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油收集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05:30:01 1
專利名稱:殘油收集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殘油收集架,包括機箱、交換器、導氣管、濾油隔板、漏鬥及接油盒,所述交換器設置於機箱的內部,交換器內部設有可分離油氣的過濾板,交換器上設有供油氣混合物進入的入口及供氣體排出的排氣口;所述導氣管底端連接所述排氣口,導氣管頂端伸入機箱內上部;所述濾油隔板水平裝設於機箱中部,該濾油隔板與機箱頂壁之間形成收容空間;所述漏鬥的四邊與濾油隔板的邊緣連接,漏鬥底部的漏鬥嘴正對位於機箱底部的接油盒。本實用新型可將油氣混合體進行分離,改善生產車間環境,並收集殘留的潤滑油,使之再利用;使用時,將檢測後的增壓器放置於所述收容空間內,可利用油氣分離的餘氣將增壓器內的殘油加速吹乾,提高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殘油收集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氣回收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應用在廢棄渦輪增壓器再製造整機試驗臺的殘油收集架。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每年報廢汽車的數量龐大,這些報廢汽車的渦輪增壓器並不需要全部零部件報廢,相關零件通過先進再製造技術修復和品質驗證,組裝後能達到新品增壓器的性能指標和使用要求。為確保出廠的再製造增壓器能滿足使用要求,須按國家標準規定抽檢增壓器整機在試驗臺進行模擬工作環境測試,檢測增壓器的旋轉平穩性、壓力與流量等參數。檢測期間會產生油氣混合體,導致檢測車間環境惡劣;檢測完畢後整機油道中則會殘留大量的潤滑油,如果馬上包裝出廠,油道流出的潤滑油會汙染包裝箱和增壓器整機外表面,嚴重浪費潤滑油資源。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殘油收集架,可將油氣混合體進行分離、改善生產車間環境,並收集殘留的潤滑油,使之再利用;同時批量測試時,還可利用油氣分離的餘氣將檢測後的增壓器內的殘油加速吹乾,提高工作效率。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殘油收集架,包括機箱、交換器、導氣管、濾油隔板、漏鬥及接油盒,所述交換器設置於機箱的內部,交換器內部設有可分離油氣的過濾板,交換器上設有供油氣混合物進入的入口及供氣體排出的排氣口 ;所述導氣管底端連接所述排氣口,導氣管頂端伸入機箱內上部;所述濾油隔板水平裝設於機箱中部,該濾油隔板與機箱頂壁之間形成收容空間;所述漏鬥的四邊與濾油隔板的邊緣連接,漏鬥底部的漏鬥嘴正對位於機箱底部的接油盒。
[0006]進一步地,所述交換器的底部還設有將油導入接油盒的排油閥。
[0007]進一步地,所述濾油隔板包括兩橫杆及連接於兩橫杆之間的數個縱圓杆,所述數個縱圓杆間隔設置。
[0008]進一步地,所述漏鬥包括兩傾斜板及兩側板,該兩傾斜板及兩側板的頂邊分別連接於所述濾油隔板相對的兩邊緣,兩傾斜板的底邊互相連接並設有開槽,該開槽形成所述漏鬥嘴。
[0009]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交換器可將油氣混合體進行分離,改善生產車間環境,並收集殘留的潤滑油,使之再利用;使用時,將檢測後的增壓器放置於所述收容空間內,可利用油氣分離的餘氣將增壓器內的殘油加速吹乾,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殘油收集架的結構示意圖。
[0011]其中:1、機箱;11、收容空間;2、交換器;21、入口 ;22、排氣口 ;23、導油管;3、導氣管;4、濾油隔板;41、橫杆;42、縱圓杆;5、漏鬥;51、傾斜板;6、接油盒。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0013]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揭示一種殘油收集架,其主要應用在如下場合:廢棄的渦輪增壓器進行再製造整體時,需要在試驗臺進行性能指標測試,其間會產生剩油及剩氣,本實用新型即是為回收處理該剩油及剩氣而設。
