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桑樹害蟲的新的防治方法
2023-05-08 14:57:01 3
專利名稱:一種防治桑樹害蟲的新的防治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涉及一種防治桑樹害蟲的新的防治方法,特別是一種在養蠶季節也可以使用的、對環境無汙染的、對人畜安全的、施藥後幾個小時即可採葉餵蠶的新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高毒農藥的使用及環境條件的變化,大部分桑樹害蟲的抗藥性發生了變化, 採用傳統的防治方法,已很難有效地控制其為害。近幾年不斷見有全國各地「桑樹害蟲爆發為害,將桑葉吃光後無桑葉餵蠶」的報導。當前市場上能夠購買、取得國家農業部登記證的, 用於防治桑樹害蟲的常用化學農藥,如80%的敵敵餵1500倍、50%的辛硫磷1500倍等,藥效單一,只有30 70%左右的防治效果,另外對人畜高毒,高殘留,特別是夏天桑園樹高、 天熱、鬱蔽、不透風,稍有不慎,極易發生人畜及家蠶中毒事故。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種原料來源廣,價格低廉,防治效果好、對家蠶殘毒期短,配製簡單、對人畜無毒、無殘留、無汙染,使用方便,可直接噴施於桑樹的葉面上,數小時後即可採摘餵蠶的,利用植物源農藥苦參總鹼防治桑樹害蟲的新的防治方法。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本藥品包含苦參總鹼和水,2%參總鹼和水的體積比為1 600 2500。本藥品以每667平方米(畝)45 55公斤稀釋液的用量,噴施於桑樹的葉面上,施用4小時 5天後可正常採葉餵蠶。上述藥劑中所述的水為中性或偏鹼性的水,pH值為7. 0 7. 5。本發明採用的2%苦參總鹼為國家農業部認可的對人畜低毒、低殘留農藥,用於蔬菜、果樹、水稻、大豆等大宗農作物常見害蟲的防治。2000倍稀釋液對桑尺蠖、棉大造橋蟲防治效果為90. 32 95. 18%,對桑毛蟲、紅腹燈蛾的防治效果為89. 73 91. 22%,對桑薊馬、紅蜘蛛的防治效果為89. 89 93. 87%,其防治效果顯著高於常規對照農藥。但對桑螟、 野蠶的防治效果僅為3. 13 19. 22%,極顯著低於對照農藥。2000倍、1500倍、1000倍稀釋液噴施桑樹後,對家蠶的安全間隔期分別為4小時、8小時和32小時。採摘安全間隔期後的桑葉餵蠶,對家蠶的主要生理指標和經濟指標無不良影響。本發明所述的防治桑樹害蟲的植物源農藥,其實驗室試驗的防治效果(見表1)。表1 同一濃度藥劑對不同種類桑園害蟲防治效果的影響04小時害蟲死亡率)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桑樹害蟲的新的防治方法,其特徵在於包含苦參總鹼和水;2%苦總參鹼和水配比(體積比)為1 600 2500,以每667平方米45 55公斤的用量,噴施於桑樹的葉面上,施用4小時 5天後正常採葉餵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桑樹害蟲的新的防治方法,其特徵是苦參總鹼為從植物苦參中用生化方法提取的生物鹼,主要包括苦參鹼、氧化苦參鹼、羥基苦參鹼、槐果鹼、氧化槐果鹼。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防治桑樹害蟲的新防治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的水為中性或偏鹼的水,pH值為7. 0 7. 5。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防治桑樹害蟲的新防治方法,其特徵是不得與其它農藥混合使用,但為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提倡與其它農藥交替使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防治桑樹害蟲的新的防治方法。其技術方案是2%苦總參鹼和水配比(體積比)為 1∶600~2500,以每667平方米45~55公斤的用量,噴施於桑樹的葉面上,施用4小時~5天後正常採葉餵蠶。本發明其配製簡單、原料來源廣,價格低廉,對人畜無毒、無殘留、無汙染,使用方便,可直接噴施於桑樹的葉面上,數小時後即可採摘餵蠶,如果達2000倍的稀釋倍數,4小時後即可採葉餵蠶。經試驗表明,對桑尺蠖、桑毛蟲、紅腹燈蛾、白毛蟲、棉大造橋蟲、桑薊馬、紅蜘蛛其防治效果達90%,但對桑螟、野蠶防治效果較差(僅10%)。在江蘇省射陽縣的特庸鎮和大豐市的新鋒鎮約3公頃桑園中推廣應用,均取得了滿意的防治效果。
文檔編號A01N43/90GK102523995SQ20101062252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8日
發明者劉桂州, 蔡國祥, 郭海美 申請人:蔡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