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型電氣部件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7:45:06
專利名稱:旋轉型電氣部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旋轉型電氣部件,尤其涉及旋轉時通過輸出脈衝碼檢測旋轉角度和旋 轉方向等的旋轉型編碼器等旋轉型電氣部件。
背景技術:
以往,公知有這樣的中空狀旋轉型電氣部件,在設於外殼上的圓筒形狀部(圓筒 壁)上套裝設於操作部件上的圓筒形狀部(圓筒軸),接受操作者的旋轉操作(例如,參照 專利文獻1)。在這種旋轉型電氣部件中,使埋設在外殼中的多個端子從外殼的一部分向背 面側突出,將該端子插入在印刷電路板上形成的孔內,並且,將在罩住外殼的罩體上設置的 腳部插入在印刷電路板上形成的孔內,由此安裝到印刷電路板上。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11-176287號公報然而,在這種中空狀的旋轉型電氣部件中,從提高在印刷電路板上固定時的工作 效率的觀點出發,要求通過回流焊接在印刷電路板上進行表面安裝。為了對應這種要求,考 慮例如在外殼的外側彎折地設置端子,使端子與外殼的背面成為同一平面。但是,在上述以 往的旋轉型電氣部件中,端子露出的地方在俯視時集中在外殼的一側,所以造成載置於印 刷電路板上的部件由一側為端子、另一側為外殼或罩體的一部分這樣的不同部件構成。因 此,難以精確地確定兩側部件的高度尺寸,而擔心旋轉的操作部件的旋轉軸線相對印刷電 路板傾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鑑於上述以往的實際情況而提出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恰當地 安裝在印刷電路板的表面上並且能夠使操作部件的旋轉軸線相對印刷電路板難以傾斜的 旋轉型電氣部件。本發明的旋轉型電氣部件的特徵在於,具備外殼,在中央具有筒狀部並在該筒狀 部的外側設置收納有部;操作部件,可相對該外殼旋轉地被保持,中空狀的軸部向上方側突 出;旋轉檢測機構,檢測該操作部件的旋轉動作;以及端子,連接在該旋轉檢測機構上並由 從上述外殼露出的金屬板形成,上述端子具有從上述外殼的側壁露出而向下方側延伸的第 1部分、和從該第1部分向上述外殼的底壁側延伸而位於該底壁下方的第2部分,並且,設置 3個以上上述端子,隔開間隔地分散配置該3個以上的上述端子,使得通過這3個以上的上 述端子的上述第2部分將上述外殼支承在印刷電路板上。根據上述旋轉型電氣部件,由於通過位於外殼底壁下方的3個以上端子的第2部 分將旋轉型電氣部件支承在印刷電路板上,所以可精確地確定相對印刷電路板的高度尺 寸,從而可通過回流焊接恰當地安裝於印刷電路板的表面上。而且,由於以隔開間隔分散配 置的3個以上端子的第2部分支承外殼,所以能夠確保外殼底壁相對印刷電路板的位置精 確度,從而能夠使操作部件的旋轉軸線相對印刷電路板難以傾斜。在上述旋轉型電氣部件中,優選在上述外殼的底壁形成凹部,並且,設置從上述端子的上述第2部分的前端向上方側延伸並在上述凹部內配置一部分的第3部分。此時,由 於在從端子的第2部分的前端延伸的第3部分的一部分被配置在外殼底壁的凹部內的狀態 下進行焊接,所以能夠通過端子的第1部分和第3部分焊接端子的外周側以及內周側,因此 可將端子牢固地焊接在印刷電路板上。而且,在上述旋轉型電氣部件中,優選在上述第2部分的板面與上述外殼的底壁 之間存在間隙,並且,在上述第2部分上形成長孔。此時,由於能夠使焊錫浸入長孔內,所以 可提高焊接強度。尤其是,在上述旋轉型電氣部件中優選並列設置多個上述長孔。此時,由於在端子 的第2部分形成多個長孔,所以能夠增加焊接面積,可進一步提高焊接強度。而且,在上述旋轉型電氣部件中,優選上述長孔沿徑向延伸,並且,在從上述第1 部分至上述第3部分的整個區域形成。此時,由於通過浸入到長孔內的焊錫進行焊接使端 子內周側的部分和外周側的部分連接,所以能夠更加提高焊接強度。而且,由於分散配置的 各端子的長孔在徑向較長,所以可在進行回流焊接時得到自動調整效果(定位功能)。