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十八反王人物排名(西漢時期夜襲右賢王)
2023-04-17 17:27:09 1
較之此前小打小鬧和曖昧和親,漢武帝對匈奴是動了真格兒,也是從他開始,匈奴從時不時撈油水瞬間到了被吊打的局面,而開啟這個局面的,便是出身家奴的衛青。
公元前129年,衛青於龍城一戰封侯,食邑三千八百戶。
公元前126年冬,匈奴王換屆。先前與漢朝交惡的軍臣單于逝世,他的弟弟伊稚斜自立為單于,並對軍臣單于的太子於單趕盡殺絕,太子於單逃亡至漢朝,被漢朝招降,封為涉安侯。
而在此時,還有一個小插曲,那就是張騫的歸來。此時,距離公元前138年劉徹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已經過了十三年,從出發時的一百多人,到回來時僅剩兩人,張騫等人經歷了多少艱險,無人敢想像。而張騫能夠在此時脫險、返回漢朝,也是因為了匈奴單于換屆的契機,此間種種,我們放到張騫的傳奇故事時再說。
當下,張騫回來後,給劉徹帶來了一個消息:漢朝最初想要結盟的大月氏,這幾年偏安一隅,已經沒有想要報仇的想法了,故而結盟未成。
未能結盟,雖然遺憾,但對於此時的劉徹來說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因為衛青的出現,讓他看到了漢朝即使不依靠外力、也能取勝的可能。
匈奴的新單于伊稚斜,因為前幾年匈奴在漢朝這裡吃了敗仗,以及漢朝收留了他的隱患太子於單,這些年對漢朝的報復也更加頻繁。
公元前126年夏天,匈奴萬騎侵入代郡(今河北蔚縣),劫掠千餘人而去;同年秋天,匈奴又入雁門,殺掠千餘人。
公元前125年,匈奴兵分三路,每路三萬騎,侵入漢朝的代郡、定襄、上郡,殺掠了數千人。匈奴的右賢亡對漢朝攻佔了河套地區、修築朔方郡也一直記恨在心,數次侵襲朔方,殺掠吏民,企圖奪回河朔之地。
而自公元前127年收復河朔之後,漢朝一直著力於修築朔方郡、鞏固邊防,而在匈奴如此猛烈而頻繁的侵襲下,劉徹認為,匈奴人需要再提點提點。
當時,漢朝北方的匈奴,單于駐守的王庭居於漢都長安的正北方,單于手下最高階的貴族左賢王和右賢王分別駐守在東方和西方,而右賢王的王庭正在緊挨著河套地區的西北方。在綜合考慮到朔方城的安危和邊防的安穩後,劉徹決定進攻盤踞漠南、威脅最大的右賢王。
公元前124年,衛青直接統率三萬騎兵,指揮蘇建、公孫賀、李沮、李廣的弟弟李蔡四人為將統兵數萬,從高闕(今內蒙古杭錦後旗,在寧夏自治區正上方)出兵攻打右賢王。同時,李息和張次公率領數萬騎兵 從右北平郡(約北京市東北部)出兵,牽制匈奴左賢王兵力。
這也是自劉徹登基後,漢朝第一次對匈奴單于的主力對戰。
衛青此次出徵,面對的是匈奴單于的主力,還是在那荒涼的戈壁沙漠中深入敵人的地盤作戰,此次出徵,勝負未知。
而已經知道漢軍出塞的右賢王,看過前方傳來的軍情後,與身邊的部下戲謔道:「以漢軍一貫慢吞吞的速度,到我們這兒還遠著嘞!你們都要吃飽喝足,等過些時日就去把那些不喝羊奶的瘦弱漢軍打得哭爹喊娘,哈哈哈哈!」
這右賢王不做一點準備就罷了,還常常 跟自己的愛妾、部下好一番暢飲,醉醺醺地回自己帳篷呼呼大睡,全然不知,不遠處衛青帶領的漢軍,已經逼近他們的防線。
原來,衛青這次運氣不錯,出塞數百裡後就找對了方向,發現了匈奴右賢王王庭的所在地。一般來說,匈奴人逐水草而居,駐紮之地必然水草肥沃,這右賢亡將自己的王庭駐紮在此地,似乎也能理解他為何那麼不設防?因為,茫茫戈壁的環境比起草原來說更加惡劣,也就增加了更多找尋和攻克的難度,尤其是對於漢軍這樣適應了中原優越環境的軍隊。
但是,衛青在佔得先機的情況下,當即下令,讓軍隊疾馳前行,爭取將那右賢亡打個措手不及、無暇應對!沒幾天,漢軍軍隊便趁夜將匈奴右賢王的大營團團包圍,在匈奴人尚在醉酒、沉睡之時,隨著第一個匈奴人暗中倒下,匈奴人的防線被撕裂了!
隨後的廝殺,幾乎是碾壓性的決勝。
最終,漢軍一共俘獲右賢王手下各部首領十餘人、匈奴的男女部眾一萬五千多人,近百萬頭牲畜,再次刷新了上一次的戰績!
唯一可惜的是,匈奴右賢王帶著自己的愛妾和百餘精騎突出重圍,成了漏網之魚!但是右賢亡的手下和部眾幾乎全部被俘,匈奴右賢王已經再不足為懼!
漢軍自戈壁凱旋而歸,全軍是空前的激動和振奮,本以為 打敗了匈奴的白羊王和樓煩王已是近些年最大的戰績了,這次竟將匈奴的右賢王打得落荒而逃,那種自信感和成就感充斥在胸腔,與之相比,那些風沙和傷痛,又算得了什麼!
衛青大獲全勝的消息很快也傳回了長安,就在衛青帶領大軍剛剛抵達漢匈邊界時,劉徹派使者帶著「大將軍」信印前來,未等衛青入宮,在軍中便傳了聖諭:封衛青為大將軍(全國最高統帥),加封食邑八千七百戶,所有將領統歸衛青指揮!
這是何等的欣喜與榮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