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餘熱烘乾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16:41:46 1
專利名稱:蒸汽餘熱烘乾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烘乾機,特別是一種蒸汽餘熱烘乾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一種烘乾機,它含有內筒體、外筒體和驅動裝置。外筒體和內筒體同心套裝成一體。驅動裝置含有電機、減速機、託輪和支承座。外筒體的外表面上設有的輪帶安放在驅動裝置的託輪上。外筒體和內筒體的內壁上分別設有揚料板。工作時,驅動裝置帶動外筒體和內筒體一起旋轉,物料由內筒體的進料口進入其內,物料被內筒體內壁上的揚料板舉起後,在下落的過程中與進入機內的高溫熱風進行熱交換,同時逐漸被揚料板推向內筒體的出料口,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到外筒體內,物料被外筒體內壁上的揚料板舉起後,在下落的過程中與進入機內的高溫熱風進行熱交換,同時逐漸被揚料板推向外筒體的出料口被送出機外。由於進入到上述烘乾機內的高溫熱風是由高溫沸騰爐燃燒煤炭產生的高溫煙氣,高溫煙氣中含有粉塵雜質,因此物料與進入機內的高溫煙氣進行熱交換時,物料會受到高溫煙氣中粉塵雜質的汙染。對於像硫璃粉、石英砂等物料的烘乾,由於在烘乾過程中不能受到汙染,因此上述烘乾機不適用對這些物料的烘乾。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蒸汽餘熱烘乾機,該烘乾機能夠在物料烘乾過程中避免物料受到汙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一種蒸汽餘熱烘乾機,含有外筒體、前託輪、後託輪、前支承座、後支承座 、電機、減速機、主動齒輪、進料管和出料裝置,外筒體的外表面的前端部和後端部上分別設有輪帶,前託輪設置在前支承座上、後託輪設置在後支承座上,夕卜筒體外表面前端部的輪帶由前託輪支撐,後端部的輪帶由後託輪支撐,電機與減速機相連,減速機位於外筒體的下方,減速機與主動齒輪相連,主動齒輪設置在主動齒輪座上,主動齒輪與設置在外筒體上的傳動齒輪相嚙合,外筒體的內壁上設有揚料板,還含有散熱管,集汽裝置、集水裝置,集汽裝置含有集汽筒和罩殼體,集汽筒的前端面上設有進汽管,集汽筒的一部分設置在罩殼體內的一端中,所述外筒體的前端位於罩殼體內的另一端中,外筒體能夠相對於罩殼體轉動,所述出料裝置為筒體結構,該筒體的上端設有出氣口,該筒體的下端設有出料口,該筒體的前端面設有與所述外筒體的後端相配的進料口,所述外筒體的後端能夠相對於出料裝置筒體前端面設有的進料口轉動,出料裝置筒體的後端面設有穿裝散熱管的通孔,集水裝置位於出料裝置的後側,集水裝置為筒狀結構,筒狀結構的下端設有疏水器,散熱管穿裝在所述外筒體中,散熱管的前埠與集汽裝置集汽筒的後端面相通連,散熱管的後埠穿過出料裝置筒體後端面設有的通孔且與集水裝置相通連,進料管的進料口位於集汽裝置罩殼體的外側,進料管的出料口位於所述外筒體的前端內,進料管設置在集汽裝置罩殼體上。還含有噴吹管,該噴吹管的一端為進口,另一端封閉,該噴吹管上設有若干噴吹孔,該噴吹管位於所述外筒體內前部,該噴吹管的進口位於所述集汽裝置上。