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頭拆卸式轉環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17:50:11 1
專利名稱:雙頭拆卸式轉環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主要用於漁業生產,連接繩索與繩索之間和防止繩索相互捻捩的工具——雙頭拆卸式轉環。
現有技術中,繩索與繩索之間的連接和防止繩索產生捻捩是使用卸克和轉環這二件屬具,通常需要使用二隻卸克和一隻轉環來完成;現有的拆卸式轉環,僅對轉環體作了改進,由原封閉「8」字型結構改為上下體結構,起到了卸克和轉環的作用,但轉動圓環仍無改變,繩索與轉動圓環的連接仍需通過卸克來完成,所以沒有根本上解決繩索之間的連接,使用時仍感不便。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是一種對原轉環的轉動圓環進行改革的新產品,使之成為雙頭能拆卸的轉環。這樣繩索之間連接只要通過本實用新型即可完成,而且它的抗彎強度有明顯的提高。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的結構來完成的原轉環的轉環體設計為轉環上體和轉環下體兩部分,用雙頭螺栓連接,原轉環的轉動圓環也設計為轉環上體和轉環下體兩部分,也用雙頭螺栓連接,上下轉環體通過一轉動軸連接,也即由兩個可拆卸的相同的轉動體構成本發明。
結合附圖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詳述如下本實用新型由上部轉環體(1)、(2)、(3)、下部轉環體(5)、(6)、(7)、和轉動軸(4)所組成。(見附圖一、二)所述的上部轉環體由成「U」型的上轉環下體(3)、成「∏」型的上轉環上體(1),上轉環上體(1)插靠在上轉環下體(3)內側,相互的接靠面均留有0.5~1.0mm的間隙,相互重疊的中間開有一孔,孔內設有內螺紋,用帶內六角的上雙頭螺栓(2)連接所構成;所述的下部轉環體由成「∏」型的下轉環上體(5)、成「U」型的下轉環下體(7),下轉環上體(5)插靠在下轉環下體(7)內側,相互的接靠面均留有0.5~1.0mm間隙,相互重疊的中間開有一孔,孔內設有內螺紋,用帶內六角的下雙頭螺栓(6)連接所構成;上轉環下體(3)和下轉環上體(5)接靠處均開有一個孔,孔內插入轉動軸(4)。軸成單頭螺栓,與孔之間留有0.5~1.0mm間隙,螺栓的螺紋部分配之螺母(9),擰緊後再電焊固定,以防轉動時鬆脫,上下帶內六角的雙頭螺栓(2)和(6),一頭為大頭,M18-22mm,一頭為小頭,M16-20mm,在它的上面均開有一個孔(8),直徑為2-4MM,在孔內插入開口銷,以防雙頭螺栓旋出。
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雙頭能夠拆卸,把二隻卸克和一隻轉環的作用組成一體,只需要使用本實用新型就可完成繩索之間的連接,減少了對屬具的使用,增加了使用安全性能,此外,上下轉環體不僅能以轉動軸為軸心轉動,而且上轉環上體和下轉環下體均能以雙頭螺栓為軸心,在上下各90度範圍內轉動,這樣,繩索在水中工作時,更能適應各種不同的受力狀況,提高了抗彎強度,增長了使用壽命,是一種新型的換代產品。
權利要求1.一種由轉動圓環和上下轉環體組成的雙頭拆卸式轉環,其特徵在於轉動圓環由成「Ⅱ」型的上轉環上體(1),成「U」型的上轉環下體(3),上轉環上體(1)插靠在上轉環下體(3)內側,由上雙頭螺栓(2)連接所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頭拆卸式轉環,其特徵在於上轉環上體(1)與上轉環下體(3)的接靠面均留有0.5~1.0mm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頭拆卸式轉環,其特徵在於上雙頭螺栓(2)帶有內六角的一頭為大頭,M18~22mm,另一頭為小頭,M16~2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雙頭拆卸式轉環,其特徵在於在上雙頭螺栓(2)上開有一個直徑為2-4mm的孔,孔內插入開口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頭拆卸式轉環,其特徵在於上轉環上體(1)能以雙頭螺栓(2)為軸心,在上下各90度範圍內轉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主要在漁業生產用於繩索之間連接和防止繩索捻捩的雙頭拆卸式轉環,它由相同結構的上部轉環體(1)、(2)、(3)和下部轉環體(5)、(6)、(7)、及轉動軸(4)所組成。它能雙頭拆卸,具有二隻卸克和一隻轉環的功能,繩索之間的連接只需要使用本實用新型即可完成;同時轉環體之間不僅能自由轉動,而且上轉環上體(1)和下轉環下體(7)均能以上下雙頭螺栓(2)、(6)為軸心各自在上下90度範圍內轉動,改善並提高了轉環體的受力狀況,增強了抗彎強度,是一種適宜漁業生產的換代產品。
文檔編號F16G11/00GK2117500SQ9220393
公開日1992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1992年3月6日 優先權日1992年3月6日
發明者顧和達 申請人:顧和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