另 外,由於長孔在從端子的第1部分至第3部分的整個區域形成,所以能夠容易彎曲由金屬板 構成的端子,從而可提高端子的尺寸精度、即彎曲位置的精確度。在上述旋轉型電氣部件中,優選上述旋轉檢測機構由共用圖案、A相用編碼圖案、 B相用編碼圖案、及設在上述操作部件上的滑動體構成,從上述各圖案向上述外殼外部分別 引出多個上述端子,所述共用圖案、A相用編碼圖案、B相用編碼圖案由埋設在上述外殼內 的相同材料形成並以相互絕緣狀態沿周向錯開配置。此時,由於從各圖案引出多個端子,所 以能夠提高印刷電路板的布線自由度。而且,能夠增加焊接的端子數,因此可對相印刷電路 板進行更加牢固的焊接。在上述旋轉型電氣部件中優選在上述筒狀部設置向上述外殼底壁的下方突出的 突出部,在上述突出部的一部分形成缺口。此時,由於能夠通過筒狀部的缺口在筒狀部和 端子之間形成回流焊接時的熱風通過的流路,所以能夠使熱量充分傳到焊接部,即使是中 空狀的表面安裝型的旋轉型電氣部件,也能夠可靠地進行回流焊接。而且,即使在筒狀部上 配置按鈕開關或發光二極體等其它電部件,也能將這些部件更加牢固地焊接在印刷電路板 上。在上述旋轉型電氣部件中優選隔著上述操作部件的旋轉中心設置多個上述缺口。 此時,由於在筒狀部設置多個缺口,所以能夠大量確保回流焊接時的熱風流路,可以更加牢 固地將旋轉型電氣部件或配置在該旋轉型電氣部件筒狀部上的電氣部件焊接在印刷電路 板上。根據本發明,由於通過位於外殼底壁下方的3個以上端子的第2部分將旋轉型電 氣部件支承在印刷電路板上,所以能夠精確地確定相對印刷電路板的高度尺寸,從而可通 過回流焊接恰當地安裝在印刷電路板的表面。而且,由於通過隔開間隔分散配置的3個以 上端子的第2部分支承外殼,所以能夠確保外殼底壁相對印刷電路板的位置精確度,因此 可使操作部件的旋轉軸線相對印刷電路板難以傾斜。
圖1為從前方側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的分解立
4體圖。圖2為從後方側表示上述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的分解立體圖。圖3為從前方側表示上述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的外觀立體圖。圖4為從後方側表示上述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的外觀立體圖。圖5為從後方側表示上述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外殼的立體圖。圖6為從前方側表示上述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外殼的俯視圖。圖7為從後方側表示上述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外殼的俯視圖。圖8為上述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的側剖視圖。圖中100旋轉型電氣部件,1外殼,11貫穿孔,12筒狀部,12a突出部,12b缺口部, 13收納部,14端子,14a第1部分,14b第2部分,14c第3部分,14d狹縫(長孔),15卡合 槽部,16切換圖案,16a A相(第1相)用編碼圖案,16b B相(第2相)用編碼圖案,17共 用圖案,18b傾斜面,18c凹部,2操作軸(操作部件),21軸部,22凸緣部,23插通孔,24觸 感凸輪、「、、,「A ),3滑動部件,31環狀部,32插通孔,33孔,34凹部,35滑動體,4板 簧,41環狀部,42插通孔,43固定部,44突出部,5安裝部件,51上板部,52腳部,53定位片, 54插通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從前方側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100的分解 立體圖。圖2為從後方側表示上述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100的分解立體圖。 