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車上的料鬥車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8:03:01
專利名稱:吊車上的料鬥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應於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吊車上的料鬥車,尤其是用於沿下翼緣運行的小車。
本發明可以用於所有那些料鬥車在吊車上行駛的場合併將避免由於料鬥車高速行駛和行駛軌道上的不平度所引起的約束力。
這個目的通過本發明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徵來實現。
從屬權利要求還進一步給出了本發明的有利擴展結構。
所提出的方案規定了一個吊車上的料鬥車、尤其是橋式吊車或貨櫃吊車上的下翼緣小車,其中料鬥車框架由頂部和底部組成,且提升機構框架通過杆件與料鬥車框架底部的上支架連接,其中該結構的特徵是,所述上支架和提升機構框架通過加強杆(Fuellstab)這樣相互連接,使由於行駛軌道不平度所引起的約束力不作為法向力傳導到加強杆,而是作為彎矩在上支架和提升機構框架上被分解。這一點通過在上支架與加強杆之間存在鉸接式連接並且加強杆通過一個等臂杆與提升機構框架鉸接來實現。
將相對於料鬥車行駛方向的前端和後端的上支架分別通過桁架前端和後端的各加強杆與提升機構框架的各等臂杆連接是有利的。
可以設想將上述結構部件根據意義地布置在相對於料鬥車行駛方向的側壁上。
所提出的方案的優點是,例如可能由於行駛軌道不平度引起的約束力作為上支架與提升機構框架之間的彎矩被傳遞,由此使在結構部件上由於例如行駛軌道不平度引起的交變負荷的應力振幅遠小於由於交變或膨脹的法向力在按照現有技術與上支架和提升機構框架固定連接的加強杆上引起的應力振幅,因此防止材料疲勞並由此提高吊車框架結構部件、尤其是加強杆的使用壽命。
料鬥車框架的頂部5具有兩個行走機構梁,通過該行走機構梁料鬥車在吊車行駛軌道上沿所示行走方向9行駛。在行走機構支梁上設置其它支架和杆件,它們將底部6與兩個行走機構梁連接。
附圖
標記清單1.加強杆2.上支架3.等臂杆4.提升機構框架5.料鬥車框架的頂部6.料鬥車框架的底部7.支撐板8.行走機構梁9.料鬥車的行走方向10.提升機構11.物料抓取裝置
權利要求
1.吊車上的料鬥車、尤其是橋式吊車或貨櫃吊車上的下翼緣小車,其中行走機構由頂部和底部組成並且提升機構框架通過杆件與行走機構底部的上支架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支架(2)和提升機構框架(4)通過加強杆(1)這樣相互連接,使由於行駛軌道不平度所引起的約束力作為上支架(2)與提升機構框架(4)之間的彎矩被傳遞,其中—所述上支架(2)與加強杆(1)之間鉸接式連接,而—所述加強杆(1)通過等臂杆(3)與提升機構框架(4)鉸接式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料鬥車,其特徵在於,兩個與所述上支架(2)連接的加強杆(1)分別與提升機構框架(4)上的等臂杆(3)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料鬥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加強杆(1)設置在所述桁架結構底部(6)的前壁和後壁上。
全文摘要
吊車上的料鬥車、尤其是橋式吊車或貨櫃吊車上的下翼緣小車,其中行走機構由頂部和底部組成並且提升機構框架通過杆件與行走機構底部的上支架連接,所述上支架(2)和提升機構框架(4)通過加強杆(1)這樣相互連接,使由於行駛軌道不平度所引起的約束力作為上支架(2)與提升機構框架(4)之間的彎矩被傳遞,其中所述上支架(2)與加強杆(1)之間鉸接式連接,而所述加強杆(1)通過等臂杆(3)與提升機構框架(4)鉸接式連接。
文檔編號B66C11/04GK1454832SQ0312049
公開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3日
發明者康拉德·米勒, 路德格·裡希特 申請人:諾爾起重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