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泵底閥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02:10:26 2
專利名稱:一種水泵底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泵底閥,特別是一種安裝在自吸離心式清水泵進口管底部的水泵底閥。
背景技術:
工業離不開水,要將水輸送到不同的地點就需要抽水機(水泵)等設備。當要將水池中的水提升到特定場地時常用到自吸離心式清水泵。離心泵即離心式抽水機,其原理故名思意,就是利用物體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來完成抽水工作的。其基本結構泵體為螺旋狀腔體,葉輪為拋物線葉片均布組成,裝在泵軸上。電機驅動泵軸葉輪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將水甩出,而被甩出的水只能沿螺旋狀腔體排出,由於水封的作用,使得泵的吸入端形成真空負壓而能將水從低位吸入。泵的揚程和吸程由葉輪的結構、腔體的間隙精度、葉輪的轉速等相關因素決定。水泵在起動前,先往泵殼內灌滿水,排出泵殼內的空氣,使泵內中心部分壓強小於外界大氣壓強,當起動後,葉輪在電動機的帶動下高速旋轉,泵殼裡的水也隨葉輪高速旋轉,同時被甩入出水管中,這時葉輪附近的壓強減小,大氣壓使低處的水推開底閥,沿進水管泵殼,進來的水又被葉輪甩入出水管,這樣一直循環下去,就不斷把水抽到了高處。底閥由閥體,閥瓣,閥蓋,襯套,密封圈等零件組成。底閥一般安裝於離心泵進口管底部,泵運行時打開,停運時關閉,目的是保持泵進水管和葉輪內充滿液體,使泵啟動時能在葉輪中心形成真空,使泵能順利輸送液體。而底閥被推開與復位做上下往復遠動時,作為水泵底閥的這一運動部件,會在固定環的定向作用下做上下往復運動。由於水泵底閥長期安置工作在水下,其水泵底閥為金屬材質(如鈦鋼與不鏽鋼),其水泵底閥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發生生鏽甚至會鏽死,影響水泵進水。檢修水泵底閥要把整個水池的數噸至上百噸水抽乾,而且人員要下到7-8米的池底檢修,耗工費時也費錢。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其目的就在於提供一種水泵底閥,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的特點。實現上述目的而採取的技術方案,包括底閥外殼,底閥外殼空腔內設有固定環,固定環中心孔內連接閥芯導杆,閥芯導杆底部設有閥芯葉片,所述固定環中心孔內側設有高分子材料襯套,所述閥芯導杆外側設有高分子材料襯套。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由於採用了高分子材料襯套的結構設計,因而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的特點。
[0011]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圖1為本裝置結構示意主視圖。圖2為本裝置結構示意俯視圖。圖3為圖1中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裝置包括底閥外殼1,底閥外殼I空腔內設有固定環4,固定環4中心孔內連接閥芯導杆3,閥芯導杆3底部設有閥芯葉片2,如圖1、2、3所示,所述固定環4中心孔內側設有高分子材料襯套5,所述閥芯導杆3外側設有高分子材料襯套5。針對水泵底閥金屬材質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發生生鏽甚至會鏽死問題,對底閥的閥芯(即運動軸部件和固定環)進行技術改造:1.將原閥芯導杆3直徑(去掉一部分)變小,減小的直徑部分用高分子材料襯套5補上,保持原有直徑不變;高分子材料襯套5與原金屬軸採用耐水膠連接;2.將固定環4直徑(去掉一部分)變大,變大的直徑部分用高分子材料襯套5補上,保持原有直徑不變;高分子材料襯套5與原金屬軸固定環部件採用耐水膠連接。高分子材料襯套5可以是尼龍。雖然原閥芯導杆3部件直徑不變,原固定環4部件直徑不變,但就可保持其相互作用面不再生鏽,原不能用的水泵底閥恢復生命重新可使用,節約了成本與經費開支。
權利要求1.一種水泵底閥,包括底閥外殼(I),底閥外殼(I)空腔內設有固定環(4),固定環(4)中心孔內連接閥芯導杆(3),閥芯導杆(3)底部設有閥芯葉片(2),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環(4)中心孔內側設有高分子材料襯套(5),所述閥芯導杆(3)外側設有高分子材料襯套(5)。
專利摘要一種水泵底閥,包括底閥外殼,底閥外殼空腔內設有固定環,固定環中心孔內連接閥芯導杆,閥芯導杆底部設有閥芯葉片,所述固定環中心孔內側設有高分子材料襯套,所述閥芯導杆外側設有高分子材料襯套。解決了水泵底閥金屬材質鏽死的問題。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的特點。
文檔編號F04D29/00GK203023097SQ20122068901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4日
發明者沈世光, 邱童時, 羅楊方 申請人:江西旭陽雷迪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