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人文傳說(鄉愁記憶之民間)
2023-05-08 19:56:45 1
叫 魂 兒
文/姚 才 華
「華娃耶——回來沒?」
「回來了。」
「華娃耶——回來沒?」
「回來了。」
……
母親去世已經十幾個年頭了,而童年母親給我叫魂兒的呼喚聲,至今還言猶在耳。
小時候,我們是一夥兒不知天高地厚的調皮猴兒。一天到晚不是上樹掏鳥窩,就是下河摸小魚兒,今兒個腿上蹭破了皮,明兒個手上掛了彩,渾身五勞七傷。小夥伴們就拍著手、跺著腳笑我:「華子娃,疤子疤;疤子疤,爛南瓜!」氣得我常常跟他們幹仗。
一次,小夥伴們比賽上樹掏鳥窩,比誰爬得快,比誰攀得高,看誰先掏著鳥蛋。一聲令下,我們脫掉爛草鞋,捲起褲管兒,挽起袖筒兒,「呸,呸」往手心吐兩口唾沫,搓搓手,雙手抱著合抱粗的大樹「噌噌噌」往上爬。下面的小夥伴們扯開嗓門兒狠命的吶喊:「華仔,加——油!華仔,加——油!」「狗仔,加——油!狗仔,加——油!」狗仔是我玩伴兒的乳名,比我大一歲。我們緊緊抱住大樹,雙手使勁兒往上爬,雙腳使勁兒往下蹬,手腳並用,交替往上爬,酷似立起的青蛙抱著大樹往上跳。大伙兒的喊聲越大,我們爬得越帶勁兒。憤怒的老麻雀盯著我們,在頭頂上下翻飛,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差點就要啄著我的頭皮了。回頭一看,狗仔離鳥窩還有尺把遠,我心裡甭提有多高興啦。正在我伸手去掏鳥窩時,一條菜花蛇昂起頭,張開嘴,吐著開叉的蛇信子向我襲來,嚇得我哇哇大叫:「蛇!呀!蛇!」差點從樹上栽下來。我滋溜溜從樹上連滾帶爬溜下來,肚皮上、胳膊上、大腿上擦得皮翻翻的,半天說不出話來。一連幾天,好像丟了魂兒似的。晚上睡覺眼睛也成了「張飛眼」,老是做惡夢,睡夢中還喊著「蛇!蛇!」,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大口大口的呼吸,幾次把母親驚醒。
母親怕我是嚇掉了魂兒,就張羅著給我叫魂兒。我們這裡叫叫黑兒。雞上籠的時候,母親幹完農活兒從地裡回來,讓我從那棵樹下撿起一塊小石子兒,用布頭包著。回到家裡,母親找來一把籮篩,捧來一捧幹嘣嘣的包穀粒兒,靠在堂屋大門門方上,眼睛看著遠方,我懷裡捧著籮篩坐在母親身後的板凳上。母親一邊喊著「華娃耶,回來沒?」一邊拈一顆苞穀粒兒撂進我懷中的篩子裡。我嘴裡應著「回——來——了。」聲音拉長,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緩到急。母親一聲一聲的喚著,我就一遍一遍的應著,直到母親把懷裡的包穀粒兒撂完為止。
晚上,母親把包好的小石子兒放在我枕頭底下,以後連續兩天雞上籠的時候,母親都要給我叫魂兒。叫夠三次了,母親把幹苞穀粒兒炒成苞谷花兒讓我吃。嚼著嘎嘣嘎嘣脆的苞谷花兒,滿口生香,真是神仙般受活。我高興得在姊妹們面前顯擺,眼羨得他們口水直流。那個年代,能吃上一頓稠糊湯簡直就跟過年一樣,哪來多餘的苞谷炒包穀花兒呀!
小妹伸出黑兮兮的小手問我要「哥,給我吃點兒。」我極不情願的給妹妹抓了幾粒兒,妹妹高興得又蹦又跳,嘴上不停的說:「哥哥真好!」「哥哥真好!」二哥悄悄把我哄到一邊兒:「給我吃幾顆,以後媽給我叫魂兒,炒包穀花兒了,我也給你吃。」我一看手上的不多了,撒腿兒就跑,二哥追上來硬是從我手上搶走了幾顆,氣得我哇哇直哭。母親趕出來時,二哥早已跑得八裡不見煙了。
後來,日子寬展了,每次受到驚嚇後,母親給我叫魂兒的時候,不再用包穀了,而是用雞蛋。母親手裡捏著一顆雞蛋,靠在門方上,眼睛看著遠方。我仍然坐在母親背後的板凳上,當然懷裡用不著再捧著篩子了,母親一聲聲的喚著,我就一聲聲地應著。每次叫魂兒用一顆雞蛋,叫夠三次後,母親把三顆雞蛋煮熟。有時還捎帶給姊妹幾個每人煮一顆,但我卻有三顆,他們看著還是眼羨。說來也怪,雞蛋煮熟後,給我叫過魂兒的雞蛋殼兒上總是五花六道的,有的像河流,有的像大山,母親根據雞蛋上顯示的圖案推測我可能是在哪兒受到驚嚇。如果雞蛋上顯示的是河流,那可能是在河邊兒受到驚嚇,母親就叮嚀我以後不要到河邊玩耍;如果是大山,那可能是爬山受到驚嚇,母親又叮囑我不要攀高涉險。但是,母親的叮嚀老是被我當成耳旁風,總是在心裡扎不下根兒。三天兩頭過後,我又和小夥伴們一塊兒上樹掏鳥蛋兒,下河摸小魚兒。
說來也怪,母親說每次叫過魂兒後,我晚上睡覺踏實了,眼睛合上了,也不再說夢話了,一天到晚活蹦亂跳,似乎又變了個人兒似的。後來上學了,母親再給我叫魂兒的時候,我還抱怨母親是個迷信頭子,應聲的時候,也是懶洋失垮的,但是,因為叫魂兒過後有雞蛋吃,我也沒有堅決反對。就這樣,在母親的叫魂兒聲中,我一天天的長大。
如今,再也聽不到母親的叫魂兒聲了,但我懂得了叫魂兒不能簡單視為迷信,它體現了母親對孩子的關愛之情,是一種古老的心理療法。在孩子看來,通過「叫魂兒」,他就會想,家裡人是多麼喜歡我,關心我啊!小小的心靈會得到極大的安慰,逐漸忘卻一件件令人擔驚受怕的事。如果孩子受到驚嚇之後,大人不聞不問,甚至大聲責罵,那麼孩子的心理就會受到傷害,認為大人不喜歡他,討厭他,從而對父母或其他家人產生隔閡。因此,「叫魂兒」能使孩子更加熱愛父母、熱愛家庭,幫助孩子和家人之間建立起一種健康的親子關係,這對孩子健康人格的發展是多麼重要啊!
哦,母親,如今,你雖然已經離我而去了,但你那親切的叫魂兒聲,卻永遠在我的耳畔迴響。
【聲明:本文選自文友來稿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編輯:李小平
作者簡介:姚才華,男,山陽縣漫川中學教師。茶餘飯後,偶爾舞文弄墨,先後在《教師報》、《讀寫周刊》、《商洛日報》、《商洛教育》等報刊雜誌發表作品六十餘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