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加工套類零件油孔倒內角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17:46:26 2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加工套類零件油孔倒內角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金屬加工設備,特別是一種用於加工套類零件油孔倒內角的
直O
背景技術:
在內燃機軸套加工領域,一般要求在軸套管壁上的油孔內圓邊上加工倒角,以便於油流分散,避免毛刺的影響,由於其結構的特殊性,現有孔類加工所採用的鑽床或銑床無法直接用於該類倒內角的加工,而目前市場上也沒有專門用於加工此類倒內角的設備,實際生產過程中只能採用人工銼倒角。人工加工倒角效率低,成品質量差,表面光滑度不均勻,影響產品整體外觀美感,且人工加工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加工過程所產生的次品率尚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加工效率高,成品質量易於控制,成品合格率高的用於加工套類零件油孔倒內角的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可軸向移動進給且能自轉的主轉動軸, 所述主轉動軸設於鑽床或銑床上,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受動力驅動在工件上開倒角的倒角刀,倒角刀上設有齒輪軸;用於安裝倒角刀的安裝臺;與主轉動軸聯動連接的延長軸,該延長軸端部與倒角刀的齒輪軸通過齒輪聯動。所述主轉動軸端部設置一隨延長軸轉動以帶動齒輪軸轉動的主動輪。所述主動輪及齒輪軸之間設有傳動輪。所述主轉動軸外套設有與安裝臺垂直固定連接的軸套。所述軸套螺接固定於主轉動軸上。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一罩設於安裝臺上以遮蓋安裝臺的圓蓋,用於保護倒角刀及傳動結構,也美化車間環境。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利用現有用於加工孔類的鑽床或銑床的主軸作為主轉動軸,在主轉動軸上設置一延長軸,延長軸端部配設主動輪,並在倒角刀的刀柄上增設受主動輪驅動轉動的齒輪軸,從而利用主轉動軸的轉動帶動倒角刀在內燃機軸套上的油孔內圓邊上開倒角, 實現機械化作業,大大的提高生產效率,也提高產品的合格率,改變所生產出產品生產質量不穩定的現狀。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轉動軸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3[0013]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作詳細的解釋和說明,但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限定。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主轉動軸1、延長軸2、主動輪3、倒角刀4、齒輪軸5 及安裝臺6。主轉動軸1為現有用於工件孔類加工的鑽床或銑床的主軸,其由鑽床或銑床的動力裝置驅動,可實現軸向移動進給及自轉。該主轉動軸1中心具有軸向孔洞,延長軸2插接固定於該軸向孔洞內。延長軸2端部設置一主動輪3,主動輪3可隨延長軸2轉動,從而通過傳動輪7帶動齒輪軸5轉動。齒輪軸5設於倒角刀4的刀柄上,其具有可與傳動輪嚙合的齒部。倒角刀4可採用現有的任意一種刀具,刀具的選擇以具體倒角形狀大小而定。安裝臺6垂直設置與軸套8末端,軸套8通過螺釘以可拆卸的方式設於主轉動軸 1夕卜,為了增加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性和工作車間的整潔度,安裝臺6上設有一用於遮蓋安裝臺的圓蓋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或等同變化,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加工套類零件油孔倒內角的裝置,包括可軸向移動進給且能自轉的主轉動軸,所述主轉動軸設於鑽床或銑床上,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受動力驅動在工件上開倒角的倒角刀,倒角刀上設有齒輪軸;用於安裝倒角刀的安裝臺;與主轉動軸聯動連接的延長軸,該延長軸端部與倒角刀的齒輪軸通過齒輪聯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加工套類零件油孔倒內角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主轉動軸端部設置一隨延長軸轉動以帶動齒輪軸轉動的主動輪。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加工套類零件油孔倒內角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主動輪及齒輪軸之間設有傳動輪。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於加工套類零件油孔倒內角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主轉動軸外套設有與安裝臺垂直固定連接的軸套。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於加工套類零件油孔倒內角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軸套螺接固定於主轉動軸上。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於加工套類零件油孔倒內角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罩設於安裝臺上以遮蓋安裝臺的圓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加工套類零件油孔倒內角的裝置,包括可軸向移動進給且能自轉的主轉動軸,所述主轉動軸設於鑽床或銑床上;以及受動力驅動在工件上開倒角的倒角刀,倒角刀上設有齒輪軸;用於安裝倒角刀的安裝臺;與主轉動軸聯動連接的延長軸,該延長軸端部與倒角刀的齒輪軸通過齒輪聯動。本實用新型利用主轉動軸的轉動帶動倒角刀在內燃機軸套上的油孔內圓邊上開倒角,實現機械化作業,大大的提高生產效率,也提高產品的合格率,改變所生產出產品生產質量從不穩定的現狀。
文檔編號B23D79/04GK202317293SQ20112050035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5日
發明者丘衛平, 譚少偉, 黃從四 申請人:廣東韶配動力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