圖3為從前方側表示上述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的外觀立體圖。圖4為從後方 側表示上述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的外觀立體圖。另外,在下面為了便於說明, 將圖1所示的左下方側稱為「旋轉型電氣部件100的前方側」或簡稱為「前方側」,將該圖所 示的右上側稱為「旋轉型電氣部件100的後方側」,或簡稱為「後方側」。在圖1以及圖2中,外殼1由例如絕緣性合成樹脂材料(以下稱為「絕緣性樹脂」) 等構成。在外殼1的中央設置有規定在前後方向貫穿的貫穿孔11的筒狀部12。在該筒狀 部12後方側的外面側設置有有底狀且前方側開口的環狀收納部13。在收納部13的底面, 例如通過鑲嵌成形等設置有由導電性金屬板構成的切換圖案以及共用圖案。另外,關於這 些切換圖案以及共用圖案的結構後述。而且,在外殼1上比外殼1的後面略微突出地設置從這些切換圖案以及共用圖案 引出的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8個)端子14。端子14具有第一部分14a,從外殼1的 側壁即外周部露出並向後方側延伸;第2部分14b,從該第1部分14a的前端向外殼1的底 壁即後面側延伸;以及第3部分14c,設在該第2部分14b的前端且一部分配置在後述的外 殼1的凹部18c內(參照圖4)。在端子14中,第2部分14b配置在比構成外殼1底壁的後 面略微後方側的位置。而且,在外殼1的後面,筒狀部12的一部分作為突出部12a以壁狀向後方側突出 地設置。在貫穿孔11的周圍隔開一定間隔設置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4個)突出部12a。 在相鄰的突出部12a之間設置缺口部12b。這些缺口部12b是形成在印刷電路板(圖中沒 有表示)上回流焊接本旋轉型電氣部件100時使熱風通過的流路的部分,這些缺口部12b發揮向構成焊接部的端子14的一部分有效地傳熱的作用。操作軸2是構成操作部件的部件,例如由絕緣性樹脂成形,大體上具有向前方側 (上方側)突出地設置的中空狀軸部21、和設在該軸部21的後端部上的凸緣部22。操作軸 2通過設在該軸部21中央的插通孔23,可旋轉地被保持在外殼1的筒狀部12的外周部上。 凸緣部22具有圓環形狀,在其前面設置由多個凹凸形狀形成的觸感凸輪24。在操作軸2旋 轉時,該觸感凸輪24根據後述的板簧4的突出部44的卡合和脫離產生咔噠觸感。並且,在 操作軸2的凸緣部22的後面固定後述的滑動部件3。滑動部件3由具有導電性的金屬板構成,並具有圓環形狀的環狀部31,在該環狀 部31的中央形成外殼1的筒狀部12穿過的插通孔32。在環狀部31上形成使在操作軸2 的凸緣部22的後面突出設置的多個安裝片25穿過的多個孔33。安裝片25穿過這些孔33 之後,這些安裝片25因熱等而變形,由此使滑動部件3被固定在凸緣部22的後面。此時, 環狀部31通過在形成於環狀部31的內周部的凹部34上卡合在凸緣部22的後面突出設置 的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3個)的肋部26,進行其定位。而且,在環狀部31的外周部形 成有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3個)滑動體35。這些滑動體35通過切起環狀部31的一部 分而形成,其前端部稍微向後方側延伸地設置,而且其前端部可與設在外殼1的收納部13 的切換圖案以及共用圖案滑動接觸地構成。板簧4由具有彈性的金屬板(例如不鏽鋼或磷青銅等)構成,並具有圓環形狀的 環狀部41,而且在該環狀部41的中央形成使操作軸2的軸部21穿過的插通孔42。板簧 4 (環狀部41)配設在其後方側的面與操作軸2的觸感凸輪24相對置的位置上,而且通過 在相對置的一對部分上設置的固定部43,被固定在後述的安裝部件5的後面。在環狀部41 上的與固定部43大致正交的一對的部分上設置向後方側突出的突出部44。這些突出部44 隨著操作軸2的旋轉,卡合或脫離觸感凸輪24,產生咔噠的觸感。