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縫紉機的防漏油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5:01: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縫紉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縫紉機的防漏油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工業縫紉機中包含有直線往復運動的軸,如:抬壓腳軸、針杆軸等。但是,這些軸普遍存在著漏油現象。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潤滑油的溫度升高,油黏度下降,漏油情況加劇。漏出的油會汙染縫製布料,導致縫料汙損,降低了縫製品的品質。為了解決上述缺陷,目前採用油封防漏油和增裝銅油管自動洩油等措施,但是,銅油管自動洩油的措施效果並不明顯,漏油問題並沒有得到徹底性的解決,仍會出現漏油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縫紉機的防漏油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縫紉機的防漏油裝置,包括左連接頭、彈力塊、外套管、右連接頭、吸油棉和推動頭,所述左連接頭通過連接頭與外套管連接,所述外套管內部安裝有推動杆,且推動杆右側安裝有推動頭,所述外套管內部設置有油腔,所述外套管上表面安裝有上密封片,且上密封片上方安裝有彈力塊,所述彈力塊內部安裝有固定螺母,所述推動頭右側安裝有聯動頭,且聯動頭右側安裝有聯動杆,所述外套管內部安裝有吸油棉,所述吸油棉上方安裝有吸油嘴,且吸油嘴通過油管與進油嘴連接,所述外套管右側安裝有右連接頭,所述右連接頭表面安裝有漏油保護套,所述右連接頭內部安裝有油泵,所述外套管下方安裝有下密封片。
優選的,所述連接頭為可旋轉結構。
優選的,所述固定螺母表面為螺紋結構。
優選的,所述左連接頭下方安裝有注油嘴。
優選的,所述右連接頭內部安裝有儲油器。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連接頭為可旋轉結構,可以選擇連接頭打開外套管,維修和清理都十分方便,通過安裝有吸油棉,油泵和儲油器,當油腔內部潤滑油過多時,吸油棉會將油吸入,在油泵的作用下,將潤滑油吸入到儲油器中,防止潤滑油過多溢出,且儲油器中的潤滑油還可以重複利用,節約資源,通過安裝有漏油保護套,可以保護右連接頭防止漏油,通過安裝有上密封片和下密封片,可以保證外套管防止漏油。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縫紉機的防漏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縫紉機的防漏油裝置右連接頭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左連接頭、2連接頭、3油腔、4推動杆、5固定螺母、6彈力塊、7上密封片、8外套管、9吸油嘴、10油管、11進油嘴、12右連接頭、13漏油保護套、14吸油棉、15聯動杆、16聯動頭、17推動頭、18下密封片、19注油嘴、20油泵、21儲油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縫紉機的防漏油裝置,包括左連接頭1、彈力塊6、外套管8、右連接頭12、吸油棉14和推動頭17,左連接頭1通過連接頭2與外套管8連接,外套管8內部安裝有推動杆4,且推動杆4右側安裝有推動頭17,外套管8內部設置有油腔3,外套管8上表面安裝有上密封片7,且上密封片7上方安裝有彈力塊6,彈力塊6內部安裝有固定螺母5,推動頭17右側安裝有聯動頭16,且聯動頭16右側安裝有聯動杆15,外套管8內部安裝有吸油棉14,吸油棉14上方安裝有吸油嘴9,且吸油嘴9通過油管10與進油嘴11連接,外套管8右側安裝有右連接頭12,右連接頭12表面安裝有漏油保護套13,右連接頭12內部安裝有油泵20,外套管8下方安裝有下密封片18,連接頭2為可旋轉結構,固定螺母5表面為螺紋結構,左連接頭1下方安裝有注油嘴19,右連接頭12內部安裝有儲油器21。
工作原理:當使用一種縫紉機的防漏油裝置時,首先通過左連接頭1和右連接頭12,將該縫紉機的防漏油裝置安裝好,使用時,通過注油嘴19注入潤滑油,通過推動杆4的推動頭17推動聯動頭16工作,從而聯動杆15也開始工作,進行傳動作用,同時吸油棉14會將多餘的潤滑油通過油管10在油泵20的作用下,吸入到儲油器21中儲存,從而再次進行利用,同時可以通過旋轉固定螺母5,使得上密封片7密封性更好,整個設備完整運行。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