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金屬自潤滑漲圈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11:38:51 1
一種金屬自潤滑漲圈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於流體動密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金屬自潤滑漲圈。本發明在漲圈本體的正、反兩個密封面上分別均勻設置有多個圓弧凹槽,從而產生熱流體動力楔效應,提高了漲圈密封性能及密封面潤滑情況,並且液體隨著多個圓弧凹槽循環流動,散熱性好。另外,本發明中的漲圈本體採用CuSn95C5材料製成,大大提高了漲圈本體的彈性、抗疲勞性、耐磨性、可加工性及自潤滑減磨性。
【專利說明】一種金屬自潤滑漲圈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流體動密封領域,涉及一種漲圈,具體涉及一種金屬自潤滑漲圈。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漲圈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天、工程機械、軍用車輛、冶金機械等系統裝置中, 是傳動系統的關鍵元件,如果漲圈損壞,則液壓控制系統將發生故障,從而導致操縱失效。 目前車輛動力和傳動結構的高功率密度是現代車輛的重要發展方向,這需要在較小的體積 空間上實現較大的發動機功率及其動力傳遞能力。實現這一特點的有效途徑就是儘量提高 轉速,在這樣的情況下,傳動元件和漲圈的線速度將會成倍提高。利用傳動系統的離合器, 通過固定的旋轉件進行壓力轉換,壓力提高就可有效減小油缸尺寸,因此高功率密度現代 車輛對傳動系統中漲圈所承受的壓力與轉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0003]中國專利專利號為(CN202194829U)公開了一種名稱為:新型羅茨風機密封漲圈, 該漲圈的表面材料為碳纖維強化塑料,但該材料機械強度較低,受載後易變形,線膨脹係數 大,不適用於高PV值的工作環境。
[0004]另外,《漲圈型旋轉密封裝置及其性能研究》、《傳動裝置動密封失效分析及試驗研 究》等文獻所述,目前漲圈一般在兩個端面開均勻分布的矩形流槽,該流槽連通密封環兩 側,部分流體由流槽洩出,在起動過程中,難以形成較強的流體動壓效應,尤其是在高壓環 境下,高壓液體或者雜質顆粒容易通過動壓潤滑膜洩漏,並且該流槽液體循環不足,槽邊緣 冷卻效果較差。
【發明內容】
[0005]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在高壓力、高轉速的工況下洩露 量小、不易變形且使用壽命長的金屬自潤滑漲圈。
[0006]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0007]本發明提出一種金屬自潤滑漲圈,包括漲圈本體,漲圈本體包括正密封面和反密 封面,其特徵在於:所述正密封面上設置有圓弧凹槽。
[0008]上述反密封面上設置有圓弧凹槽。
[0009]上述圓弧凹槽在正密封面和反密封面上的數量均為一個或多個。
[0010]上述圓弧凹槽在單個密封面上的數量為7個,並且在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0011]上述正密封面上的圓弧凹槽與反密封面上的圓弧凹槽錯位布置。
[0012]上述漲圈本體採用CuSn95C5材料製成。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發明中漲圈本體的兩個密封面分別均勻設置有多個圓弧凹槽並且兩個密封 面的多個圓弧凹槽錯位布置,從而產生熱流體動力楔效應,提高了漲圈密封性能及密封面 潤滑情況,並且液體隨著多個圓弧凹槽循環流動,散熱性好。
[0015]2、本發明中的漲圈本體採用了 CuSn95C5材料製成,大大提高了漲圈本體的彈性、抗疲勞性、耐磨性、可加工性及自潤滑減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
[0017]圖2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0018]1-漲圈本體、2-圓弧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結合圖1、圖2,對本發明提出的金屬自潤滑漲圈進行詳述。
[0020]本發明提出一種金屬自潤滑漲圈,包括漲圈本體1,漲圈本體I包括正密封面和反密封面,其中,正密封面設置有圓弧凹槽2,當流體通過圓弧凹槽2,產生熱流體動力楔效應,提高漲圈密封性能及密封面潤滑情況。
[0021]作為優選,在漲圈需要進行雙面密封的情況下,該漲圈反密封面上也設置有圓弧凹槽2。
[0022]為了使用該漲圈時提高流體的流動性以及散熱性,該漲圈本體I的正密封面和反密封面上分別設置多個圓弧凹槽2。
[0023]作為最優選擇,本發明中正密封面和反密封面上均勻設置的圓弧凹槽2的數量均為7個,原因是經過大量實驗證明,每個密封面上設置7個圓弧凹槽2能夠保證在不破壞漲圈的彈性和韌性的情況下,漲圈的性能最優。
[0024]作為優選,為了使得使用該漲圈時,提高流體的流動性,正密封面上的7個圓弧凹槽2與反密封面的7個圓弧凹槽2錯位布置;其中,分別設置在正密封面與反密封面上相鄰兩個圓弧凹槽2之間的夾角為P,一般選取(6=21°
[0025]為了提高漲圈本體的抗疲勞性、耐磨性、可加工性及自潤滑減磨性,漲圈本體I採用CuSn95C5材料製成。
【權利要求】
1.一種金屬自潤滑漲圈,包括漲圈本體,漲圈本體包括正密封面和反密封面,其特徵在於:所述正密封面上設置有圓弧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自潤滑漲圈,其特徵在於:所述反密封面上設置有圓弧凹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自潤滑漲圈,其特徵在於:所述圓弧凹槽在正密封面和反密封面上的數量均為一個或多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金屬自潤滑漲圈,其特徵在於:所述圓弧凹槽在單個密封面上的數量為7個,並且在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金屬自潤滑漲圈,其特徵在於:所述正密封面上的圓弧凹槽與反密封面上的圓弧凹槽錯位布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金屬自潤滑漲圈,其特徵在於:所述漲圈本體採用CuSn95C5材料製成。
【文檔編號】F16J15/16GK103527790SQ201310477262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1日
【發明者】楊霞輝, 莊宿國, 姜文權, 郭建軍, 何超 申請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