安裝部件5為衝壓、彎曲金屬板而形成,具有圓環狀的上板部51、從該上板部51向 後方側垂直延伸的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4個)腳部52以及同樣地從上板部51向後方 側垂直延伸的定位片53。在腳部52的前端設置有在組裝完畢狀態的旋轉型電氣部件100 中向外殼1的後方側彎曲並固定安裝部件5的爪部。定位片53與在外殼1的外周部設置 的卡合槽部15卡合而進行安裝部件5的定位。而且,在安裝部件5的中央設置中空狀的插 通孔54。插通孔54的直徑稍微大於操作軸2的軸部21的直徑。當組裝具有上述結構部件的旋轉型電氣部件100時,如圖3以及圖4所示,以在外 殼1的收納部13內收容操作軸2的一部分的狀態,從前方側安裝安裝部件5。此時,操作 軸2的軸部21的前端形成為從安裝部件5的插通孔54朝向前方側突出的狀態,在該突出 部分可安裝圖中沒有表示的操作旋鈕等地構成。在外殼1的收納部13收容有操作軸2的凸緣部22、被固定在該凸緣部22上的滑 動部件3以及被固定在安裝部件5上的板簧4。被固定在凸緣部22上的滑動部件3配置在 其滑動體35可與在外殼1的收納部13的內底面設置的切換圖案以及共用圖案接觸的位置 上。而且,設在板簧4上的突出部44成為與在凸緣部22的前面設置的觸感凸輪24彈性接 觸的狀態。在如上所述地被組裝的狀態下,操作軸2可旋轉地被保持在外殼1的筒狀部12 上,而且能夠接受操作者的旋轉操作地構成。在這裡,說明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100的外殼1上設置的切換圖案16以及共用圖案17的結構。圖5為從後方側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 件100的外殼1的立體圖。圖6以及圖7為從前方側以及後方側分別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 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100的外殼1的俯視圖。另外,在圖5中為了便於說明,將埋設在外殼 1中的切換圖案16以及共用圖案17與外殼1分開表示。如圖5所示,切換圖案16由以相互絕緣狀態配置的A相(第1相)用編碼圖案 16a和B相(第2相)用編碼圖案16b構成。編碼圖案16a、16b和共用圖案17分別具有 圓弧形狀。這些編碼圖案16a、16b和共用圖案17,以大致120度間隔在外殼1的收納部13 的內底面沿周向錯開,配置為露出其一部分(參照圖6)。在編碼圖案16a、16b上,分別隔開一定距離形成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4個)開 口部16c、16d。如圖6所示,在外殼1中鑲嵌成形的狀態下,在這些開口部16c、16d上配置 構成收納部13的底面的一部分的絕緣性樹脂。配置在這些開口部16c、16d上的絕緣性樹 脂為構成編碼圖案16a、16b中的絕緣區域的部分,形成為與構成導電區域的編碼圖案16a、 16b(金屬板)為同一平面。當通過操作軸2的軸部21接受旋轉操作時,則在操作軸2的凸 緣部22的後面固定的滑動部件3的滑動體35在編碼圖案16a、16b和共用圖案17上滑動, 對應其前端滑動接觸的編碼圖案16a、16b的信號從端子14輸出。此時,通過被固定在安裝 部件5上的板簧4的突出部44根據操作軸2的旋轉與凸緣部22的觸感凸輪24卡合或脫 離,從而產生咔噠的觸感。在編碼圖案16a、16b和共用圖案17的外周側的規定位置上,分別設置多個上述端 子14。這些端子14隔開間隔分散配置在外殼1的周向上。在分散配置的這些端子14中, 突出地設置編碼圖案16a、16b以及共用圖案17的外周部的一部分,並且在其前端部設置向 後方側延伸的第1部分14a。第2部分14b從第1部分14a的前端向外殼1的內側延伸設 置,並分別與編碼圖案16a、16b以及共用圖案17大致平行地與它們相對置地配置。第3部 分14c設置為從第2部分14b的前端稍微向前方側,即向編碼圖案16a、16b以及共用圖案 17側延伸。