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白鳥在水塘抓魚(白洋澱一隻鳥和一條魚)
2023-04-17 09:42:46 2
兩種之前默默無聞的「小精靈」
不經意間成為「網紅」
是怎麼回事呢?
9月15日
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
「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直接「點名」:
多年沒有見到的鰟鮍魚等
白洋澱一些土著魚類
也在逐漸得到恢復
這是在雄安新區拍攝的鰟鮍魚。受訪單位供圖
此前
8月9日,中共河北省委
舉行「中國這十年·河北」主題新聞發布會
一張青頭潛鴨
在白洋澱安家的圖片被展示後也引起關注
據介紹
圖片上的小鴨子正在學遊泳
今年觀測到白洋澱已經成為全球瀕危物種——
青頭潛鴨的棲息地和繁育地
在白洋澱拍攝的青頭潛鴨。受訪單位供圖
就這樣,一隻鳥和一條魚通過兩場發布會進入公眾視野。這兩種小動物到底什麼來頭?原來,這背後是對白洋澱生態治理的一種肯定。
青頭潛鴨是一種對生存環境非常挑剔的水鳥。多年來因為氣候、環境變化及人為因素幹擾,青頭潛鴨野外種群數量不斷減少,2021年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白洋澱澱區景色。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河北省林草局去年秋冬季在白洋澱發現100餘只青頭潛鴨成體,今年7月又首次在白洋澱發現青頭潛鴨的育雛情況。
在白洋澱拍攝的青頭潛鴨。受訪單位供圖
河北省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溼地管理處處長劉洵說,今年5月,他們在對白洋澱溼地鳥類進行監測考察時,先後在多處水域共發現10餘只青頭潛鴨成體。隨後便加強了監測力度,幸運的事情發生了:有一天清晨他們再次來到之前發現青頭潛鴨的水域時,一隻雌性成鴨帶著4隻可愛的小鴨出現在望遠鏡裡,相機快速拍下這珍貴的畫面。
在白洋澱拍攝的青頭潛鴨。受訪單位供圖
中國青頭潛鴨保護與監測工作組組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丁長青說,青頭潛鴨在其歷史繁殖地難覓繁殖蹤跡,白洋澱繁殖地的發現,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再來說說名字比較拗口的鰟鮍魚。它是白洋澱一種土著小型淡水魚,有著亮麗的體色,對水質要求很高,是生態指標性魚類。然而,這種漁民再熟悉不過的魚,由於白洋澱過去的汙染,卻一度消失。白洋澱周邊一些村民說:「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水質變好了,魚自然而然就回來了。」
這是在雄安新區拍攝的鰟鮍魚。受訪單位供圖
近日,經河北省海洋與水產科學研究院監測發現,白洋澱魚類已恢復至46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19種,白洋澱魚類生物多樣性已達到高級別水平。
工作人員在白洋澱澱區清理澱面垃圾。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如今
白洋澱從「靜態美」到「動態美」
一幅人、水、鳥、魚和諧共處
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畫卷
正呈現在人們眼前
來源:新華社
記者:張濤、朱旭東、劉桃熊
監製:關開亮
編輯:李永錫、卿珊
實習:羅慶文
越來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