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臨界吸附反應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11:17:31 2
專利名稱:一種臨界吸附反應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使液相與氣相進行臨界吸附而製得異相共沸混合體的反應裝置;尤其是同一種用於以除環碳五為主原料生產液體石油氣的臨界吸附反應設備。
液體燃料的加工設備,主要有二類一是將除環碳五與所需的添加劑混合的混合裝置;二是普通的石油化工蒸餾設備;它們儘管各有特點,但均不能將除環碳五加工成類似於液化石油氣的通用燃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投資少、佔地面積小,能耗低、工效較高,運行安全、可靠的,臨界吸附反應設備。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這樣實現的在罐體的下部(如底部附近)設有一個或數個,由設置在罐體上的臨界噴霧座及設於其上的臨界噴霧頭構成的臨界噴霧組件;且在所述的臨界噴霧頭上設有靜壓力發生室及與進氣管相通的射流孔。所述的射流孔可直接與進氣管一一相通,也可在臨界噴霧座與臨界噴霧頭之間設有一個環狀的均布室,在臨界噴霧頭上均勻設有數個用以溝通均布室與靜壓力發生室的射流孔;而位於臨界噴霧頭中部的進液管亦開口於靜壓力發生室處。
通常,由支架體等部件設置在罐體底部附近的臨界噴霧組件,其噴射方向可垂直向上,也可與罐體的軸心線呈一定的斜角向上噴射;位於罐體底部附近或中下部的噴射口,亦可經支架體,將其設至罐體中部附近。另外,所述的液相管的口徑與射流孔的口徑,則分別由各自的設置孔數,流量及其設計產量等而定。例如,每小時單產50~100kg的中小型設備,其液相管的口徑為φ1.0~1.5mm,而氣相射流孔的口徑為0.5~1.0mm。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描述。
圖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
圖1A部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參見附
圖1和附圖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具體可這樣實施用銅棒車削加工成類似於Y型旋轉體的臨界噴霧頭(12),其軸線上分別設有輸液管(9)和靜壓力發生室(11)而逐擴部處徑向均布設有六個φ0.8mm射流孔(13);臨界噴霧座(10)則製成銅質U型旋轉體,兩者採用螺紋旋接相配,其間形成一個環狀的均布室(14);它經射流孔(13)與靜壓力發生室(11)相通,同時通過設於臨界噴霧座(10)上的孔道(17)與輸氣管(7)相連接。由此組裝而成的臨界噴霧組件(20);由螺栓固定在支架體(15)上,後者則用電焊直接與罐體(2)焊成一體。另外,在支架體(15)一側的罐體(2)底部,設有一根成品管(16);在罐體的上部,則設有一根氣管(3),後者經壓縮機(4)和氣液分離罐(5)和閥(22),將所需的氣體重新與輸氣管(7)相連。
這樣,由壓縮機(7)將吸附質(如N2)增壓至3kg/cm2左右,經氣、液分離罐(4)和閥(22),接入臨界吸附反應罐體(2)的進氣管(7),並由此使無機的氣體經環狀均布室(14),同時高速流徑六個射流孔(13),集中交匯在靜壓力發生室(11),其壓力即降至真空,形成「文氏管效應」;這時,與其相連的進液管(9)將預先混有添加劑的除環碳五原料自行吸入,並在高速氣流的交叉衝擊下,作為吸附質的除環碳五原料被擊碎成不均勻的微細液粒,呈霧狀噴入臨界吸附反應罐體(2)中,進行充分地理化作用。多餘的氣相吸附質由罐體上部收集,並由回氣管(3)經壓縮機(4)和氣、液分離罐(5),再將氣態吸附質重新壓入進氣管(7)作循環使用,不足部分由管(23)添入,少量的液體則分離後由管(6)排出;吸附反應所製得的異相共沸的液粒,則在重力作用下墜入臨界吸附反應罐體(2)的底層,並經成品管(16)收集,罐裝。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不但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投資少,佔地面積小,運行安全、可靠等特點,而且僅用3kw左右的能耗即能達到每小時66kg左右的高工效。因此,將頗受人們喜愛。
權利要求1.一種臨界吸附反應設備,包括罐體和輸送管路,其特徵在於,在罐體(2)的下部設有一個或數個臨界噴霧組件(20),它系由設置在罐體(2)上的臨界噴霧座(10)及設於其上的臨界噴霧頭(12)構成,且在所述的臨界噴霧頭(12)上設有舒壓力發生室(11)及與進氣近(9)相通的射流孔(1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臨界吸附反應設備,其特徵是在所述的臨界噴霧座(10)與臨界噴霧頭(12)之間,設有一個環狀的均布室(14),且在臨界噴霧頭(12)上均設數個用於溝通均布室(14)與靜壓力發生室(11)的,射流孔(13),位於臨界噴霧頭中部的進液管(9)算開口於靜壓力發生室(11)處。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臨界吸附反應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臨界噴霧頭組件(20)系經支架體(15)架因在罐體(2)的底部附近。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臨界吸附反應設備,其特徵在回氣管(3),罐體(2)的底部附近設有成品管(16)。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臨界吸附反應設備,其特徵在於設置在所述臨界噴霧頭(12)中央的進液管(9)的口徑為φ1.0~1.5mm;而射流孔的口徑為0.5~1.0mm。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臨界吸附反應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回氣管(3)經壓縮機(4)和分離罐(5)及其管路與進氣管(7)相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化工設備,它系由罐體(2),設於其近底部的臨界噴霧組件(20)和進氣管(7),進液管(9),成品管(9)、回氣管(3)及其迴路組成。其中,所述的臨界噴霧組件(20)則由臨界噴霧座(10)與設有靜壓力發生室(11)、射流孔(13)的臨界噴霧頭(12)所構成。因此,是一種結構簡單,運行安全、高效的臨界吸附專用設備。
文檔編號B01J19/26GK2182672SQ9422761
公開日1994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1994年1月26日 優先權日1994年1月26日
發明者劉祥重 申請人:劉祥重, 何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