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臺式整體電腦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09:26:11 1
專利名稱:一種臺式整體電腦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桌上型電腦,屬於個人和商用電腦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桌上型電腦是由主機、顯示器、音響、鍵盤和滑鼠等組成,由以上器件組合而成的電腦須佔用相當大的空間,接線複雜,製造過程中浪費原材料,且購機時須專業人員安裝、調試。這給用戶的使用帶來諸多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新型的桌上型電腦,將現在電腦的三樣主件主機、顯示器、音響合併為一件,以減少體積,減少耗材,購機時即插即用。現在液晶顯示器和等離子顯示器已經開始大量使用,為電腦的整合打下了基礎,液晶顯示器和等離子顯示器都是超薄形平板顯示器,在顯示器的背後增加厚度,擴大空間已經成為可能。擴展以後的顯示器的體積、重量也不及玻殼顯示器,總體性能和外觀大大優於現有的電腦,它是介於現有一般桌上型電腦與手提式電腦之間的一種新型電腦。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超薄形平板顯示器的後面和底層各擴展一個空間,這兩個空間各自獨立,將原主機內的主板安裝到顯示器後面空間,其中包括各種輸入、輸出接口;散熱器風扇。顯示器的下面空間安裝的光碟機、兩個USB接口,電源開關,顯示器調整按扭等。顯示屏兩邊中間各安裝一隻音箱,這在電視上已經成為慣例。顯示器的體積和重量因組合而增加,顯示器的機座也應擴大,使其形成適當的空間,以安裝重量較大的電腦、顯示器的電源,這樣也使顯示器更加平穩,不至於頭重腳輕。
原桌上型電腦的設備只有軟盤驅動沒有安裝,因磁碟可靠性低,替代產品又很多,所以不再安裝軟盤驅動器。
圖1為臺式整體電腦的立體構造圖。
圖2為臺式整體式電腦的立體效果圖。
圖1中1主機後封口板 2散熱器 3主板 4主機箱 5主機箱前擋板 6光碟機 7音箱 8顯示器主板 9底層間隔 10顯示器機箱11顯示屏 12顯示器表面板 13USB、光碟機蓋板 14底座連接橋 15機座外殼 16電源 17底座底板具體實施方式
在臺式整體電腦的立體構造圖中,以10顯示器機箱為中心,與8顯示器主板、9底層間隔、11顯示屏、12顯示器表面板、13USB、光碟機蓋板組成顯示器,底層間隔內安裝6光碟機,顯示屏中間兩側安裝7音箱;以4主機箱為中心,與1主機後封口板、2散熱器3主板、5主機箱前擋板組成主機;以15機座殼為中心,與14底座連接橋、16電源、17底座板組成電腦機座。以上三部分相對獨立,各自完成一定的功能,同時又通過內部連線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與輸入設備鍵盤、滑鼠配合組成一臺完整的電腦。
顯示器與主機箱的連接是通過4主機箱下面的凸槽與9底層間隔上面的凹槽配合,用抽插方式完成的,正常情況下在1主機後封口板後用直徑2.5毫米的長螺絲,通過4主機箱牆壁上的通孔固定到10顯示器機箱上。如須內部維護、保養,打開1主機後封口板上的螺絲,取下1主機後封口板,即可對主機進行維護、保養,也可對9底層間隔內的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如須對顯示器內部進行維護、保養,則還應將主機箱內的所有插頭拔下,連同4主機箱從9底層間隔上面的凹槽內抽出,顯示器的內部結構顯露出來,可對其進行維護、保養。14底座連接橋與9底層間隔的底版通過扭卡方式連接,16電源固定在17底座底板上,17底座板用螺絲固定在15機座外殼內。
圖2是臺式整體電腦的立體效果圖,他較普通電腦有不小的改進,解決了實踐中的很多應用問題。體積減少,只有原來的3分之1,便於擺放,運輸;接線簡單,整臺電腦只用一個電源;開箱時插上電源即可使用,無須安裝調試。
權利要求1.一種臺式整體電腦,包括機箱和機座,其特徵在於機箱前端是顯示器,後端是電腦主機箱,下面是底層間隔,底層間隔的上方有梯形槽,電腦主機箱通過梯形槽與顯示器連接成一個整體,機箱由下方機座支撐、固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臺式整體電腦,其特徵在於其機座內裝有電腦電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臺式整體電腦,其特徵在於其顯示器兩側中間裝有音箱。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臺式整體電腦,其特徵在於其顯示器下方,底層間隔內裝有光碟驅動器、USB接口。
專利摘要本設計公開了一種新型電腦,將現在電腦的三樣主件主機、顯示器、音響合併為一體,形成一種新型電腦。在超薄形平板顯示器的後面和底層各增加一個空間,這兩個空間各自獨立,同時將顯示器的機座也相應擴大,以10顯示器機箱為中心,與8顯示器主板、9底層間隔、11顯示屏、12顯示器表面板、13USB、光碟機蓋板組成顯示器,在底層間隔內安裝6光碟機,顯示屏中間兩側安裝7音箱;以4主機箱為中心,與1主機後封口板、2散熱器、3主板、5主機箱前擋板組成主機;以15機座殼為中心,與14底座連接橋、16電源、17底座版板組成機座。此電腦減少了體積,減少了耗材,接線簡單,開箱時即插即用。
文檔編號G06F1/16GK2872452SQ20052013205
公開日2007年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30日
發明者胡俊兵 申請人:胡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