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櫥櫃門拉手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14:54:21 1
專利名稱:一種櫥櫃門拉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櫥櫃零部件,特別是一種櫥櫃門拉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櫥櫃門拉手如圖2所示,拉手體的端面呈"C"型,只具有一個用來安裝於櫥 櫃門端面上的鍥形榫,因此只能安裝於櫥櫃門的上部或下部的端面上,這一方面給使用者帶 來不便;另一方面影響了櫥櫃組成整體後的美觀。由此可見,設計一種可以安裝於櫥櫃門上 與使用者身材相適合的高度的、又增加了櫥櫃組成整體後的美觀度的櫥櫃門拉手是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一種可以安裝於櫥櫃門上與使用者身 材相適合的高度的、又增加了櫥櫃組成整體後的美觀度的櫥櫃門拉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櫥櫃門拉手,包括有拉手體,位於拉手體的一 邊前部外口的把手槽,位於拉手體上與把手槽相對的另一邊前端部的裝飾邊,位於拉手體上 與把手槽相對的另一邊中部的鍥形榫,其特徵是位於拉手體上與把手槽同一邊的中部還設計 有另一個鍥形榫。從而使拉手體上、下兩邊均具備了與櫥櫃門端部鍥合固定的功能。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可以採取如下措施進一步完善
所述的拉手體上與把手槽同一邊前端部還設計有另一個裝飾邊。裝飾邊設計的效果是 當櫥櫃門安裝拉手後,嵌入拉手上端或下端的櫥櫃門端部邊緣被裝飾邊包封,與櫥櫃門的其 餘三條邊包封的裝飾框形成整體,起到良好的裝飾作用。
所述的鍥形榫的端部設計有至少一個鍥形扭j刺。鍥形倒刺設計目的是使拉手與櫥櫃門端 部鍥合固定的效果良好。
本實用新型實施得到的櫥櫃門拉手,經實際試用顯示了如下優點
1、可以安裝於櫥櫃門上與使用者身材相適合的高度。即根據使用者身材的高矮,手臂的 長短,安裝於最順手舒適的位置。如上所述,拉手體上與把手槽同一邊的中都還設計有另一 個鍥形榫,從而使拉手體上、下兩邊均具備了與櫥櫃門端部鍥合固定的功能。這就可以在使 用者最順手舒適的位置高度,將整體櫥櫃門分割成兩部分,分別與本實用新型實施得到的櫥櫃門拉手的上、下部鍥合固定,從而實現了將拉手安裝於最順手舒適的位置。避免了現有拉 手只能安裝於櫥櫃門的端部造成的使用不便。2、增加了櫥櫃組成整體後的美觀度。現有拉手只能安裝於櫥櫃門的端部,造成安裝拉手 後的櫥櫃整體線條單一,原本亮麗美觀的拉手融合於櫥櫃門的邊緣輪廓線之中,減弱了裝飾 效果。而本實用新型實施得到的櫥櫃門拉手安裝於櫥櫃門的頸部或裙部,亮麗美觀的拉手凸 顯於櫥框組成整體後的立面中,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強化了裝飾效果。附閨說明
圖1為符合本實用新型主題結構的示意圖;圖2為作為背景技術的現有拉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細節說明如下-如
圖1所示, 一種櫥櫃門拉手,包括有拉手體(l),位於拉手體的一邊前部外口的把手槽(2),位於拉手體上與把手槽相對的另一邊前端部的裝飾邊(3),位於拉手體上與把手槽相 對的另一邊中部的鍥形榫(4),其特徵是位於拉手體上與把手槽同一邊的中部還設計有另一個 鍥形榫(5)。所述的拉手體(1)上與把手槽同一邊的前端部i^設計有另一個裝飾邊(6)。 所述的鍥形榫(4、 5)的端部設計有至少一個鍥形倒刺(7)。具體實灘時選用金屬材料,如鋁合金、不鏽鋼型材。採用常規的金屬模壓拉制、拋光工 藝加工而成。本實用新型實施得到的櫥櫃門拉手,主要用作櫥櫃加工過程中的櫥櫃門拉手,也可以使 用於相近的場合。
權利要求1、一種櫥櫃門拉手,包括有拉手體(1),位於拉手體的一邊前部外口的把手槽(2),位於拉手體上與把手槽相對的另一邊前端部的裝飾邊(3),位於拉手體上與把手槽相對的另一邊中部的鍥形榫(4),其特徵是位於拉手體上與把手槽同一邊的中部還設計有另一個鍥形榫(5)。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細櫃門拉手,其特徵是所述的拉手體(l)上與把手槽同一 邊的前端部還設計有另一個裝飾邊(6)。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櫥櫃門拉手,其特徵是所述的鍥形榫(4、 5)的端部設計 有革少一個鍥形倒刺(7)。
專利摘要一種櫥櫃門拉手。涉及一種櫥櫃零部件。針對現有櫥櫃門拉手只有一個用來安裝於櫥櫃門端面上的楔形榫,因此只能安裝於櫥櫃門上、下部的端面上,這給使用者帶來不便,其次影響了櫥櫃組成整體後美觀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拉手體及其上的把手槽、裝飾邊、楔形榫,其特徵是位於拉手體上與把手槽同一邊的中部還設計有另一個楔形榫,從而使拉手體上、下兩邊均具備了與櫥櫃門端部楔合固定的功能。經試用顯示可以安裝於櫥櫃門上與使用者身材相適合的高度,即根據使用者身材的高矮,手臂的長短,安裝於最順手舒適的位置;安裝於櫥櫃門頸部或裙部亮麗美觀的拉手凸顯於櫥櫃組成整體後的立面中,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從而強化了裝飾效果。
文檔編號A47B95/00GK201341623SQ20092003778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5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5日
發明者張春耈 申請人:張春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