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字是不是大致左右相等(群字解析)
2023-04-17 22:36:46 4
群(拼音:qú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
此字初文始見於春秋金文,形聲字,從羊,君聲。
群本義指牲畜聚合一處,泛指同類相聚,引申表示眾多、集體的意思。
也用作量詞,用於成群的人或動物等。
說文解字書影
《詩經·小雅·無羊》:「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群在此是形容羊多。再如《周易·繫辭上》:「物以群分。」這裡的「群」泛指同一類的事物。所以「群」字所指,只是「聚在一起的人或物」,成群的人自然有眾多的數量,所以人類也有「群眾」的稱呼。
最後說下君字的來龍去脈:
君字封建時代指帝王、諸侯等:君主。
君子(a.舊指貴族、統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
君王。君上。國君。君權。君臨。君側。
古代的封號: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長安君。
對對方的尊稱:張君。諸君。
從甲骨文和金文來分析:
君字上面是個手拿權杖的人,下面是開口發號施令,儼然是個君王,這個應該是君字的本來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