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繞線機定位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02:02:31 1
一種繞線機定位模具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繞線機定位模具,包括模具殼體,所述模具殼體上安裝有至少一個第一氣缸和至少一個第二氣缸,第一氣缸的活塞杆可從所述模具殼體的正面伸出或縮回,第二氣缸的活塞杆可從所述模具殼體的背面伸出或縮回,還包括推板和推線杆,所述推板的內端面分別固定連接第一氣缸的活塞杆以及所述推線杆,還包括活動板和繞線模,所述活動板的內端面與第二氣缸的活塞杆固定連接,所述活動板的外端面與所述繞線模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繞線機定位模具使用氣缸作為控制部件,可以在繞線結束後快速將繞好的銅線推出,本實用新型推進了繞線機的技術進步。
【專利說明】一種繞線機定位模具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線圈繞線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繞線機定位模具。
【背景技術】
[0002]無論是變壓器、電抗器還是電機,都含有線圈,線圈的繞制一般都由相應的繞線機完成,現有技術的繞線機體型巨大笨重,控制複雜,本 申請人:針對其缺陷提出了氣壓控制的繞線機,大大減小了繞線機的體積和控制複雜度,本實用新型繞線機定位模具就是其中一個關鍵部件。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和優點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陳述,或者可從該描述顯而易見,或者可通過實踐本實用新型而學習。
[0004]為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繞線機定位模具,該繞線機定位模具使用氣缸作為控制部件,可以在繞線結束後快速將繞好的銅線推出。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繞線機定位模具,包括模具殼體,該模具殼體上安裝有至少一個第一氣缸和至少一個第二氣缸,第一氣缸的活塞杆可從該模具殼體的正面伸出或縮回,第二氣缸的活塞杆可從該模具殼體的背面伸出或縮回,還包括推板和推線杆,該推板的內端面分別固定連接第一氣缸的活塞杆以及該推線杆,還包括活動板和繞線模,該活動板的內端面與第二氣缸的活塞杆固定連接,該活動板的外端面與該繞線模固定連接。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第一氣缸設為四個。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第二氣缸設為四個。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該模具殼體呈圓筒狀。
[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該模具殼體上設置有第一進氣口,第一進氣口與第一氣缸的第一進氣孔連通。
[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該模具殼體上設置有第二進氣口,第二進氣口與第二氣缸的第一進氣孔連通。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該模具殼體上設置有第三進氣口,第三進氣口分別與第一氣缸的第二進氣孔以及第二氣缸的第二進氣孔連通。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該模具殼體的上端設置有端蓋。
[001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該模具殼體的上端有氣道壓板。
[001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該模具殼體的下端設置有尾蓋。
[0016]本實用新型繞線機定位模具使用氣缸作為控制部件,可以在繞線結束後快速將繞好的銅線推出,本實用新型推進了繞線機的技術進步。
[0017]通過閱讀說明書,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更好地了解這些實施例和其它實施例的特徵和方面。【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下面通過參考附圖並結合實例具體地描述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實現方式將會更加明顯,其中附圖所示內容僅用於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說明,而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意義上的限制,在附圖中: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繞線機定位模具正面立體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繞線機定位模具背面示意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繞線機定位模具正面示意圖;
[0022]圖4為圖3的A-A向剖視圖;
[0023]圖5為圖3的B-B向剖視圖;
[0024]圖6為圖3的H-H向剖視圖;
[0025]圖7為本實用新型繞線機定位模具分拆零件示意圖;
[0026]圖8為本實用新型繞線機定位模具分拆零件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如圖1、圖2、圖3、圖4、圖5和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繞線機定位模具包括模具殼體11,模具殼體11上安裝有至少一個第一氣缸12和至少一個第二氣缸13,第一氣缸12的活塞杆可從模具殼體11的正面伸出或縮回,第二氣缸13的活塞杆可從模具殼體11的背面伸出或縮回,還包括推板14和推線杆15,推板14的內端面分別固定連接第一氣缸12的活塞杆以及推線杆15,還包括活動板16和繞線模17,活動板16的內端面與第二氣缸13的活塞杆固定連接,活動板16的外端面與繞線模17固定連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第一氣缸12設為四個。第二氣缸13設為四個。模具殼體11呈圓筒狀。模具殼體11上設置有第一進氣口,第一進氣口與第一氣缸12的第一進氣孔連通。模具殼體11上設置有第二進氣口,第二進氣口與第二氣缸13的第一進氣孔連通。模具殼體11上設置有第三進氣口,第三進氣口分別與第一氣缸12的第二進氣孔以及第二氣缸13的第二進氣孔連通。模具殼體11的上端設置有端蓋18。模具殼體11的上端設置有氣道壓板20。模具殼體11的下端設置有尾蓋19。
[0028]如圖7和圖8所示,第一氣缸12包括缸蓋121和活塞杆122,第二氣缸13包括缸蓋131和活塞杆132。模具殼體11上還設置有感應杆21。
[0029]以上參照【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和實質,可以有多種變型方案實現本實用新型。舉例而言,作為一個實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徵可用於另一實施例以得到又一實施例。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可行的實施例而已,並非因此局限本實用新型的權利範圍,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均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權利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繞線機定位模具,其特徵在於:包括模具殼體,所述模具殼體上安裝有至少一個第一氣缸和至少一個第二氣缸,第一氣缸的活塞杆可從所述模具殼體的正面伸出或縮回,第二氣缸的活塞杆可從所述模具殼體的背面伸出或縮回,還包括推板和推線杆,所述推板的內端面分別固定連接第一氣缸的活塞杆以及所述推線杆,還包括活動板和繞線模,所述活動板的內端面與第二氣缸的活塞杆固定連接,所述活動板的外端面與所述繞線模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線機定位模具,其特徵在於:第一氣缸設為四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線機定位模具,其特徵在於:第二氣缸設為四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線機定位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具殼體呈圓筒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線機定位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具殼體上設置有第一進氣口,第一進氣口與第一氣缸的第一進氣孔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線機定位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具殼體上設置有第二進氣口,第二進氣口與第二氣缸的第一進氣孔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線機定位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具殼體上設置有第三進氣口,第三進氣口分別與第一氣缸的第二進氣孔以及第二氣缸的第二進氣孔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線機定位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具殼體的上端設置有端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線機定位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具殼體的上端設置有氣道壓板。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線機定位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具殼體的下端設置有尾蓋。
【文檔編號】H02K15/04GK203398963SQ201320417442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2日
【發明者】梁文光 申請人:梁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