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式雙倒鉤掛線針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17:03:31 1
專利名稱:叉式雙倒鉤掛線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縫紉器具,特別是一種叉式雙倒鉤掛線針。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縫合針尾部有一橢圓形的針孔,使用時將線穿過針孔才可以使用,這對於視力不好的人、特別是老年人,是一件非常費力的事情。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上述現有的缺點,提供了一種將線掛入針內的叉式雙倒鉤掛線針。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這種叉式雙倒鉤掛線針,包括針體,其特點在於所述針體尾部設有一開口,開口處設有相對的兩個倒鉤,兩個倒鉤尖剛好接觸但是相互不受力,且倒鉤在針體內圍合出一個獨立的閉合空間。本發明在使用時,先將待穿的縫合線拉直,再將繃直的縫合線往針的開口內用力拉動,縫合線迫使針體尾部開口張開後,縫合線能擠入到倒鉤圍合的空間之內而完成裝線過程。當縫合線能擠入到倒鉤圍合的空間之內後,由於針體尾部開口失去了縫合線的擠壓能恢復到初始形狀,使縫合線在閉合空間內不能被反方向拉出。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叉式雙倒鉤掛線針整體由高強度彈性材料構成。這樣,可增加倒鉤的彈性,裝線時線體能擠開倒鉤進入針內,線體的擠壓力消失後倒鉤能迅速復原到原先的位置,阻擋線體反向退出。綜上所述,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改穿線為掛線,由於針尾的特殊設計,握住縫合線的兩端,將縫合線的中部掛往掛線針的開口處並往針內拉動即可。這樣,就使得裝線變得特別容易,對於熟練者而言,眼睛不看也能將縫合線拉入針內,使得即使是視力不好的人,甚至盲人也能使用。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含義如下:
I一倒鉤斜邊,2一倒鉤,3一倒鉤內邊,4一針尾叉幹,5一針尾開口處,6一倒鉤斜邊,7、倒鉤,8—倒鉤內邊,9—閉合空間,10一針體,11一針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參照附圖:如圖1所示,一種叉式雙倒鉤掛線針,包括針體10,在針體10尾部設有一開口 5,在開口 5處設有一對倒鉤2和7,兩個倒鉤2和7齒尖剛好接觸但是相互不受力,兩齒尖相接觸並形成一閉合的空間9。當將縫合線朝針體內拉時,縫合線能迫使倒鉤2和7微微張開,縫合線沿倒鉤斜邊I和6可進入針體內孔9中當中。當縫合線被拉入閉合空間9後針尾叉幹4復位,倒鉤2和7恢復接觸狀態。倒鉤2和7的內邊3和8呈一條直線,縫合線反向無法使倒鉤2和7分開,因此縫合線在閉合空間9內不能被反方向拉出。另外,實施時,所述縫合針材料優選採用高強度彈性材料構成;更加具體地可選擇高強度彈性的不鏽鋼材料構成。使用本發明裝線時,將手握住縫合針和縫合線的一端,露出縫合針針尾,另一隻手拉住縫合線並將其放入該縫合針針尾的開口處5,並朝針體內拉,縫合線迫使倒鉤2和7微微張開,縫合線可拉入針體空間9中。由於針體尾部4富有彈性,當縫合線沿針尾倒鉤的斜邊I和6擠入到倒鉤圍合成的閉合空間9之內後,針體尾部整體失去了縫合線的擠壓能立即恢復到初始形狀。倒鉤2和7閉合後其內邊3和8呈一條直線,縫合線反向無法使倒鉤2和7分開,因此縫合線在閉合空間9內不能被反方向拉出。除上述實施例外,本發明還可以有其他的實施方式。方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應視作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叉式雙倒鉤掛線針,包括針體(10),其特點在於所述叉式雙倒鉤掛線針針體尾部設有燕尾狀開口(5),針體尾部燕尾狀開口(5)處設有相對的倒鉤一對,S卩(2)和(7)。
2.按權利要求1所述叉式雙倒鉤掛線針,其特徵在於,所述相對倒鉤一對(2)、(7),其鉤尖朝內、斜向開口朝針尾方向。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叉式雙倒鉤掛線針,其特徵在於,所述針體燕尾狀開口(5)內的一對倒鉤(2)、(7)朝針尖11方向的邊3和8呈一條直線且與且與針體10的軸中心線垂直。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叉式雙倒鉤掛線針,其特徵在於,一對倒鉤齒尖剛好接觸但是相互不受力,且兩對倒鉤在針體內圍合出一個閉合空間(9)。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叉式雙倒鉤掛線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叉式雙倒鉤掛線針至少針體(10)的尾部由高強度彈性材料構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叉式雙倒鉤掛線針,包括針體,其特點在於所述叉式雙倒鉤掛線針尾部設有一開口,開口內部兩側各設有一個相對的倒鉤,所述相對倒鉤尖剛好接觸但是相互不受力;所述叉式雙倒鉤掛線針材料優選採用高強度彈性材料構成。使用本發明裝線時只需握住縫合線兩端,將縫合線中間部分往呈燕尾狀的針尾內拉動即可。這樣,就使得為針穿線變得特別容易,對於熟練者而言,眼睛不看也能將縫合線掛入針內。即使是視力不好的人,甚至盲人也能將線掛入針內。
文檔編號D05B85/02GK103088569SQ20131005448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0日
發明者歐陽剛, 蘇濤, 李蘭 申請人: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