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制丸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06:39:41 1
專利名稱:電動制丸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品加工機械,具體地說是一種電動制丸機。(二) 背景技術目前,人們日常生活食用的丸子多是手工製作,存在費時費力,工作效率 低和丸子大小不勻稱的缺點。(三)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 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的電動制丸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電動制丸機,包括機架、主動軸、從動軸、主動齒輪、從動齒輪、主動 壓輥、從動壓輥、料鬥和動力裝置,機架上水平設置有相互平行的主動軸及 從動軸,主動軸上設置有主動齒輪和主動壓輥,從動軸上設置有從動齒輪和 從動壓輥,且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相互嚙合,主動壓輥與從動壓輥相互接 觸,在主動壓輥與從動壓輥上分別對應設置有數個半圓形盲孔,主動軸與動 力裝置相接,在主動壓輥與從動壓輥相互接觸的正上方部位設置有料鬥。上述電動制丸機,其動力裝置包括設置在主動軸上的皮帶輪和設置在電 機動力輸出軸上的皮帶輪,上述兩皮帶輪通過皮帶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電動制丸機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 實用新型的電動制丸機,可代替純手工製作油炸丸及水丸,具有使用方便、 使用面廣、工作效率高等特點,製作的丸子體形勻稱,大小適中。更可適用於 大型制丸廠。
附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料鬥與主動壓輥及從動壓輥的布局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主動軸,3、從動軸,4、主動齒輪,5、從動齒輪, 6、主動壓輥,7、從動壓輥,8、半圓形盲孔,9、半圓形盲孔,10、皮帶輪 ,11、皮帶,12、電機,13、動力輸出軸、14、皮帶輪,15、料鬥。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l、 2對本實用新型的電動制丸機作以下詳細地說明。 如附圖l、 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制丸機,其結構包括機架l、主動 軸2、從動軸3、主動齒輪4、從動齒輪5、主動壓輥6、從動壓輥7、料鬥15和 動力裝置,機架1上水平設置有相互平行的主動軸2及從動軸3,主動軸2上設 置有主動齒輪4和主動壓輥6,從動軸3上設置有從動齒輪5和從動壓輥7,且 主動齒輪4與從動齒輪5相互嚙合,主動壓輥6與從動壓輥7相互接觸,在主動 壓輥6與從動壓輥7上分別對應設置有數個半圓形盲孔8、 9,主動軸2與動力 裝置相接,在主動壓輥6與從動壓輥7相互接觸的正上方部位設置有料鬥15。上述動力裝置包括設置在主動軸2上的皮帶輪10和設置在電機12動力輸 出軸13上的皮帶輪M,皮帶輪10通過皮帶11與皮帶輪14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電動制丸機其加工製作簡單方便,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加工 製作即可。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徵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1、電動制丸機,包括機架(1)、主動軸(2)、從動軸(3)、主動齒輪(4)、從動齒輪(5)、主動壓輥(6)、從動壓輥(7)、料鬥(15)和動力裝置,其特徵在於,機架(1)上水平設置有相互平行的主動軸(2)及從動軸(3),主動軸(2)上設置有主動齒輪(4)和主動壓輥(6),從動軸(3)上設置有從動齒輪(5)和從動壓輥(7),且主動齒輪(4)與從動齒輪(5)相互嚙合,主動壓輥(6)與從動壓輥(7)相互接觸,在主動壓輥(6)與從動壓輥(7)上分別對應設置有數個半圓形盲孔(8、9),主動軸(2)與動力裝置相接,在主動壓輥(6)與從動壓輥(7)相互接觸的正上方部位設置有料鬥(15)。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動制丸機,其特徵在於,動力裝置包括設置 在主動軸(2)上的皮帶輪(10)和設置在電機(12)動力輸出軸(13)上 的皮帶輪(14),皮帶輪(10)通過皮帶(11)與皮帶輪(14)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制丸機,屬於食品加工機械領域,其結構是由機架、主動軸、從動軸、主動齒輪、從動齒輪、主動壓輥、從動壓輥、料鬥和動力裝置構成,機架上水平設置有相互平行的主動軸及從動軸,主動軸上設置有主動齒輪和主動壓輥,從動軸上設置有從動齒輪和從動壓輥,且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相互嚙合,主動壓輥與從動壓輥相互接觸,在主動壓輥與從動壓輥上分別對應設置有數個半圓形盲孔,主動軸與動力裝置相接,在主動壓輥與從動壓輥相互接觸的正上方部位設置有料鬥。利用本實用新型的電動制丸機,可代替純手工製作油炸丸及水丸,具有使用方便、使用面廣、工作效率高等特點,製作的丸子體形勻稱,大小適中。更可適用於大型制丸廠。
文檔編號A23P1/10GK201163989SQ200820018
公開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11日
發明者侯聖春 申請人:侯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