這樣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100中,由於從編碼圖案16a、16b以 及共用圖案17的各圖案中引出多個端子14,所以能夠提高在印刷電路板上的布線自由度。 而且,通過這樣地從各圖案中引出多個端子14,能夠增加焊接的端子14的數量,從而可對 印刷電路板進行更加牢固的焊接。還有,由於能夠增加焊接的端子14的數量,所以即使將 焊接了旋轉型電氣部件100的印刷電路板反過來進行第2次回流焊接,也能夠使旋轉型電 氣部件100難以脫落。如圖5所示,端子14的第1部分14a從作為外殼1側壁的外周部(更具體而言為 在外周部表示的槽部18a)露出,並沿外周部向後方側延伸地設置。在外殼1的後面、與端子 14的第2部分14b相對置的部分上設置向外殼1的內側稍微向前方側傾斜的傾斜面18b。 這樣在與第2部分14b相對置的部分上設置傾斜面18b是為了在外殼1的後面與第2部分 14b的前面之間設置間隙,使焊錫容易浸入後述的狹縫14d內,從而將端子14牢固地固定在 印刷電路板上。而且,在比這些傾斜面18b更靠近外殼1內側的位置、與端子14的第3部 分14c相對置的部分,設置有稍微向前方側凹陷的凹部18c。這樣,在與第3部分14c相對 置的部分設置凹部18c是為了將第3部分14c的一部分埋設在焊錫內,通過第1部分14a 和第3部分14c焊接端子14的外周側以及內周側。
而且,在各個端子14上沿著外殼1的徑向形成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2個)作為 長孔的狹縫14d。這些狹縫14d,從端子14的第1部分14a跨至第3部分14c地形成。這 樣地在端子14上設置狹縫14d是為了使焊錫浸入狹縫14d內,從而提高焊接強度。尤其是 通過設置從第1部分14a跨至第3部分14c的狹縫14d,能夠進行焊接使得端子14的內周 側部分和外周側部分連接,從而更加提高焊接強度。並且,由於形成有多個狹縫14d,所以能 夠增加焊接面積,能夠更加提高焊接強度。另外,在分散配設的各端子14上形成的狹縫14d 形成為徑向較長,所以在進行回流焊接時可得到微調印刷電路板上安裝位置的自動調整效 果(定位功能)。而且,由於狹縫14d從端子14的第1部分14a跨至第3部分14d地形成, 所以容易對構成端子14的金屬板進行彎曲加工。為此,能夠精確地確定第1部分14a、第2 部分14b以及第3部分14c的彎曲位置,可抑制被多個端子14支承在印刷電路板上的旋轉 型電氣部件100的鬆動或傾斜。通過將具有上述結構的編碼圖案16a、16b以及共用圖案17鑲嵌成形在外殼1內, 如圖7所示,將端子14配置為大致等間隔地在外殼1的後面露出。如上所述,端子14的第 2部分14b與外殼1的傾斜面18b相對置地配置,第3部分14c與外殼1的凹部18c相對 置地配置。由於第3部分14c的一部分配置在凹部18c內,所以能夠通過第1部分14a和 第3部分14c焊接端子14的外周側以及內周側,從而能夠在印刷電路板上牢固地焊接端子 14。另外,狹縫14d處於焊錫浸入的狀態,為其焊接強度的提高做出貢獻。其次,用圖8說明將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100安裝在印刷電路板 表面時的工序。圖8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100的側剖視圖。圖8表示在 配置於下方的圖中沒有表示的印刷電路板上安裝時的旋轉型電氣部件100的狀態。如圖8所示,從外殼1的側面(外周面)露出的第1部分14a的前端部(下端部) 延伸到外殼1的下表面的下方側的位置上。第2部分14b從該第1部分14a的前端部向外 殼1的內側延伸。第2部分14b在外殼1的下表面的下方側位置上,與安裝的印刷電路板 的板面大致平行地延伸。第3部分14c,從第2部分14b的前端稍微向上方側延伸地設置, 其前端配置在設於外殼1的下表面的凹部18c上。在印刷電路板上安裝時,以位於外殼1下表面的下方的8個端子14的第2部分 14b在印刷電路板上支承旋轉型電氣部件100。此時,由於外殼1的下表面配置在第2部分 14b的上方側的位置上,所以不會與印刷電路板的表面抵接。