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分治癒神劇回來了(雙生花復調完美)
2023-04-17 11:58:30 1
《海蒂和爺爺》應該能排進「史上最治癒電影榜單」吧?豆瓣十萬人打出9.1高分,圖書、動畫、電影多個版本延綿幾代人記憶,直指最犀利的窮養富養之差、方式卻柔和又溫暖;叩問山林自然之美與貴族精英教育的失衡之處,姿態卻包容又睿智。
電影中海蒂和克拉拉兩個小女孩宛如一對雙生花,從家境到個性到環境處處是極端對比,一個貴族一個寒門,一個安靜溫婉、一個野性自由,一個娟秀恬淡、一個天真熱烈,前者是古典教育之下的完美範本、擁有一切理性思考和行為規範的、最佳模式,後者是山林湖海間的自然高光、自帶田園鄉土的質樸與遠離塵囂的精靈質感。
無論是二人一見如故的情感,還是在彼此窘迫境地中給予的真誠相助,都帶著最強烈的「雙生花」故事既視感,然而和傳統雙生對比路線敘述的怨懟、忿恨情緒不同,《海蒂和爺爺》中的兩位小女孩雖然也曾發生爭執、也曾有負氣之時,但整體而言關係始終很良性、氣氛始終很治癒。
第一點,在命運的劫難面前,她們都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回報以歌」的天使。
海蒂自幼失去父母,又被姨媽變相搶走賣入富貴人家,雪上加霜、慘上加慘;然而無論是在鄰居們指指點點的眼光之下,還是在嚴肅臉管家婆的刁難之下,她始終保持著打不死、掐不斷、熄不滅的快樂元氣。
克拉拉身體上有殘缺,原生家庭也缺少陪伴,父親常年雲遊四方、空留給她一棟華麗大宅和一群心思各異的「工作人員」。無父無母又殘疾、還被困在黃金牢籠中,正常的模式應該是成長為性格陰鬱暴戾的問題少年吧?但克拉拉絲毫沒有跑偏,無論是悄悄教海蒂使用餐具、還是陪著她去塔上看山、抑或是帶迴路邊的小貓咪,她如同《亂世佳人》中媚蘭的童年版本,性格裡始終保留著最溫厚最良善的面相。
第二點,風景詩學的浪漫呈現與古典教育的謹言法度。
電影中對位出現的一組概念,自然山林與文明規訓。
故事裡一邊是阿爾卑斯山的巍峨壯麗,在造化鍾神秀的鬼斧神工面前、自然如同一串古老而神秘的密碼,湖光山色間似乎藏著樸素又高深的萬物有靈的規則,更接近浪漫又無為的旨歸。迴響的是盧梭厭倦塵囂遷居退隱廬時的山林之志,是華茲華斯、柯爾律治、騷塞等湖畔派桂冠詩人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簡樸主張。
故事的另一邊則是規矩森嚴的教育體系,法蘭克福的克拉拉家中作息時間精確如同鐘錶、橫平豎直處處是規矩。無論是女管家糾正海蒂的口音、動詞「格」使用語法,抑或是對餐桌禮儀等細節的嚴苛要求,處處都森冷體現著約束。
這種約束和禮儀在某種程度殺昂成為了所謂「上流社會」的標誌,於是女管家違背教育本意、一味追求表象的「體面」;而如此本末倒置的陪伴和捆綁之下,克拉拉卻依舊擁有教育應該有的正確模樣,沒有停留在「做一個偽君子攫取利益」的表層,而真正接受了教育對靈魂的「提純」效應,溫良恭儉讓。
《海蒂和爺爺》中兩個小姑娘的祖輩很有意思,一個是獨居山巔獨來獨往「惡名在外」的「兇」老頭,另一個是不被所謂「貴族身份架子」捆綁的「哲人系」奶奶,前者下山來換一次糧食都被村裡人指指點點、放羊的小男孩都聽說過他殺人的謠言,後者舉動相當「驚世駭俗」、讓孫女跟著窮姑娘一起住在小茅屋的茅草床上、震驚了孩子親爹。
兩位祖輩性格、身價天差地別,但都勇敢不被拘束、不囿於常規,只問本心不問流言。《海蒂和爺爺》也在山林壯闊的風光迤邐之外,鋪出了一張更溫情更動人的大網。
電影中爺爺肩上扛著羊、手上牽著海蒂,一老一小衣著襤褸、生活窘迫,但相依為命的感覺那樣濃烈而溫暖;海蒂剛來時家中只有一把椅子、閣樓上的所謂「床鋪」其實全是雜亂稻草,家中餐具都是手工的、非常粗糙笨重,但這種接近原始狀態的「落後生產力」產能低下,恰恰暗合了漁樵耕讀隱於山林自然、親力親為的幸福。
無論是海蒂和皮特放羊時的草長鶯飛,還是銀裝素裹白雪皚皚中爺爺為海蒂做的滑雪工具、從山頂飛躍兒下一氣呵成暢快淋漓,都擺脫了貧寒的物質局限、走向了溫情和自由的層面。
在海蒂和爺爺的故事裡,前期結構是幼童的天真融化獨居老者「憤世嫉俗」的冷硬表象,而在克拉拉奶奶的故事裡則是反向的睿智觀察。
無論是奶奶對海蒂的冷靜觀察,還是「騙」她學認字學讀故事的話術,抑或是帶著克拉拉來到雲巔之上小破屋裡的「驚世駭俗」之舉,這位奶奶迅速讓人明白克拉拉的優良溫婉從何而來。兩個家庭裡,如果說海蒂爺爺的教育是「無為」式、浸染式的,那麼克拉拉奶奶的教育則是點撥式、開化式的;前者對海蒂和皮特的一舉一動甚有把握大膽「放養」,後者則是嚴苛規矩裡的溫暖真諦。電影讓克拉拉在阿爾卑斯山上痊癒,似乎是更側重自然派的法天法道法自然,但奶奶和克拉拉二人浸入骨髓的溫文爾雅又為「學院派」扳回一局:無所謂高低貴賤,陪伴才是教育真正的定心丸。
《海蒂和爺爺》觸碰的問題很尖銳、且在某種程度上無解,很容易被變成形形色色販賣焦慮的10w ,然而電影以溫柔的觸覺、明媚的自然山林圖卷、雙生花與祖輩的溫情故事,脈脈消解了階級差距的殘酷、病痛頻仍的痛楚,代之以更自由壯闊的山巔夢想、更如影隨形的深切關懷。
不論腿是否痊癒、是否能行走,心中始終有一座可以攀爬的山;不論字母是否認識、是否能書寫,心中始終有一個沒講完的美好故事。如同荷爾德林的願景那般: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舒心醬原創,嚴禁抄襲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