在上述蒸汽餘熱烘乾機中,由於外筒體內穿裝有散熱管,因此當蒸汽從集汽裝置的進汽管進入其內後,蒸汽將進入散熱管,蒸汽在經過散熱管時通過熱傳導向外筒體內部傳遞熱能,降低溫度後的蒸汽變為水汽最後進入集水裝置,通過疏水器將其內的集水排出;與此同時,物料從進料管進入外筒體內,在主動齒輪的帶動下外筒體轉動,這時物料被外筒體內壁上的揚料板舉起後,在下落的過程中與散熱管所傳遞的熱能進行熱交換,同時逐漸被揚料板推向外筒體的內後端,最後烘乾的物料進入出料裝置由其排出機外。物料在上述烘乾過程中,由於物料與散熱管所傳遞的熱能進行熱交換,避免了物料受到汙染,從而克服了現有技術與高溫煙氣直接接觸而造成物料受汙染的不足。
圖1是本實用新型蒸汽餘熱烘乾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噴吹管的結構放大示意圖。圖中1.集水裝置,2.出料裝置,3.後託輪,4.後輪帶,5.主動齒輪,6.傳動齒輪,7.減速機,8.電機,9.外筒體,10.前託輪,11.前輪帶,12.噴吹管,13.散熱管,14.集汽筒,15.進汽管,16.噴吹管進口,17.進料管,18.罩殼體,19.揚料板,20.噴吹孔。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一種蒸汽餘熱烘乾機,含有外筒體9、前託輪10、後託輪3、前支承座、後支承座、電機8、減速機7、主動齒輪5、進料管17和出料裝置2。外筒體9的外表面的前端部和後端部上分別設有輪帶,即前輪帶11和後輪帶4,前託輪10設置在前支承座上、後託輪3設置在後支承座上,外筒體9外表面前端部的前輪帶11由前託輪支撐,後端部的後輪帶4由後託輪支撐。電機8與減速 機7相連,減速機7位於外筒體9的下方,減速機7與主動齒輪5相連,主動齒輪5設置在主動齒輪座上,主動齒輪5與設置在外筒體上的傳動齒輪6相嚙合。外筒體9的內壁上設有揚料板19。蒸汽餘熱烘乾機還含有散熱管13,集汽裝置、集水裝置1,集汽裝置含有集汽筒14和罩殼體18,集汽筒14的前端面上設有進汽管15,集汽筒14的一部分設置在罩殼體18內的一端中。所述外筒體9的前端位於罩殼體18內的另一端中,外筒體9能夠相對於罩殼體18轉動。所述出料裝置2為筒體結構,該筒體的上端設有出氣口,該筒體的下端設有出料口,該筒體的前端面設有與所述外筒體9的後端相配的進料口,所述外筒體9的後端能夠相對於出料裝置2筒體前端面設有的進料口轉動,出料裝置2筒體的後端面設有穿裝散熱管的通孔。集水裝置I位於出料裝置2的後側,集水裝置I為筒狀結構,筒狀結構的下端設有疏水器。散熱管13穿裝在所述外筒體9中,散熱管13的前埠與集汽裝置集汽筒14的後端面相通連,散熱管13的後埠穿過出料裝置2筒體後端面設有的通孔且與集水裝置I相通連。進料管17的進料口位於集汽裝置罩殼體18的外側,進料管17的出料口位於所述外筒體9的前端內,進料管17設置在集汽裝置罩殼體18上。為了便於清除粘在噴吹管12上的灰塵,如圖1和圖2所示,蒸汽餘熱烘乾機還含有噴吹管12,該噴吹管12的一端為噴吹管進口 16,另一端封閉,該噴吹管12上設有若干噴吹孔20,該噴吹管位於12所述外筒體9的內前部,該噴吹管12的進口位於所述集汽裝置上。在實際使用時,利用工廠所產生的多餘蒸汽,經集汽裝置的進汽管15引入其內,隨後蒸汽將進入散熱管13中,蒸汽在經過散熱管13時通過熱傳導向外筒體9的內部傳遞熱能,降低溫度後的蒸汽變為水汽最後進入集水裝置I內,通過疏水器將其內的集水排出;與此同時,物料從進料管17進入外筒體9內,電機8帶動減速機7和主動齒輪5轉動,主動齒輪5帶動外筒體9轉動,這時物料被外筒體9內壁上的揚料板19舉起後,在下落的過程中與散熱管13所傳遞的熱能進行熱交換,同時逐漸被揚料板19推向外筒體9的內後端,最後烘乾的物料進入出料裝置2由其排出機外。