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安全帶目檢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6:58:1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安全帶目檢裝置。
背景技術:
安全帶在汽車製造、兒童安全座椅生產等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配件。由於安全帶涉及到人身安全,所以其質量要求非常高。在安全帶的生產過程中經常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產生斷經、超寬、超窄、色斑、邊毛絲等各種各樣的瑕疵,而這些瑕疵會對安全帶的質量造成影響,因此安全帶在出廠之前都必須進行檢測。
現有的檢測裝置在檢測過程中,不能將安全帶翻到背面,在對背面檢測時,需要先將正面檢測好,然後捲起來,卷的時候使背面朝外,然後再進行下一輪的檢測,效率較低。
有鑑於上述的缺陷,本設計人,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安全帶目檢裝置,使其更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檢測過程中可以自動將安全帶翻到背面的安全帶目檢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安全帶目檢裝置,包括機架和向其傳輸安全帶的輸送機構,所述機架上設有
-供安全帶通過、檢測安全帶寬度的凹槽;
-將安全帶限制在所述凹槽內傳輸的壓緊機構;
-將從凹槽出來的安全帶翻面輸送的過渡機構;
-朝向所述凹槽的照明燈,所述照明燈通過轉動機構連接在所述機架上,所述轉動機構包括與所述機架轉動連接的第一連杆、與所述第一連杆轉動連接的第二連杆,所述第二連杆與所述照明燈轉動連接;
-標籤箱,其內存放有若干用於貼在安全帶上瑕疵相應位置上的標籤。
進一步的,所述壓緊機構包括緊壓在所述凹槽兩端上的轉軸,兩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有支撐杆,兩所述支撐杆垂直設置在所述機架上。
進一步的,所述過渡機構包括兩輸送導輥,分別為第一輸送導輥、第二輸送導輥,其中所述第一輸送導輥靠近所述凹槽的輸出端,第二輸送導輥位於所述第一輸送導輥正上方。
進一步的,所述輸送機構包括卷繞安全帶的滾筒,所述滾筒的兩端轉動連接有角形支架。
進一步的,所述標籤箱內設有若干分類格。
進一步的,所述機架與所述角形支架底部均設有滾輪。
藉由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過渡機構,當安全帶輸送至過渡機構時,由於第一輸送導輥與第二輸送導輥是上下位置關係,安全帶經第一輸送導輥後向上傳輸然後到達第二輸送導輥,第二輸送導管使安全帶反向水平傳輸(反向是指相對安全帶在凹槽內傳輸的方向),從而將安全帶翻轉到背面,將背面朝上進行傳輸。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機架的臺面結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安全帶目檢裝置,包括機架10和向其傳輸安全帶的輸送機構,輸送機構包括卷繞安全帶的滾筒21,滾筒21的兩端轉動連接有角形支架22;機架10上設有供安全帶通過、檢測安全帶寬度的凹槽11,以及將安全帶限制在凹槽11內傳輸的壓緊機構,壓緊機構包括緊壓在凹槽11兩端上的轉軸31,兩轉軸31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有支撐杆32,兩支撐杆32垂直設置在機架10上;機架10上還設有將從凹槽11出來的安全帶翻面輸送的過渡機構,過渡機構包括兩輸送導輥,分別為第一輸送導輥41、第二輸送導輥42,其中第一輸送導輥41靠近凹槽11的輸出端,第二輸送導輥42位於第一輸送導輥41的正上方;機架10上還設有朝向凹槽11的照明燈50,照明燈50通過轉動機構連接在機架10上,轉動機構包括與機架10轉動連接的第一連杆51、與第一連杆51轉動連接的第二連杆52,第二連杆52與照明燈50轉動連接;機架10上還掛設有標籤箱60,標籤箱60內存放有若干用於貼在安全帶上瑕疵相應位置上的標籤。
滾筒21轉動,將安全帶80輸送至機架10的檯面上,並進入機架10檯面上的凹槽11內,以檢測安全帶是否過寬或過窄,若是不符合標準寬度,由工作人員從標籤箱60內取出標籤,貼在安全帶的相關位置處;安全帶在凹槽11內傳輸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可同時檢測安全帶上是否存在瑕疵,而照明燈50可以為工作人員提供足夠的亮度,而照明燈50是通過轉動機構連接在機架10上,因此,工作人員可調節照明燈50的高度和照射方向,以方便檢測;由於在寬度檢測完畢後,安全帶會被過渡機構提起並翻面輸送,因此,為確保安全帶在輸送至過渡機構之前平穩地置於凹槽11內,本實用新型中設置了兩轉軸31,並分別位於凹槽11的兩端,可以將安全帶限制在凹槽11內;當安全帶輸送至過渡機構時,由於第一輸送導輥41與第二輸送導輥42是上下位置關係,安全帶經第一輸送導輥41後向上傳輸然後到達第二輸送導輥42,第二輸送導管42使安全帶反向水平傳輸(反向是指相對安全帶在凹槽內傳輸的方向),從而將安全帶翻轉到背面,將背面朝上進行傳輸,進入後續的對安全帶背面檢測的工序。
由於在檢測過程中,安全帶上會存在各種瑕疵,而在檢測後對不同的瑕疵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為提高後續的處理效率,可在目檢過程中,對各種瑕疵進行分類標記,貼上不同的標籤,因此,本實用新型在標籤箱60內設有若干分類格61,用於分類存放不同的標籤,方面工作人員快速獲取所需種類的標籤進行貼標。
為方便移動機架10與輸送機構,本實用新型在機架10與角形支架22底部均設有滾輪70,當然,可在滾輪70上設置鎖止器,當將機架10與輸送機構移動到所需位置時,將滾輪鎖死,防止移動。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