提升機構和第二提升機構,第一提升機構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架的上部和車架相連,第二提升機構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架的上部和車架相連,且第一提升機構和第二提升機構間隔設置。由於該懸架系統設有至少兩個可伸縮的提升機構,可以同時承載車架的重量,因此大大增強了承載能力,車輛的穩定性更好。另外,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安裝有該懸架系統的車輛。
【專利說明】車輛及其懸架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車輛工程【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車輛及其懸架系統。【背景技術】
[0002]目前,對於易碎貨物、體積大重量輕的物品以及(建築)預製品件等,在運輸過程中如使用基於鋼板彈簧懸掛的普通大貨車或半掛車,則存在易碎現象,從而造成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對於該類型的運輸車而言,在裝配貨物時需要將車架降低,而在運輸過程中為了防止底盤與路面發生幹涉和便於行駛,需要將車架提升。因此,常需配置帶提升功能的空氣懸架系統,以適應貨物裝卸和運輸的需要。現有技術中,空氣懸架系統主要為單氣囊式、油缸式或氣囊油缸式結構。
[0003]申請號為200820172361.4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汽車獨立空氣懸架裝置」,如圖1所示,該汽車獨立空氣懸架裝置設有車軸3',車軸3'通過導向板5'和支撐軸I'與底盤連接,並通過導向板5'與空氣懸掛系統的氣室6'接觸,減震器8'的兩端分別連接導向板Y與車架,車軸Y上裝配有車輪2'以及輪胎4',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由於路面的不平產生的震動,由輪胎4'、車輪2'和車軸Y傳遞到氣室屮,氣室屮與水平設置的氣囊W接觸,氣囊V的氣壓隨著震動而增大或減小,從而實現減震。對於該技術方案而言,單個氣囊7,由於自身原因,最大承載能力有限,符合設計要求的氣囊型號少。
[0004]因此,如何在保證運輸車輛行駛平穩、具有良好減震性的同時,進一步改善空氣懸架系統的提升高度,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車輛及其懸架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的單氣囊承載能力有限的問題。
[0006]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懸架系統,包括連接於車輪和車架之間的支撐架;該懸架系統還包括可伸縮的第一提升機構和第二提升機構,所述第一提升機構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支撐架的上部和車架相連,所述第二提升機構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支撐架的上部和車架相連,且所述第一提升機構和第二提升機構間隔設置。
[0007]進一步地,所述懸架系統還包括側伸支架,所述側伸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撐架上,所述側伸支架的上部連接有所述第二提升機構。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提升機構為氣囊、油缸或氣缸。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提升機構為氣囊、油缸或氣缸。
[0010]進一步地,所述懸架系統還包括可伸縮的第三提升機構,所述第三提升機構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支撐架的上部和車架相連。
[0011]進一步地,所述懸架系統還包括第一輔助支架和第二輔助支架,所述第一輔助支架連接在支撐架的上端,所述第一提升機構安裝在所述第一輔助支架上;所述第二輔助支架連接在所述側伸支架的上端,所述第二提升機構安裝在所述第二輔助支架上。[0012]進一步地,所述懸架系統還包括氣室,所述氣室連接在所述第一輔助支架上。
[0013]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為三角支架,其第一頂點與車輪相連,第二頂點與所述第一輔助支架相連,第三頂點與車架相連。
[0014]進一步地,所述懸架系統還包括減震器,所述減震器一端與支撐架相連,另一端與車架相連。
[0015]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車輛,設置有上述任意一種懸架系統。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懸架系統,包括連接於車輪和車架之間的支撐架;該懸架系統還包括可伸縮的第一提升機構和第二提升機構,第一提升機構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架的上部和車架相連,第二提升機構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架的上部和車架相連,且第一提升機構和第二提升機構間隔設置。由於該懸架系統設有至少兩個可伸縮的提升機構,可以同時承載車架的重量,因此大大增強了承載能力,車輛的穩定性更好。
[0017]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由於還增設了側伸支架,且該側伸支架連接在支撐架上,避免了多個提升機構之間的幹涉,合理利用了空間,使得在狹小的空間裡可以同時設置多個提升機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9]圖1為相關技術中懸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懸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2]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懸架系統,應用於車輛上,如圖2所示,該懸架系統包括車輪1、輪胎3、車軸2、支撐架4、第一氣囊10和第二氣囊9,車輪I套設於車軸2夕卜,輪胎3套於車輪I外,支撐架4的第一端與車軸2相連,第一氣囊10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架4的上部和車架相連,第二氣囊9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架4的上部和車架相連,且第一氣囊10和第二氣囊9間隔設置。由於該懸架系統設有兩個可伸縮的提升機構,即第一氣囊10和第二氣囊9,可以同時承載車架的重量,因此大大增強了承載能力,同時氣囊的選型更加容易。
