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輸帶給料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07 23:52:06 2
傳輸帶給料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傳輸帶給料裝置,用於自動稱重設備中,所述傳輸帶給料裝置包括輸送機構和分流機構,所述輸送機構包括支撐臺、設於支撐臺上的傳輸帶、用於驅動所述傳輸帶傳動的驅動組件,所述傳輸帶上形成有一料槽,所述分流機構設置於所述料槽的出料口,所述分流機構包括至少一隔板而將所述出料口分隔為至少兩個出料通口。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傳輸帶給料裝置由於在出料口設置分流機構而將出料口分隔為多個出料通口,為物料的慣性滑落增加阻力,從而可在整個給料過程中增加快速給料時間,提高效率和精度。
【專利說明】傳輸帶給料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計量【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傳輸帶給料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工業計量控制行業中,自動稱重設備是一種常用的計量設備。現有的自動稱重設備主要包括給料裝置、計量裝置及控制裝置。其中,給料裝置用於將物料輸送到計量裝置中,計量裝置安裝有傳感器,傳感器可將重量信號返回給控制裝置,控制裝置進而控制給料裝置的給料速度,例如分為快速給料、中速給料及慢速給料三種不同速度,使得給料裝置在不同階段以不同給料速度進行輸送,當到達預定值之後,給料裝置停止給料。此時,在給料裝置中,料槽的出料口會有物料由於慣性及重力作用而自然滑落到計量裝置中,影響計量精度。在進行上述稱重控制時,當然是希望大多數時間在快速給料階段,這樣可以縮短總體的定量時間,提高效率。然而,由於給料速度越快滑落物料的偏差越大,造成在由快速給料到中速給料,中速給料到慢速給料的切換控制點不容易控制,所以一般只能通過縮小快速給料的物料重量(減小快速給料的時間)而增加中速給料及慢速給料的時間來提高控制精度。
[0003]例如常見的50kg包裝的飼料,一般都是由傳輸帶給料裝置進行傳送並通過上述方式完成稱重後進行包裝。在稱重過程中,通常希望50kg全部由快速給料來完成,這樣整體時間較短,但是速度過快的話停止時飼料滑落會造成計量精度較差。因此通常是儘可能用快速給料方式完成較多物料的給料,剩下的部分用慢速給料來完成,這時,快速給料的停止點就十分重要,如果每次快速給料結束時,輸送的重量相差不大,那麼就能更好地去調整設備,使其大多數的物料都由快速給料來完成,並可以更好地判斷慢給料結束時由於重力等原因造成的物料滑落的重量,從而提高整體的精度與速度。
[0004]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改善物料滑落問題的給料裝置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改善物料滑落問題的傳輸帶給料
>J-U ρ?α裝直。
[0006]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傳輸帶給料裝置,用於自動稱重設備中,所述傳輸帶給料裝置包括輸送機構和分流機構,所述輸送機構包括支撐臺、設於支撐臺上的傳輸帶、用於驅動所述傳輸帶傳動的驅動組件,所述傳輸帶上形成有一料槽,所述分流機構設置於所述料槽的出料口,所述分流機構包括至少一隔板而將所述出料口分隔為至少兩個出料通口。
[0007]優選地,所述分流機構包括多個隔板,所述多個隔板相互連接成多個出料通口。
[0008]優選地,所述多個出料通口呈網格狀或蜂窩狀。
[0009]優選地,所述傳輸帶的上方設有兩相對的擋板而形成所述料槽,兩所述擋板通過連接件與所述支撐臺固定連接且與所述傳輸帶之間形成有間隙。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傳輸帶給料裝置由於在出料口設置分流機構而將出料口分隔為多個出料通口,為物料的慣性滑落增加阻力,從而可減少物料滑落的重量,減小每次滑落的物料的重量變化,因此,更容易控制快速給料、中速給料及慢速給料三種不同給料速度的轉換,可以更大程度地利用快速給料,從而縮短時間,提高效率,而由於更容易控制物料滑落的重量,可明顯提高整個自動稱重設備的計量精度。
[0011]通過以下的描述並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傳輸帶給料裝置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0013]圖2為圖1所示傳輸帶給料裝置的正面視圖。
[0014]圖3為圖1所示傳輸帶給料裝置的側面視圖。
[0015]圖4為圖1所示傳輸帶給料裝置中A部分的放大圖。
[0016]圖5為本實用新型傳輸帶給料裝置第二實施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17]圖6為本實用新型傳輸帶給料裝置第三實施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圖中類似的組件標號代表類似的組件。顯然,以下將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19]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傳輸帶給料裝置可用於自動稱重設備中,其受控於自動稱重設備的控制裝置,在控制裝置的控制下可為計量裝置輸送預設重量的物料。
