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風水冷卻型離心水泵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04:58:21 1

本發明涉及離心水泵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風水冷卻型離心水泵。
背景技術:
離心式水泵(Centrifugal pump)簡稱「離心泵",也叫"離心式抽水機"。它是一種利用水的離心運動的抽水機械。離心水泵起動前應先往泵裡灌滿水,起動後旋轉的葉輪帶動泵裡的水高速旋轉,水作離心運動,向外甩出並被壓入出水管。水被甩出後,葉輪附近的壓強減小,在轉軸附近就形成一個低壓區。這裡的壓強比大氣壓低得多,外面的水就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衝開底閥從進水管進入泵內。衝進來的水在隨葉輪高速旋轉中又被甩出,並壓入出水管。葉輪在動力機帶動下不斷高速旋轉,水就源源不斷地從低處被抽到高處。
離心水泵的工作是依靠柴油發動機來提供動力的,發動機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發動機溫度過高會使得內部零件之間的磨損比較嚴重,影響發動機的使用壽命。雖然一般的發動機都自帶有風扇散熱,但散熱量極其有限,發動機長時間運行仍然會有很高的溫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風水冷卻型離心水泵,在發動機缸套上加鑄了循環水道,通過水管與水泵進出水口連接,利用水泵的進水吸力和出水壓力使水在缸套水道內形成水循環,將發動機溫度通過水循環降溫,有效提高了發動機使用壽命,降低了零件磨損速度,讓用戶用的更方便、放心。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風水冷卻型離心水泵,包括主體支架、電動機、柴油發動機和泵體,所述電動機通過電動機支架與所述的主體支架連接在一起,其特徵在於:所述柴油發動機上設有發動機缸套,所述泵體的側面設有泵體出水口,所述泵體的上部設有泵體進水端,所述泵體進水端正面設有泵體進水口,所述進水端與所述發動機缸套之間設有進水水道,所述進水水道與所述進水端連接的位置設有進水水道開關,所述泵體出水口與所述發動機缸套之間設有出水水道,所述進水水道的直徑大於所述出水水道的直徑。
進一步的,所述電動機的頂端設有柴油油箱。
進一步的,所述主體支架由直徑為20mm的鐵管焊接而成。
進一步的,所述泵體出水口的直徑與所述泵體進水口的直徑均為80m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利用水泵的進水吸力和出水壓力使水在缸套水道內形成水循環,將發動機溫度通過水循環降溫,有效提高了發動機的使用壽命,降低了零件磨損速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方向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二方向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正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側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俯視示意圖;
圖中:1、主體支架,2、電動機,3、柴油發動機,4、泵體,5、電動機支架,6、柴油油箱,7、進水水道,8、出水水道,9、進水端,10、泵體出水口,11、進水水道開關,12、泵體進水口,13、發動機缸套。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風水冷卻型離心水泵,採用柴油發動機提供動能,在傳統的發動機風扇散熱的基礎上,在發動機缸套上加鑄了循環水道,通過水管與水泵進出水口連接,利用水泵的進水吸力和出水壓力使水在缸套水道內形成水循環,將發動機溫度通過水循環降溫,降低了發動機內零件磨損速度,有效提高發動機使用壽命。本發明包括主體支架1、電動機2、柴油發動機3和泵體4,所述電動機2通過電動機支架5與所述的主體支架1連接在一起,將整體泵本固定在主體支架1上,使整個離心水泵工作時更穩定,可以更好的發揮作用。所述柴油發動機3上設有發動機缸套13,它在發動機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發動機內部還設有散熱風扇,通過散熱風扇實現對發動機的散熱,目前一般都採用這種方式給發動機進行散熱。所述泵體4的側面設有泵體出水口10,泵體在工作時從此位置出水。所述泵體4的上部設有泵體進水端9,進水端9可以從上部進行手動灌水,在水泵運行前先進行加水,然後離心水泵和能進行工作。所述泵體進水端9正面設有泵體進水口12,泵體進水口12將水抽入到泵體內,實現抽水的目的。所述進水端9與所述發動機缸套13之間設有進水水道7,所述進水水道7與所述進水端9連接的位置設有進水水道開關11,所述泵體出水口10與所述發動機缸套13之間設有出水水道8,利用水泵的進水吸力和出水壓力使水在缸套水道內形成水循環,將發動機溫度通過水循環降溫,所述進水水道7的直徑大於所述出水水道8的直徑,可以確保水循環過程中進水量充足,整個水散熱可以更好的進行。在使用時本發明的離心水泵來電自啟動,通過手動將發動機動後,離心水泵的電機就開始通電,整個水泵開始運行。
作為優選,所述電動機2的頂端設有柴油油箱6,通過柴油油箱6來給柴油發動機提供燃料,使柴油發動機可以工作,從而產生足夠的電能來帶動水泵的運行。
作為優選,所述主體支架1由直徑為20mm的鐵管焊接而成,使主體支架1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使整個離心水泵在工作時更加穩定,運行更安全。
作為優選,所述泵體出水口10的直徑與所述泵體進水口12的直徑均為80mm,在使用時可以輸送更多的水,工作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或替換,這些改進或替換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