[0014]所述殘油收集架包括機箱1、交換器2、導氣管3、濾油隔板4、漏鬥5及接油盒6,所述機箱I呈矩形箱體狀;所述交換器2設置於機箱I的內部,交換器2內部設有可分離油氣的過濾板(隱藏處圖未示),交換器2上設有供油氣混合物進入的入口 21及供氣體排出的排氣口 22 ;所述導氣管3底端連接所述排氣口 22,導氣管3頂端伸入機箱I內上部;所述濾油隔板4水平裝設於機箱I中部,該濾油隔板4與機箱I頂壁之間形成收容空間11 ;所述漏鬥5的四邊與濾油隔板4的邊緣連接,漏鬥5底部的漏鬥嘴正對位於機箱I底部的接油盒6。
[0015]使用時,油氣混合物由交換器2的入口 21進入交換器2內,在交換器2內部過濾板的作用下,油、氣分離,油留在交換器2中,氣體上升並從所述排氣口 22順著導氣管3導入機箱I內上部;由於交換器2內不斷通入油氣混合物,因此交換器2內分離的氣體也愈積愈多,形成高壓,該高壓將推動氣體流嚮導氣管3,加速氣流移動速度;實際操作時,將檢測後的增壓器放置於所述收容空間11內,殘留在增壓器上的油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所述漏鬥5,並最終集聚在所述接油盒6內;與此同時,從導氣管3噴出的餘氣,正好可將殘留在增壓器內的殘油加速吹乾,可提高工作效率。
[0016]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交換器2的底部還設有將油導入接油盒6的排油閥(圖未示),具體地,還設有兩個伸入所述接油盒6內的導油管23,當然,導油管23的數目還可以設置成一個或多個;當所述交換器2內分離到的油達到一定儲量時,打開排油閥,從而可將油排入接油盒6內,便於統一回收處理。
[0017]具體地,所述濾油隔板4包括兩橫杆41及連接於兩橫杆41之間的數個縱圓杆42,所述數個縱圓杆42間隔設置,所述增壓器放置在濾油隔板4上時,剩油可從縱圓杆42間隙順利滴入下方的漏鬥5中,防止出現積油現象。
[0018]具體地,所述漏鬥5包括兩傾斜板51及兩側板(圖未示),該兩傾斜板51及兩側板的頂邊分別連接於所述濾油隔板4相對的兩邊緣,兩傾斜板51的底邊互相連接並設有開槽,該開槽形成所述漏鬥嘴,傾斜板51的設置有利於剩油快速滑向接油盒6。
[0019]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交換器2可將油氣混合體進行分離,改善生產車間環境,並收集殘留的潤滑油,使之再利用;使用時,將檢測後的增壓器放置於所述收容空間11內,可利用油氣分離的餘氣將增壓器內的殘油加速吹乾,提高工作效率。
[0020]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殘油收集架,其特徵在於:包括機箱、交換器、導氣管、濾油隔板、漏鬥及接油盒,所述交換器設置於機箱的內部,交換器內部設有可分離油氣的過濾板,交換器上設有供油氣混合物進入的入口及供氣體排出的排氣口 ;所述導氣管底端連接所述排氣口,導氣管頂端伸入機箱內上部;所述濾油隔板水平裝設於機箱中部,該濾油隔板與機箱頂壁之間形成收容空間;所述漏鬥的四邊與濾油隔板的邊緣連接,漏鬥底部的漏鬥嘴正對位於機箱底部的接油盒。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殘油收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交換器的底部還設有將油導入接油盒的排油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殘油收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濾油隔板包括兩橫杆及連接於兩橫杆之間的數個縱圓杆,所述數個縱圓杆間隔設置。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殘油收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漏鬥包括兩傾斜板及兩側板,該兩傾斜板及兩側板的頂邊分別連接於所述濾油隔板相對的兩邊緣,兩傾斜板的底邊互相連接並設有開槽,該開槽形成所述漏鬥嘴。
【文檔編號】G01M13-00GK204286757SQ201420535321
【發明者】汪成林, 田大榮, 黃永平 [申請人]廣東明傑零部件再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