這樣由於不使外殼1抵接,而 以設在外殼1上的多個端子14的一部分被支承在印刷電路板上,所以與由外殼1或端子14 等不同的部件被支承在印刷電路板上的情況相比,能夠精確地確定相對印刷電路板的高度 尺寸。尤其是,由於以隔開間隔分散配置的8個端子14的第2部分14b支承,所以能夠確 保外殼1的下表面相對印刷電路板的位置精確度,能夠將外殼1的下表面大致水平地配置 在印刷電路板上。這樣,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100中,由於以處於外殼1下表面的 下方位置的3個以上端子14的第2部分14b支承在印刷電路板上,所以能夠精確地確定相 對印刷電路板的高度尺寸,從而可通過回流焊接恰當地安裝在印刷電路板的表面上。而且, 由於以隔開間隔分散配置的3個以上端子14的第2部分14b支承,所以能夠確保外殼1下 表面相對印刷電路板的位置精確度,從而可使操作軸2的旋轉軸線相對印刷電路板難以傾 斜。
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100中,在外殼1的下表面形成凹部18c, 而且設置從端子14的第2部分14b的前端向上方側延伸並且一部分被配置在凹部18c內 的第3部分14c。由於通過上述方式在端子14的第3部分14c的一部分被配置在外殼1的 凹部18c內的狀態下進行焊接,所以能夠通過端子14的第1部分14a和第3部分14c焊接 端子14的外周側以及內周側,從而能夠將端子14牢固地焊接在印刷電路板上。而且,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100中,在第2部分14b的板面與外 殼1下表面(更具體地為傾斜面18b)之間存在間隙,並在第2部分14b形成狹縫14d,所以 能夠在狹縫14d內浸入焊錫,從而能夠提高焊接強度。尤其是,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100中,由於在端子14上形成多 個狹縫14d,所以能夠增加焊接面積,能夠更加提高焊接強度。還有,由於狹縫14d在外殼1 的徑向延伸,並且在從端子14的第1部分14a至第3部分14c的整個區域形成,所以通過 浸入狹縫14d內的焊錫,進行焊接來連接端子14的內周側部分和外周側部分,從而能夠更 加提高焊接強度。而且,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型電氣部件100中,在筒狀部12上設置向在外 殼1下表面的下側突出的突出部12a,並在突出部12a的一部分形成缺口部12b。通過上述 方式,能夠利用筒狀部12的缺口部12b在筒狀部12與端子14之間形成回流焊接時的熱風 通過的流路,所以熱量能有效地傳到焊接部,即使是中空狀表面安裝型的旋轉型電氣部件 100,也能夠可靠地進行回流焊接。而且,即使在筒狀部12內配置按鈕開關或發光二極體 等其它電氣部件時,由於回流焊接時的熱風容易通過筒狀部12內,所以也能夠將這些其它 電氣部件可靠地焊接在印刷電路板上。尤其是,隔著操作軸2的旋轉中心設置多個缺口部 12b,所以能夠大量確保回流焊接時的熱風流路,能夠將旋轉型電氣部件100和配置在筒狀 部12內的電氣部件更加可靠地焊接在印刷電路板上。而且,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可作出各種變更實施。在上述實施方式中, 關於附圖中表示的大小和形狀等,並不限於此,在發揮本發明效果的範圍內可適宜地進行 變更。另外,在不超出本發明目的的範圍內,可適宜地變更實施。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在外殼1上設置8個焊接在印刷電路板上的端子 14的情形,但是端子14的數量不限於此,可適當變更。只要能夠在印刷電路板上大致水平 地載置外殼1的下表面,則可具備3個以上任意數量的端子14。但是,為了將相對印刷電 路板的焊接強度確保在在一定值以上,優選在外殼1上設置一定數量(如上述實施方式為 8個)的端子14。而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在筒狀部12的突出部12a設置缺口部12b的情 形,但是該缺口部12b不一定是必需的。S卩,在筒狀部12內配置其它電氣部件時,使印刷電 路板與筒狀部12的下端部之間稍微產生間隙,或在筒狀部12內的印刷電路板上設置貫穿 孔,也能夠使熱風通過筒狀部12內,從而可靠地進行其它電氣部件的焊接。而且,只要筒狀 部12為某種程度的大小,則不實施這些方法,也能焊接筒狀部12內的電氣部件。而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旋轉型電氣部件,舉例說明了具備切換圖案16和 共用圖案17的編碼器,但是本發明可適用於可變電阻器上。