物料在上述烘乾過程中,由於物料與散熱管13所傳遞的熱能進行熱交換,避免了物料受到汙染,從而克服了現有技術與高溫煙氣直接接觸而造成物料受汙染的不足。當散熱管13上集有灰塵時,壓縮空氣經噴吹管進口 16進入噴吹管12內,經噴吹 管12上的若干噴吹孔20向外高速噴出,將散熱管13表面上灰塵吹散清除。
權利要求1.一種蒸汽餘熱烘乾機,含有外筒體、前託輪、後託輪、前支承座、後支承座、電機、減速機、主動齒輪、進料管和出料裝置,外筒體的外表面的前端部和後端部上分別設有輪帶,前託輪設置在前支承座上、後託輪設置在後支承座上,外筒體外表面前端部的輪帶由前託輪支撐,後端部的輪帶由後託輪支撐,電機與減速機相連,減速機位於外筒體的下方,減速機與主動齒輪相連,主動齒輪設置在主動齒輪座上,主動齒輪與設置在外筒體上的傳動齒輪相嚙合,外筒體的內壁上設有揚料板,其特徵在於:還含有散熱管,集汽裝置、集水裝置,集汽裝置含有集汽筒和罩殼體,集汽筒的前端面上設有進汽管,集汽筒的一部分設置在罩殼體內的一端中,所述外筒體的前端位於罩殼體內的另一端中,外筒體能夠相對於罩殼體轉動,所述出料裝置為筒體結構,該筒體的上端設有出氣口,該筒體的下端設有出料口,該筒體的前端面設有與所述外筒體的後端相配的進料口,所述外筒體的後端能夠相對於出料裝置筒體前端面設有的進料口轉動,出料裝置筒體的後端面設有穿裝散熱管的通孔,集水裝置位於出料裝置的後側,集水裝置為筒狀結構,筒狀結構的下端設有疏水器,散熱管穿裝在所述外筒體中,散熱管的前埠與集汽裝置集汽筒的後端面相通連,散熱管的後埠穿過出料裝置筒體後端面設有的通孔且與集水裝置相通連,進料管的進料口位於集汽裝置罩殼體的外側,進料管的出料口位於所述外筒體的前端內,進料管設置在集汽裝置罩殼體上。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一種蒸汽餘熱烘乾機,其特徵在於:還含有噴吹管,該噴吹管的一端為進口,另一端封閉,該噴吹管上設有若干噴吹孔,該噴吹管位於所述外筒體內前部,該噴吹管的進口位於所述集汽裝置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蒸汽餘熱烘乾機,含有外筒體、前託輪、後託輪、前支承座、後支承座、電機、減速機、主動齒輪、進料管和出料裝置,還含有散熱管,集汽裝置、集水裝置,集汽裝置含有集汽筒和罩殼體,集汽筒的前端面上設有進汽管,集汽筒的一部分設置在罩殼體內的一端中,外筒體的前端位於罩殼體內的另一端中,集水裝置為筒狀結構其下端設有疏水器,散熱管穿裝在外筒體中,散熱管的前埠與集汽裝置集汽筒的後端面相通連,散熱管的後埠穿過出料裝置筒體後端面設有的通孔且與集水裝置相通連,進料管的進料口位於集汽裝置罩殼體的外側,進料管的出料口位於外筒體的前端內,進料管設置在集汽裝置罩殼體上。該烘乾機能夠在物料烘乾過程中避免物料受到汙染。
文檔編號F26B11/06GK203116454SQ20132010655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0日
發明者徐福海, 楊建農 申請人:鹽城市海科機械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