[0020]圖1至圖4展示了本實用新型傳輸帶給料裝置的一實施例。參照圖1至圖3,本實施例的傳輸帶給料裝置10包括輸送機構110,該輸送機構110包括支撐臺111、設於支撐臺111上的傳輸帶112、用於驅動所述傳輸帶112傳動的驅動組件。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傳輸帶112的上方設有兩相對的擋板121、122而形成料槽120,兩所述擋板121、122分別通過連接件121a、122a與所述支撐臺111固定連接且與所述傳輸帶112之間形成有一定間隙以避免阻擋到傳輸帶112的移動。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驅動組件包括兩傳動輥113、114及電機115,在電機的驅動下,兩傳動輥113、114進行轉動而帶動傳輸帶112自動傳輸物料,其具體工作原理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在此不再贅述。在本實施例中,物料在料槽120內進行傳輸,其輸送方向如圖1中的箭頭D所示,也即從料槽120的進料側輸送到出料側。料槽120的進料側的上方設有料鬥140(可固定在自動稱重設備的機架上)以向料槽120內輸送物料,而料槽120的出料側的末端形成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下方設有計量裝置以接收傳輸帶給料裝置10所輸送的物料。
[0021]參照圖4,本實用新型的傳輸帶給料裝置10還包括分流機構130,該分流機構130設於料槽120的出料口處,該分流機構130包括至少一隔板而將所述出料口分隔為至少兩個出料通口,從而為物料的慣性滑落增加阻力。在某些實施例中,例如本實施例中,所述分流機構130包括兩橫隔板131、132,兩橫隔板131、132上下平行設置,每個橫隔板131、132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擋板121和122上,從而兩橫隔板131、132將出料口分隔為上、中、下三層分布的多個出料通口,此外,該分流機構130還設有縱隔板133,該縱隔板133連接兩橫隔板131、132且向下延伸至與擋板121和122底部齊平的位置,該縱隔板133的設置使得整個分流機構的結構更為牢固且同時將出料口進一步分隔為更多的出料通口。
[0022]參照圖5,其展示了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僅在於:本實施例的分流機構僅包括一橫隔板231,該橫隔板231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擋板221和222上,從而將出料口分隔為上、下兩齣料通口。
[0023]參照圖6,其展示了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本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的主要區別僅在於:本實施例的分流機構除了包括橫隔板331外還包括交錯設置的多個傾斜隔板332,該橫隔板331和多個傾斜隔板332共同將料槽的出料口分隔為多個出料通口,多個出料通口呈網格狀分布。可理解地,根據具體給料需求,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將分流機構設計為蜂窩狀分布的多個出料通口或其它可緩衝物料滑落的結構。
[0024]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傳輸帶給料裝置由於在出料口設置分流機構而將出料口分隔為多個出料通口,為物料的慣性滑落增加阻力,從而可減少物料滑落的重量,減小每次滑落的物料的重量變化,因此,更容易控制快速給料、中速給料及慢速給料三種不同給料速度的轉換,可以更大程度地利用快速給料,從而縮短時間,提高效率,而由於更容易控制物料滑落的重量,可明顯提高整個自動稱重設備的計量精度。
[0025]以上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以上揭示的實施例,而應當涵蓋各種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本質進行的修改、等效組合。
【權利要求】
1.一種傳輸帶給料裝置,用於自動稱重設備中,其特徵在於:所述傳輸帶給料裝置包括輸送機構和分流機構,所述輸送機構包括支撐臺、設於支撐臺上的傳輸帶、用於驅動所述傳輸帶傳動的驅動組件,所述傳輸帶上形成有一料槽,所述分流機構設置於所述料槽的出料口,所述分流機構包括至少一隔板而將所述出料口分隔為至少兩個出料通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輸帶給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分流機構包括多個隔板,所述多個隔板相互連接成多個出料通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傳輸帶給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個出料通口呈網格狀或蜂窩狀。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傳輸帶給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傳輸帶的上方設有兩相對的擋板而形成所述料槽,兩所述擋板通過連接件與所述支撐臺固定連接且與所述傳輸帶之間形成有間隙。
【文檔編號】B65G47/18GK204038518SQ201420439525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5日
【發明者】尚學勇, 賀詩飛, 陳志軍, 王東海 申請人:深圳市傑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