權利要求
1.一種旋轉型電氣部件,其特徵在於,具備外殼,在中央具有筒狀部並在該筒狀部的外側設置有收納部;操作部件,可相對 該外殼旋轉地被保持,中空狀的軸部向上方側突出;旋轉檢測機構,檢測該操作部件的旋轉 動作;以及端子,連接在該旋轉檢測機構上並由從上述外殼露出的金屬板形成,上述端子具有從上述外殼的側壁露出而向下方側延伸的第1部分、和從該第1部分向 上述外殼的底壁側延伸而位於該底壁下方的第2部分,並且,設置3個以上上述端子,隔開 間隔分散配置該3個以上的上述端子,使得通過這3個以上的上述端子的上述第2部分將 上述外殼支承在印刷電路板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型電氣部件,其特徵在於,在上述外殼的底壁上形成凹部,並且,設置從上述端子的上述第2部分的前端向上方 側延伸並在上述凹部內配置一部分的第3部分。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型電氣部件,其特徵在於,在上述第2部分的板面與上述外殼的底壁之間存在間隙,並且,在上述第2部分上形成 長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型電氣部件,其特徵在於, 並列設置多個上述長孔。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旋轉型電氣部件,其特徵在於,上述長孔沿徑向延伸,並且,在從上述第1部分至上述第3部分的整個區域上形成。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旋轉型電氣部件,其特徵在於,上述旋轉檢測機構由共用圖案、A相用編碼圖案、B相用編碼圖案、及設在上述操作部 件上的滑動體構成,從上述各圖案向上述外殼的外部分別引出多個上述端子,所述共用圖 案、A相用編碼圖案、B相用編碼圖案由埋設在上述外殼內的相同材料形成並以相互絕緣狀 態沿周向錯開配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型電氣部件,其特徵在於,在上述筒狀部設置向上述外殼底壁的下方突出的突出部,在上述突出部的一部分形成缺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旋轉型電氣部件,其特徵在於, 隔著上述操作部件的旋轉中心設置多個上述缺口。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恰當地安裝在印刷電路板的表面並使操作部件的旋轉軸線相對印刷電路板難以傾斜的旋轉型電氣部件。該旋轉型電氣部件(100),具備在筒狀部(12)及該筒狀部(12)的外側設置有收納部(13)的外殼(1)、可相對外殼(1)旋轉地被保持的中空狀的操作軸(2)、及從外殼(1)露出的由金屬板構成的端子(14),端子(14)具有從外殼(1)的側壁露出向下方側延伸的第1部分(14a)和從該第1部分向外殼(1)的底壁側延伸並位於該底壁下方的第2部分(14b),並且,設置三個以上端子(14),隔開間隔分散配置該3個以上端子,使得通過這3個以上的端子(14)的第2部分(14b)將外殼支承於印刷電路板。
文檔編號H01H19/04GK102122589SQ20101059524
公開日2011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7日
發明者川野博文, 海老澤朋子 申請人:阿爾卑斯電氣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