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光敏劑竹紅菌乙素的製備方法
2023-05-08 08:43:56 2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光敏劑竹紅菌乙素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新型光敏劑竹紅菌乙素的製備方法,屬於生物提取物領域。
背景技術:
竹紅菌(hypocrella bambusae)系子囊菌綱肉座菌科竹寄生真菌,生長在海拔 3000 3500m的高寒區箭竹上,主要產地為我國雲南省和四川省。從竹紅菌中提取出的竹 紅菌素(Hypocrellin)主要有竹紅菌甲素(Hypocrellin A)和竹紅菌乙素(Hypocrellin B)。竹紅菌是我國首先發現並用於治療某些皮膚病的一種新型光療藥物。民間曾用於 胃藥和風溼關節炎。1980年萬象義、陳遠騰首次報導了一種新的光化學療法藥物——竹紅 菌中分離得到的竹紅菌甲素,1981年陳維新等人確定了竹紅菌甲素的化學結構。1985年萬 象義等人從竹紅菌中分離得到竹紅菌乙素,張曼華等人用光譜方法鑑定了竹紅菌乙素的結 構,梁麗等人用χ-射線晶體衍射法確定了竹紅菌乙素的結構。目前竹紅菌素已應用於臨床治療肥厚性瘢痕、皮膚澱粉樣苔蘚、牛皮蘚、白癜瘋等 皮膚病。另外,竹紅菌素還擁有優良的光動力性質,它與傳統的光療藥物相比,擁有單線態 氧量子產率高、能對癌變組織有選擇性地吸附、易得和易純化等優點,並且對癌細胞具有明 顯的抑制作用,從而引起國內外從事光動力療法研究領域的研究工作者的重視。已有的 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是從光敏活性,還是從光療效果來比較,竹紅菌乙素均要優於竹紅菌甲 素,竹紅菌乙素是茈醌類光敏化臺物,該類化臺物具有許多優良的光敏性質,熱穩定性好, 並且能有效地殺死腫瘤細胞和抑制HIV病毒,因此近年來有關竹紅菌素的研究絕大多數都 是圍繞竹紅菌乙素來進行,這顯示竹紅菌乙素在光動力療法領域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由於自然資源有限,在竹黃或竹紅菌中竹紅菌乙素的含量都比竹紅菌甲素的含量 低,而且難分離製備,因此目前人們主要是將竹紅菌中的竹紅菌甲素在鹼性條件下進行轉 變來得到竹紅菌乙素,而不是直接從竹紅菌中提取竹紅菌乙素,這使得竹紅菌中竹紅菌乙 素的定量分析研究到目前為止尚未見到報導,另外,這樣只提取竹紅菌甲素的做法在一定 程度上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本發明採用水浴鎖式回流法從竹紅菌中分離得到粗提物,然後用矽膠柱層析法分 離得到了竹紅菌乙素。該法操作簡單高效,能有效的分離得到竹紅菌乙素,探索了最佳提取 時間,為竹紅菌乙素的開發提供了更好的基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光敏劑竹紅菌乙素的製備方法。本發明所說的竹紅菌乙素的製備方法,是以竹紅菌為原料,用水浴鎖式回流法從 竹紅菌中分離得到粗提物,然後用矽膠柱層析法分離得到了竹紅菌乙素。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⑴前期實驗
準確稱取5mg竹紅菌甲素及Img竹紅菌乙素分別置IOOmL量瓶中,用乙醇定容,用 超聲分散至完全溶解,再逐級用乙醇稀釋至所需濃度的標準溶液,將該兩種標準溶液用高 效液相色譜法檢測得到竹紅菌甲素標準品的保留時間在4. 7min左右,竹紅菌乙素標準品 的保留時間在5. 6min左右。並且將兩種標準樣品做紫外吸收檢測,分別得到其標準圖譜。(2)原料的前處理準確稱取已乾燥粉碎的竹紅菌,加入乙醇,稱重,於避光條件下在水浴中鎖式回流 反應。(3)化合物的提取和分離將乙醇回流樣品旋轉蒸乾得粗提物,為暗紅色粘稠狀液體,粗提物加柱層析矽膠 拌勻,溼法上柱,衝洗液按照不同的濃度梯度衝洗,分別得到紫紅色結晶I和紫紅色結晶 II。(4)產品的鑑定將得到的紫紅色結晶I和紫紅色結晶II分別作紫外吸收檢測,得到其產品圖譜, 並將該圖譜與標準圖譜相對照,即分別鑑定出竹紅菌甲素和竹紅菌乙素。本發明所述的製備竹紅菌乙素的方法原料來源廣,方法簡單,切實可行,且得到的 竹紅菌乙素的純度高,為竹紅菌乙素的進一步開發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權利要求
1.一種竹紅菌乙素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前期實驗準確稱取5mg竹紅菌甲素及Img竹紅菌乙素分別置IOOmL量瓶中,用乙醇定容,用超聲 分散至完全溶解,再逐級用乙醇稀釋至所需濃度的標準溶液,將該兩種標準溶液用高效液 相色譜法檢測得到竹紅菌甲素標準品的保留時間在4. 7min左右,竹紅菌乙素標準品的保 留時間在5. 6min左右。並且將兩種標準樣品做紫外吸收檢測,分別得到其標準圖譜。(2)原料的前處理準確稱取已乾燥粉碎的竹紅菌,加入乙醇,稱重,於避光條件下在水浴中鎖式回流反應。(3)化合物的提取和分離將乙醇回流樣品旋轉蒸乾得粗提物,為暗紅色粘稠狀液體,粗提物加柱層析矽膠拌勻, 溼法上柱,衝洗液按照不同的濃度梯度衝洗,分別得到紫紅色結晶I和紫紅色結晶II。(4)產品的鑑定將得到的紫紅色結晶I和紫紅色結晶II分別作紫外吸收檢測,得到其產品圖譜,並將 該圖譜與標準圖譜相對照,即分別鑑定出竹紅菌甲素和竹紅菌乙素。
2.根據權利O)中所述的原料的前處理,其特徵在於原料竹紅菌的量與加入的乙醇 的體積比為1 250,水浴反應溫度為70-75°C,回流反應時間為12_14h。
3.根據權利C3)中所述的化合物的提取與分離,其特徵在於旋轉蒸發的溫度為50°C, 粗提物的產率為0.1%,粗提物與所加矽膠的比例為1 100,衝洗液為CHCl3 CH3OH,其 梯度分別為 100 1、70 1、50 1。
4.根據權利要求中所述的產品的鑑定,其特徵在於所得到的紫紅色結晶I為竹紅 菌甲素,紫紅色結晶II為竹紅菌乙素。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光敏劑竹紅菌乙素的製備方法。是採用水浴鎖式回流法從竹紅菌中分離得到粗提物,然後用矽膠柱層析法分離得到了竹紅菌乙素。該法操作簡單高效,能有效的分離得到竹紅菌乙素單品,為竹紅菌乙素的開發提供了更好的基礎。
文檔編號C07C46/10GK102070432SQ20091015464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3日
發明者吳菁 申請人:湖州來色生物基因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