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混液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7:54:56 2
專利名稱:一種自動混液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混液裝置,混液裝置廣泛應用於食品、製藥、 化工、石油等領域。
背景技術:
液體混合常採用一些機械設備,這些結構複雜、價格高,需要提供能源。本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不需提供能源。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設計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的無源自動混液裝置,解決食品、製藥、化工、石油等領域液體自動混合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自動混液裝置,該裝置包括混合室(1)、前扇葉(2)、後扇葉C3)、第一輸入管(4)、第二輸入管( 和輸出管(6)。第一輸入管、第二輸入管、混合室和輸出管均為採用圓管制成,連接成閉封的通道,混合室直徑最大,內部安裝有前扇葉和後扇葉,前扇葉和後扇葉均被固定不能轉動,前扇葉與後扇葉傾斜的方向相反。當兩種不同的液體分別從第一輸入管和第二輸入管流入時,液體通過混合室的前扇葉發生正轉,通過後扇葉發生逆轉,自動地進行攪拌混合。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特點是結構簡單、成本低,易於製作,無需提供能源。
圖1為自動混液裝置剖面圖;圖2為前扇葉正視圖;圖3為後扇葉正視圖。圖中1為混合室,2為前扇葉,3為後扇葉,4為第一輸入管,5為第二輸入管,6為
輸出管。
具體實施方案本實用新型由混合室(1)、前扇葉O)、後扇葉(3)、第一輸入管G)、第二輸入管 (5)和輸出管(6)組成。第一輸入管G)、第二輸入管(5)、混合室(1)和輸出管(6)連接成閉封的通道,混合室⑴直徑最大,內部安裝有前扇葉⑵和後扇葉(3),前扇葉⑵和後扇葉(3)均被固定不能轉動,前扇葉O)與後扇葉(3)的葉片傾斜方向相反。混合室(1) 內徑最大,輸出管(6)內徑居中,第一輸入管(4)與第二輸入管( 直徑相同,其內徑最小。 當兩種不同的液體分別從第一輸入管和第二輸入管流入時,液體通過混合室的前扇葉時, 液體自身發生正轉,液體通過後扇葉時,液體自身發生逆轉,自動地進行攪拌混合。本實施例中,第一輸入管(4)、第二輸入管( 、混合室(1)和輸出管(6)採用圓管制成,其材質為塑料或金屬材料。本實施例中,前扇葉(2)和後扇葉(3)的葉片直徑比混合室(1)的內徑略小,葉片的數量均為六片。
權利要求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混液裝置,其特徵是該裝置包括混合室(1)、前扇葉O)、 後扇葉(3)、第一輸入管G)、第二輸入管( 和輸出管(6),第一輸入管G)、第二輸入管(5)、混合室(1)和輸出管(6)均用圓管制成,連接成閉封的通道,混合室(1)內部安裝有前扇葉⑵和後扇葉(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混液裝置,其特徵是混合室(1)內部安裝有前扇葉 ⑵和後扇葉(3),前扇葉⑵和後扇葉(3)都有六片扇葉,每一葉片均被固定在混合室⑴ 的管壁上,整個前扇葉(2)和後扇葉(3)都不能轉動,前扇葉O)與後扇葉(3)葉片的傾斜方向相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混液裝置,其特徵是有兩個輸入管和一個輸出管, 當兩種不同的液體分別從第一輸入管(4)和第二輸入管( 流入時,液體通過混合室前扇葉(2)而發生正轉,液體通過後扇葉( 發生逆轉,自動地進行攪拌混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混液裝置,其特徵是混合室(1)內徑最大,輸出管(6)內徑居中,第一輸入管(4)與第二輸入管( 直徑相同,其內徑最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混液裝置,本裝置包括混合室(1)、前扇葉(2)、後扇葉(3)、第一輸入管(4)、第二輸入管(5)和輸出管(6)。第一輸入管、第二輸入管、混合室和輸出管均為採用圓管制成,連接成閉封的通道,混合室直徑最大,內部安裝有前扇葉和後扇葉,前扇葉和後扇葉均被固定不能轉動,前扇葉與後扇葉傾斜的方向相反。當兩種不同的液體分別從第一輸入管和第二輸入管流入時,液體通過混合室的前扇葉發生正轉,通過後扇葉發生逆轉,自動地進行攪拌混合。積極效果在於結構簡單,成本低,易於製作。
文檔編號B01F3/08GK202052485SQ201120038309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15日
發明者劉志壯, 劉愛林, 周文真, 張文昭 申請人:劉志壯