[0023]為了便於第二氣囊9的設置,避免第一氣囊10和第二氣囊9之間的幹涉,合理利用了有效的空間,還可以在支撐架4上固定設置一個側伸支架11,具體的,側伸支架11連接在車軸2與第一氣囊10之間的支撐架4上;第二氣囊9的一端連接在側伸支架11的上部,另一端與車架相連。由於增設了側伸支架11,且該側伸支架11優選連接在支撐架4的中間部位,且側伸支架11與支撐架4之間有一定角度,確切地說是第一氣囊10與車軸2的連線與第二氣囊9與車軸2之間的連線之間有一定的夾角,這樣就可以避免兩個氣囊之間的幹涉,合理利用了空間,使得在狹小的空間裡可以同時設置兩個氣囊;再者,由於是兩個氣囊同時承載,單個氣囊所承載的重量就減小了很多,所以在氣囊的選型上就有了更多的選擇。
[0024]需要說明的是,提升機構還可以是兩個以上,例如還可以包括第三氣囊,該第三氣囊可以設置在支撐架4上,也可以設置在側伸支架11上,或者另外再設一個側伸支架11,第三氣囊固定在增加的側伸支架11上;另外,可伸縮的提升機構除了氣囊之外,還可以是油缸或氣缸,當然,為了便於控制和調節,優選的,提升機構要麼都選用氣囊,要麼都選用油缸,要麼都選用氣缸。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可伸縮的提升機構是指提升機構的長度或高度可調,或者說提升機構與支撐架4連接後,可以改變車架與支撐架4之間的角度或位置。
[0025]為了方便氣囊與支撐架4之間的連接,該懸架系統還包括第一輔助支架8和第二輔助支架7,第一輔助支架8連接在支撐架4的上端,第一氣囊10安裝在第一輔助支架8上;第二輔助支架7連接在側伸支架11的上端,第二氣囊9安裝在第二輔助支架7的上端;支撐架4可以優選為三角支架,其第一頂點與車軸2相連,第二頂點與第一輔助支架8相連,第三頂點與車架相連。為了進一步減小震動,該懸架系統還包括減震器6,減震器6—端與支撐架4相連,另一端與車架相連。
[0026]另外,該懸架系統還可以包括氣室5,氣室5設置在支撐架4上,也可以設置在第一輔助支架8或第二輔助支架7上;該氣室5通過連杆與制動機構相連,用於車輪的減速和制動。
[0027]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安裝有上述懸架系統的車輛,由於懸架系統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因此還車輛也具有同樣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贅述。車輛在不行駛且需要升降的時候,加大或者減小對氣囊的充氣,三角架以及輪端與車架距離增大或者減小,整車提升或者下降。
[002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懸架系統,包括連接於車輪(I)和車架之間的支撐架(4),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可伸縮的第一提升機構和第二提升機構,所述第一提升機構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支撐架(4)的上部和車架相連,所述第二提升機構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支撐架(4)的上部和車架相連,且所述第一提升機構和第二提升機構間隔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懸架系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側伸支架(11),所述側伸支架(11)固定在所述支撐架(4)上,所述側伸支架(11)的上部連接有所述第二提升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懸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提升機構為氣囊、油缸或氣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懸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提升機構為氣囊、油缸或氣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懸架系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可伸縮的第三提升機構,所述第三提升機構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支撐架(4)的上部和車架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懸架系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第一輔助支架(8)和第二輔助支架(7),所述第一輔助支架(8)連接在支撐架(4)的上端,所述第一提升機構安裝在所述第一輔助支架(8)上;所述第二輔助支架(7)連接在所述側伸支架(11)的上端,所述第二提升機構安裝在所述第二輔助支架(7)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懸架系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氣室(5),所述氣室(5)連接在所述第一輔助支架(8)上。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懸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架(4)為三角支架,其第一頂點與車輪(I)相連,第二頂點與所述第一輔助支架(8)相連,第三頂點與車架相連。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懸架系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減震器(6),所述減震器(6) —端與支撐架(4)相連,另一端與車架相連。
10.一種車輛,其特徵在於,設置有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懸架系統。
【文檔編號】B60G15/08GK203600930SQ201320701251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7日
【發明者】徐鑫, 杜三成, 蔣於偉 申請人:三一汽車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